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观康复护理在39例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2017-12-25张智慧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康复运动功能

张智慧

续观康复护理在39例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张智慧

(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内黄456300)

目的 探讨续观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续观康复护理,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FMMFA)、Berg平衡量表(BBS)和Rivermead运动指数量表(RMI)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上肢S-FMMFA评分、下肢S-FMMFA评分、RMI评分和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续观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脑卒中;续观康复护理;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因为患者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由于血管阻塞使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最终造成脑组织损伤[1]。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约有75%的存活者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对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较大负担,需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2]。续观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师以Brunnstrom分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康复训练,而康复护理人员以Orem自护理论为基础实施的综合、系统、规范化康复护理模式[3]。为探究本护理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本文对39例脑卒中患者给予续观康复护理,对比常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纳入标准:①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②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恶性肿瘤者。③呼吸功能衰竭者。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0~78(60.67±6.39)岁;其中脑梗死 26 例、脑出血13例;大脑皮质区7例、基底节辐射冠区32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42~79(60.92±6.43)岁;其中脑梗死25例、脑出血14例;大脑皮质区8例、基底节辐射冠区3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保护神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简单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续观康复护理,康复治疗师以Brunnstrom分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康复训练,康复护理人员以Orem自护理论为基础实施护理,为期3个月,具体如下:①完全补偿期:患者在此阶段无自护能力,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一同给予护理,主要为合理摆放患者肢体、定期改变体位,给予患侧按摩,活动幅度由弱至强,活动时间由短至长。②部分补偿期:患者在此阶段自护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与护理人员及其家属须共同完成自护活动,主要为床上翻身锻炼;开展平衡及坐、卧位转换训练;床椅转移训练,对于无法主动配合者需嘱咐其家属帮助患者完成;站、坐、立位转换训练,首选行立位训练,时间为0.5 h,然后进行3种姿势转换;步行、上下楼梯训练;语言及吞咽训练,嘱咐患者反复进行微笑、鼓腮、撅嘴、弹舌等运动,每个动作频数为5~10次[4]。③支持-教育系统:患者在此阶段处于康复期,需要学习正确自我护理方式,主要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居家环境摆设;给予患者有效心理护理和支持,促进患者提高对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正确面对疾病,以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5]。

1.2.2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的各项情况,内容如下:①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FMMFA)、Berg平衡量表(BBS)和Rivermead运动指数量表(RMI)[6-7]对患者护理前后上下肢活动和动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表明运动功能越强。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心理功能4个方面,共50个条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8]。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经3个月护理后上肢S-FMMFA评分、下肢S-FMMFA评分、RMI评分和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n=39,x±s,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经护理3个月后,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39,x±s,分)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中老年人占较高比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显著增高,如何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以促进脑卒中患者提高运动功能恢复及提升生活质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9-10]。本文给予脑卒中患者续观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文结果表明,续观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原因主要为:此康复护理方法在患者不同恢复时期给予有效康复护理,通过主动或被动锻炼可有效提高患者脑组织残存细胞的兴奋性,从而使其病灶周围脑组织细胞产生新的神经通路,帮助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而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1]。本文结果显示,续观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为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具有相关性,在患者运动能力不断恢复下,可促进其生活能力提高,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续观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1] 陈莉萍,蔡月虹,吴秋英,等.采用Watson关怀护理理论护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6,8(4):220-221.

[2] 张春艳.优质护理服务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4):78-79.

[3] 贾浩洋,邢凤梅,秦淼,等.续观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13-1015.

[4] 马艳,刘军花,王茉莉,等.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7):66-68.

[5] 郭倩,许长锋.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63-164.

[6] 杨婷,钱兴皋,张会慧,等.平衡反馈训练仪与Berg平衡量表在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中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1):1101-1104.

[7] 陈锁红.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5):92-94.

[8] 沈虹,陈如南.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2):1040-1042.

[9] 邵威丽,丁丽丽,李金静.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85-86.

[10]秦璇,王晴.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118-119.

[11]葛庆玲.PDCA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44-245.

R 493

B

1008-9276(2017)06-0587-03

2017-01-03

张智慧(1977-),女,河南省内黄县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责任编辑:刘迪]

猜你喜欢

康复运动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正经运动范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