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以苏州纺织业为例

2017-12-25韩义焓张雨芊

市场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纺织业关联度灰色

韩义焓,张雨芊

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以苏州纺织业为例

韩义焓,张雨芊

文章以2006-2015年苏州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科技创新战略实施以来苏州纺织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是苏州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推动力,但因为人才储备、R&D经费投入效益等具有滞后性,科技创新促进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还没有完全释放。

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利税总额

一、研究背景

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丝绸之府”,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产销基地,但受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升高,传统生产工艺落后,环境约束加强等因素影响,纺织业工业产值贡献率从2005年的15.16%截至2017年上半年已下降到9.5%。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已是现今苏州纺织业发展的新常态。

苏州政府近年倡导纺织业智能化发展,鼓励纺织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工艺,减少用工,实现高效生产。2006-2015年10年间,苏州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劳动生产率由25.64万元/人上升到275.65万元/人,增长了近10倍。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和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2015年,56.23%的大中型纺织企业有R&D活动,而R&D经费投入也由2006年的140207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281180万元,10年间翻了一番。苏州纺织业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改造升级、信息化管理和绿色化生产三个方面。生产工艺方面,纺织业不仅通过自主创新进行专利技术研发,同时博采众长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技术实现工艺全面升级。例如,盛虹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纤维技术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鑫凤、世祥等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涡流纺纱机和细纱机,使得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的产量在短期内获得提升。信息化推动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软件在财务、库存、销售等方面的应用,而绿色化生产在于纺织业脱硫技术、燃料消耗、尾气吸收等环保工艺的改进。

表1 2005-2015年苏州纺织产业研发投入

在此背景下,搭建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评价苏州纺织业创新因素推动产业升级成效。文章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创新因素对纺织业转型升级影响的有效性,为纺织业科技投入、政府扶持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二、实证分析

文章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概念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克服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需要大量的样本且分析结果存在不稳定性的弊病。选取2001-2015年苏州市纺织产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三个子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软件Matlab实施统计分析。为消除原始数据正负不统一及数量级的差异,本文采用Z-score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来源于《苏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纺织业发展报告》(2001-2015年)。

(一)科技创新指标体系

考虑到数据的可采集性,文章才通过将区域经济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协同对接,整合配置知识、技术、劳力、制度等创新特性,构建包括两个维度,四个一级指标,七个二级指标的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指标体系。

表2 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指标体系

(二)灰色关联分析

1.面板数据灰色关联度——科技创新对纺织行业整体影响分析

文章以纺织业利税总额为参考面板数据,用于纺织业转型升级评定依据,分别计算创新要素指标与其的绝对距离。在本次研究中,灰色分辨率取值0.5,得到各创新要素与纺织产业利税额的灰色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六大创新指标与苏州纺织业整体产业升级的灰色关联度均属于较强关联度。创新指标与产业升级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储备>政府支持>组织创新>R&D经费投入>品牌创新。其中,技术创新因素(关联度为0.8323)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这和苏州近年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重视专利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息息相关。

表3 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系数

表4 面板数据的灰色关联度

2.面板数据的时序灰色关联度——科技创新对纺织产业升级历年影响

2005-2015年科技创新因素与纺织业产业升级的关联度趋势图如下。整体上,近11年苏州纺织业科技创新因素与其转型升级关联度波动上升,除2008年突降至0.60外,整体上保持在0.75-0.89之间。通过数据追溯查询发现,2008年创新要素投入和产出都爆发增长,如相较于2007年,2008年专利数上涨了68.81%,科技人才增加了51.95%,政府R&D经费支出提高了58.32%。而与之相对应的利税总额却下降了5.64%。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创新的投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图1 面板数据的时序灰色关联度

三、结论及建议

文章通过对苏州市2005-2015年科技创新和纺织业转型升级指标四组面板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结论:整体而言,科技创新是苏州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推动力,但因为人才储备、R&D经费投入效益等具有滞后性,科技创新促进纺织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还没有完全释放。具体创新指标方面,技术创新因素与产业升级的灰色关联度不管是对纺织业整体还是细分行业都大于0.8,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因而,政府和企业应继续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及先进技术引进,为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由此,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应着重以下方面:

(一)构筑共享经济平台,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针对传统产业目前重复性、冗余性建设过多、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发展共享经济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化解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使企业只需专注提升创新能力并发展自身优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

共享经济需依托大数据平台、信用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建设。如纺织业现有信息平台有中国绸都网、东方市场交易所、宣布网、云坊城等,但平台数据分散且没有标准的共享经济准则与规范,共享性较差。建议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一方面共同组织建立苏州纺织业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确立共享经济准则与规范,建立完善的行业信用体系。共享模式可包括:创意共享、资源共享、资本共享和数据共享。

(二)坚持品牌文化创新,打造区域品牌优势

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是行业提升影响力,提高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产业转型升级需注重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将科技投入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树立“文化创造品牌价值”的理念。同时,品牌文化建设不仅要吸取优秀的传统中国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大胆借鉴外来文化,融合创新,兼容并济。另外,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品牌战略转型也是当务之急。纺织企业应积极顺应科技创新浪潮,通过自主创新、设立自主品牌,将产业由OEM(贴牌生产)向ODM(自主设计)和OBM(自主品牌)转型。

(三)产、教、研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产业转型的核心在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阶段,传统产业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产学协同,与高校、科研院所实现人才联合培养。一方面,加强专业院校的建设,与时俱进开设智能制造类专业。同时,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智能设备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工量,但是对于既懂生产,又懂机器语言的技术工人需求缺口却很大。另一方面,向其他成功转型的地区学习招贤纳士,积极开展人才引进计划,将稀缺的高端人才引进来。

[1]肖安元.以智能制造引领纺织业转型升级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J].江南论坛,2016,(11):25-27.

[2]徐天舒,朱天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优势传统企业的创新特性——基于苏州200家优秀科技创新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5):1-7.

[3]王桂月,徐瑶玉,王圆圆,李新运.我国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3):83-90.

[4]黄雁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为例[J].金融经济,2016,(02):79-81.

[5]曾萍,邬绮虹.政府支持与企业创新: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2):98-109.

[6]原长弘,孙会娟.政产学研用协同与高校知识创新链效率[J].科研管理,2013,34(4):60-67.

[7]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01):5-11.

[8]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究,2012,30(2):161-164.

[9]A Pakes,Z Griliches.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A first report[J].Economics Letters,1980.:337-381.

[10]Paul Stoneman.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150-159.

F407.81

A

1008-4428(2017)12-65-03

江苏省苏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

韩义焓,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张雨芊,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纺织业关联度灰色
基于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藤茶药材等级研究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浅灰色的小猪
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版图
纺织业觅路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灰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