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媒
2017-12-25
外 媒
德媒:欢呼时代已结束,德国重新思考“中国人来了”
“万岁,中国人来了!”几年前,中国企业在德国进行收购还是件值得庆祝的事。当时,被中资收购的主要是德国中小企业——技术好,营业额低,有债务压力。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把德国的管理层留在办公室。没有裁员,没有战略摇摆,没有生产搬迁,也不需要为钱而担忧。相反,新业主把重点放在了改善中国市场准入上。
而如今,欢呼时代已经结束。“万岁”变成了“哎呀”——中国人的“胃口”明显增大了。去年他们在欧盟的投资比上一年增长了77%,达到350多亿欧元。如今欧洲人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东方的欲望。当中国企业在欧洲兴高采烈收购时,在中国的外国公司仍需要在很多领域与中国本土伙伴合作,而收购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作为“世界的工作台”时代已经过去,但经济仍在快速增长。消费得到提振,服务部门在扩大,但这还不够。
中国政府一直都在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铁路线、新机场、新公路……未来,在新丝路的规划下,基础设施项目将于全球推广。在地中海等地区,中国航运公司已参与了多个港口的运营或建设,并在北非、土耳其和以色列进行投资。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并不值得,至少现在是。但中国人正在打造新的贸易路线。同时,中国国内行业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已彻底转型。中国挑选电动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制造、数字化生产和制药等十个产业,推动其成为全球的领军者。中国的规划已开始成为欧洲公司共同面临的挑战。
英媒:新关系让中国与中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中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南美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主要外国投资来源、关键资金提供者。如今这种趋势已扩大到了中美洲。中国在那里的外交和经济活动揭示了与其关系的加强。
中美洲的特殊地理条件引起了中国企业的兴趣,他们开始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但中国与中美洲的关系不同于其在南美的。中美洲缺乏能源和矿产,与美国有着深厚政经联系。中国在中美洲经济活动的扩大,特别表现在对该地区的出口和发展援助上。中美洲地区相对贫困、缺乏基础设施。比如,中国向哥斯达黎加提供了1.3亿美元援助,购买了3亿美元哥斯达黎加债券。在巴拿马,中国还是巴拿马运河第二重要的使用者。此外,中国是科隆自贸区的最大商品供应国。
目前,中国政府和公司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仍较小。但从长远而言,与哥斯达黎加等国经贸往来的增加,与中国扩大国际贸易政策的经济政治标准相吻合。哥斯达黎加是第一个与中国确立外交关系和签署自贸协定的中美洲国家。中国前不久也与巴拿马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成为北京共识向中美洲拓展的又一步。
与南美洲的关系,早已反映出中国的发展特点——创新、追求有活力的目标、自主。中国需要初级产品和出口市场,南美洲国家需要金融援助和贷款。本世纪的前10年,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同时反美政治运动兴起也助长了中国在南美影响力的扩大。
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中国可利用稳步增加的贸易和投资进入中美洲新兴市场,获得政治伙伴并增加影响力。中国在该地区不断增加的存在也将鼓励中美洲的决策者在本国推进新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