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及价值
2017-12-25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及价值
文/后燕华,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地位受到威胁。因此,文章以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结合传统文化文化精神理论,分析在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最后,根据调查研究社会未来发趋势,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实力。
思政教育;传统文化;价值
引言
“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向国际化趋势发展。因此加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所谓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指:同构的通过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发展力量。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深入,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越来越西方话,从五四运动和洋务运动开始,我国就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物品和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这一行为习惯从未改变,导致逐渐弱化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力,因此,本文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为研究话题,深度展开研究[1]。
1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价值
1.1 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这一文献的修订,最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内容主要为四个方面:人生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引导大学生正确人生观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实践、敢于创新的社会发展能力[2]。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丰富了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资源。
1.2 增强思政教育渗透力和影响力
高等院校的学生由于智力发展成熟,且主观意识较强,因此,在高等教育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了排斥的现象。导致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渗透力不强,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国众多历史事件的结晶,高等院校学生怀着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这种方法,比老师通过“灌输”的方法,将思想政治理念传达给学生,渗透力要强,因此,将传统文化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渗透力和影响力,使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入途径
2.1 格物致知,思政课因材制宜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根据调查表明: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教材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从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现代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忽略。这就是导致目前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力逐渐弱化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什么思想教育的融合,需要在教材的选择上,增加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关的教材,为大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大学生作为我国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必要把内容,同时也是大学人生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项精神品质。中国由贫困小国发展至今天世界强国,这一发展过程,沉淀了众多现代人们需要学习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3]。
2.2 革故鼎新,网络思政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全面实施互联网教学。为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特征,全面推进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可以通过在校园网站建立传统文化特别版块,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精神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第二,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可以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的魅力,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政教学质量[4]。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也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丰富的教育资源、增强思政教育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需要通过思政课因材制宜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网络思政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全面推进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倪建雯,贾珊珊.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6,(03):191-192.
[2]李兰兰.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1):91-93.
[3]武晓静.以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8):79-80+103.
[4]王丽花.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艺术性探析[J].领导科学论坛,2015,(13):61-62.
后燕华(1981—)女,江西省南昌市人,硕士,讲师,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