APP下载

肿瘤患者压疮高危人群的风险管理

2017-12-25高亚娜胡婷婷栗彦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护理部压疮风险管理

高亚娜,胡婷婷,栗彦伟

肿瘤患者压疮高危人群的风险管理

高亚娜,胡婷婷,栗彦伟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郑州450000)

目的 探讨对潜在压疮高危风险因素的肿瘤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在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96例潜在压疮高危风险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潜在压疮高风险肿瘤患者106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后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1.01%低于对照组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存在压疮高危风险的肿瘤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甚至避免压疮的发生。

肿瘤;压疮;风险管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流动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终末期肿瘤患者,由于疾病进展,尤其是高龄患者合并多发脏器转移、骨转移、恶病质、癌性疼痛伴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存在压疮高危风险[2]。压疮作为临床护理的主要并发症,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还增加患者的医疗需求和住院费用,甚至可能成为医疗纠纷和诉讼的来源[3]。因此,及早对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措施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4]。本院自2014年5月开始对潜在压疮高危风险的肿瘤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潜在压疮高危风险肿瘤患者296例为观察组,男162例,女134例,年龄25~101(73.2 ±4.3)岁,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为实施风险管理前2013年1月—2014年4月诊治的潜在压疮高危风险肿瘤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 例,年龄19 ~93(75.3 ±4.1)岁,实施常规管理。纳入标准:年龄>70岁、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长期卧床、多发骨转移、疼痛、强迫体位、活动障碍、低蛋白血症、中重度水肿、大小便失禁,符合其中任一项且Branden评分≤16分的肿瘤患者[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实施风险管理及培训。护理部成立压疮学习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及3名国际造口治疗师担任小组组长,每个病区设置压疮风险管理员一名,由工作5 a以上、临床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由压疮学习小组组长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患者的皮肤管理、压疮的分期治疗、电动气垫床的使用、各种预防压疮敷料的选择、Branden评分表使用、压疮上报流程及压疮处理新知识新观念、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压疮病例护理查房和讨论等多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小组成员压疮防范意识及专业知识水平。

1.2.2 完善压疮上报流程及会诊制度 压疮学习小组制定压疮上报流程,对于院外压疮、难免压疮和住院期间发生压疮,采取无惩罚上报制度,以电子表格形式鼓励小组成员及时上报,对于难免压疮患者及时申请护理会诊,由压疮学组24 h内组织会诊,制定防范措施并给予相关针对性建议。

1.2.3 评分标准 Branden压疮风险评估分别从感觉、皮肤潮湿程度、肢体活动度、运动能力、相关因素如摩擦和剪切力、营养6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为24分[5]。Branden量表最大分值为4分,最小分值为1分,16~18分为轻度危险,13~15分为中度危险,≤12分为高度危险,≤9分为极高度危险。见表2。

表2 Branden压疮风险评估单

1.2.4 加强患者风险评估 及时、正确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保证快速有效的锁定目标,通过动态的评估,制定合适的防范措施[6]。对于压疮高危风险的患者依据Branden量表,进行初步风险评估。压疮高危因素主要有高龄、体质消瘦、中度营养不良、长期卧床、活动障碍、全身中重度水肿、大小便失禁、昏迷等。在患者入院接诊时,凡符合上述内容一项以上,及时应用Branden量表完成初步评估。Branden评分为轻度危险患者,通知压疮管理员和责任护士共同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对重度压疮危险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并填写难免(高危)压疮报告表上报,必要时进行院内会诊。难免压疮是指需要精心护理,但因患者的一些自身条件(如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病情不允许翻身等),难免要发生的压疮[7]。

1.2.5 高危风险护理措施 Branden评分<18分,表明患者有发生压疮的风险,责任护士首先报告本病区护士长和压疮管理员,同时床头悬挂“防压疮”标识。针对患者的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泡沫敷料或皮肤保护剂、电动气垫床等进行对症处理,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加强翻身,做好交接班,并向患者家属进行预防压疮相关知识的宣教,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及家属认识预防压疮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加强交接,每72小时评估一次,直至分值≥18分。如因患者病情加重等原因导致发生压疮风险上升,Branden评分<12分,由病区压疮管理员填写难免压疮报表上报护理部,建立床头翻身卡及压疮风险评估表,实施班班交接,电动气垫床及泡沫敷料及时应用,同时参考患者BMI,必要时请营养师实施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治疗,申请护理会诊。护理部在接到护理会诊后24 h内,现场查看病历资料并进行全面评估,查看患者情况及相应预防压疮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给予相关指导。对于入院时带有压疮的患者,首先责任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报告病区护士长及压疮管理员,根据压疮分期及时实施风险管理,并采取保护性措施,必要时进行清创换药避免压疮加重,于24 h内填写院外压疮登记表并报告护理部,接到报告表24 h内到病房实地查看患者情况,针对采取措施给予指导。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96例潜在压疮风险的肿瘤患者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恶病质、多发脏器转移合并胸腹水等并发症,导致发生压疮风险极高,通过实施潜在压疮风险管理,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多方面积极预防,明显降低了终末期肿瘤患者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将压疮作为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指标,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积累临床工作经验,规范压疮上报流程及会诊制度,增强对于高危压疮患者各个环节的风险把控能力,提高临床压疮护理技术水平和管理力度,对于压疮评估预防和处理尤为重要。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7.

[2] 丁晋予,张飞彩.Norton压疮评估量表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87-88.

[3] 彭雪娟,崔妙玲,邓家忠,等.流程再造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61-62.

[4] 徐玲.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的多中心联合横断面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 薛佩云,徐蝉.压疮护理小组在肿瘤科压疮预防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9.

[6] 张凤来.压疮预防及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142.

[7] 汤莉,于桂云,周丽华.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质量的全程控制[J].护理学报,2008,13(8):30-32.

R 473.73

B

1008-9276(2017)06-0591-03

2017-02-14

高亚娜(1981-),女,河南省巩义市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肿瘤临床护理工作。

[责任编辑:刘迪]

猜你喜欢

护理部压疮风险管理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