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2017-12-25
对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文/纪珊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主要论述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足够重视,并促进梵净山佛教旅游的健康的发展。
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体验
梵净山位于与黔、渝、鄂三省交界的黔东北边陲,是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峰峦巍峨雄奇,山体海拔2572米,作为“国际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梵净山拥有独特的地理形势和气候条件,同时自明以来是全国闻名的佛教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古老神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具有极大地开发利用价值。梵净山这座曾经以“梵天净土”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名山,借改革开放的机遇,已逐步突现出已往的“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盛况,逐步挤进全国佛教第五大名山的行列。梵净山既是佛教圣地,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它的开发不但对我国的佛教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周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长期以来,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对佛教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本文试图论述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注意的问题、发展方向及梵净山佛教旅游发展思路等三个方面,以引起人们对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足够重视,并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旅游开发中我们还应该规避一些常见的问题使梵净山的开发不能落入俗套,以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
1 佛教旅游开发的庸俗化
佛教旅游所要开发的不是佛教本身,而是蕴含于佛教之中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因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着眼于透过大量的实体性景观和活动性景观来挖掘其中包含着的,能够满足人们旅游需要,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子,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但是一些佛教旅游项目在开发阶段缺乏精心设计创造,在经营管理阶段又疏于大胆开拓创新,使大多数寺庙除了烧香拜佛、求签算命外,只能提供观光活动,而佛教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平衡心理、治病疗养等功能却很少挖掘。佛教不但被庸俗化,甚至伪佛教也混杂期间, 严重破坏了佛教的形象。因此,对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要慎重选择开发对象,认真考虑其开发之后的社会效果与影响,不能仅从吸引游客、赚取利润考虑而片面的宣扬佛教或大肆营造一些并无多少文化内涵的仿古宗教景点。在开发过程中,要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个人道德建设的内容,在佛教文化旅游产品中适度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以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
2 佛教旅游开发的商品化
随着梵净山游客的增多,旅游经济的发展,商业化气息也越来越重,这直接影响到游客对梵净山佛教氛围的感受与体验,降低了旅游质量。有关部门片面强调旅游的营利性、娱乐性,全然不顾佛教名山大寺的宗教特点和文化特色,大建宾馆、招待所,严重破坏了佛教名山寺院宁静的宗教气氛,真可谓大煞风景。有的地方在佛寺中设供不属佛教的偶像,如龙泉寺的财神庙等,使游客啼笑皆非,影响很不好。有的还随意安排俗人到寺庙工作,如佛教氛围最浓的金顶弥勒殿、释迦殿,竟然安排景区员工参与佛教活动,大大消弱了佛教的神秘感与仪式感,使寺不像寺,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上面所列的一些事例虽然只是一些个别现象,但影响很不好。它损害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损害了广大教徒的宗教感情和合法权益,也妨碍了我国旅游事业的正常发展。
佛教名山大寺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国内广大游人乐于登临造访的名胜。佛教名山,顾名思义,是因为有了佛教才成为名山的;因为是佛教名山,才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游访。因此,正确认识佛教名山与旅游事业的关系,并加以妥善规划和安排,就能使佛教名山与旅游事业相得益彰,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使佛教工作与旅游事业能够协调发展。
3 佛教旅游开发复古化
当前,不少地方把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看成是恢复历史。开发主体根据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记载或图像资料,描述古盛今衰的巨大落差,表达对现实促狭局面的不满,打出文化“复兴”的大旗,制造了大量复古的佛教旅游文化。如有人建议恢复明中期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实际上,这种主观想象中的文化真实性再现大多并不能被旅游者所认同和接受,不少人认为“古”就是文化,于是文化被移进了误区。佛教旅游文化开发中的复古主义是一种认识误区,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佛教文化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时代原因。从现实的角度看,它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文化土壤、文化空间和文化价值。佛教旅游文化开发不能简单复古,而是要把优秀的佛教文化遗产置于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当中重新审视和筛选,汲取其合乎旅游业发展的因子,创造出新的佛教旅游文化。
4 佛教寺庙开发同质化
由于汉地佛寺总体布局大体一致,大多为伽蓝七堂的模式,内部的供奉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制。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佛教旅游文化产品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雷同性。尽管佛教文化资源各有特色,但其毕竟同属于宗教文化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佛教文化无论在宗教内涵上还是在宗教形式上都具有相似性。这就容易使佛教旅游文化产生同质化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寺院的宗教功能与旅游功能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应充分重视。
5 景区发展失衡化
观光缆车修通以后,目前梵净山游客上下山主要集中在江口县入口区,而其它入口则很少有游客前往,其开发也相对落后。这种客流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由于不均衡发展,使得热点恒热,冷点恒冷,核心景区游客超负荷,游客滞留时间短,既影响景区旅游收入,又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因此在下一步的旅游开发中应以大旅游的观念进行整体开发,打造不同的旅游线路,促进梵净山旅游的协调发展。
6 旅游产品复合化
梵净山的客源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香客(拜佛以及许愿或还愿者)、游客(以观光为主)、商客(各类商务客人及延伸的休闲度假者)等三类。不同客人有不同要求,要开发复合化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游客需求。梵净山的佛教文化在精品层面上对应的是小众的追求,在佛教世俗化的层面上则对应的是大众化的追求,所以要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又要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梵净山的旅游开发应该将不同的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进行开发,使各种资源形成吸引各类游客、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高品味的旅游产品。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丰富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还可以使不同的文化旅游资源互壮声势,提高知名度。开发的旅游产品不仅要有观光消遣型的,还要有考察型、娱乐型、参与型等,从而不断提高梵净山旅游的市场占有份额,提高游客在景区的逗留天数和旅游综合经济效益。而且这种复合性开发很容易造就质量好、规模大的品牌性文化旅游产品。
以上论述中,集中体现了梵净山旅游开发的基本现状,梵净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宗教文化游览的旅游项目大多单一,普遍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最基础、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梵净山佛教旅游活动,基本上还处于以观光、求神拜佛、购买开光纪念品为主的低层次阶段。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个集观光、文化、休闲、朝拜和其它相关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产品,尤其是变成一个文化体验地。这就需要进行软开发,进行全方位的体验设计,可以开发一些与佛教有关的主题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深度体验佛教文化。
[1]桓占伟:《我国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的问题和误区》,载《沧桑》,2009年第4期.
[2]刘星光:《佛教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对策》,载《青年文学》,2009年第21期.
[3]方平安:《贵州梵净山旅游业发展的思考》,载《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4]李平:《论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以梵净山为例》,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纪珊珊(1982—)女,贵州贵阳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