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俗文化浸润语文课堂
2017-12-24王娈
◎ 王娈
让民俗文化浸润语文课堂
◎ 王娈
民俗地域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大源泉,如今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让民俗文化浸润语文课堂,既是对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新课程对语文学科体现人文性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民俗文化定义和内涵
民俗就是人们在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或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惯例、规矩。民俗文化则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凝聚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点,它体现的是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理想,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习惯等的总和。民俗文化的存在对社会和民众的行为发生着巨大的规范作用。
民俗文化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观念,也引起了民俗文化的嬗变,许多地方的古老民俗文化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很多学生表现出对西方节日的追捧而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对流行歌曲的痴迷而对传统民歌的淡忘,甚至对传统仪式的不屑一顾等。很长一段时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本土的一些民俗地域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做到有效的渗透,以致很多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知之甚少。这些正很好地暴露了语文教学中对民俗地域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
国家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2007年12 月,国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之后全国各地掀起民俗文化热。民俗地域文化类考题也频频在各类考试中出现。可见,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形势之下,在语文课程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本土民俗地域文化已是时代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民俗地域文化更是我们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大源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传承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而这又恰是新课标中所推崇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如何在语文课程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
导入民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能给学生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导入,就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老舍的《茶馆》这篇戏剧时,学生对戏剧这种体裁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对于这京味十足的戏剧更提不起多大兴致,在上课前先播放一出在我们宜州老少皆知的彩调剧《王三打鸟》,首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快了解戏剧这一体裁,也能体会到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方言特色和魅力。
利用文本资源,感受民俗情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对语文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可以增强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们的许多课文当中都有涉及到民俗地域文化方面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在课堂上拓展延伸。比如在鲁迅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孔已己》等,我在教学中就联系了鲁迅其他文章中有关的民俗地域文化,给学生讲析如果鲁迅的作品中如没有融入这些地方特色的文化,只从写作背景去理解文章,那么文章中很多人物形象就不可能如此鲜明,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包括老舍笔下的《大杂院》、《茶馆》,朱自清的《背影》等都是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来,或让学生通过语言感受,或通过直观感受,并适当延伸拓展,以此让民俗地域文化首先在学生的心目中确立一定的地位,让他们逐步重视。
利用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把对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各地民俗地域文化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地渗透进民俗地域文化,就必须让学生走入生活,亲身去实践,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各种风俗活动,显示了家乡父老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所表达的多是人们喜庆万物更新,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的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习俗中不少内容还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着,我们仍在尽情分享着、延续着。
巧用民俗资源,充实作文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民俗文化,感受它的丰富多彩,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笔记录下来,抒发真情实感,从而写出好的作文。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是写好作文的必备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取材是写作的重要环节。而写作源于生活,灵感的显现都蓄积在日常生活中,家乡的特色建筑、节日风俗、礼节风俗、婚丧风俗、禁忌风俗、饮食风俗、语言风俗等,学生在观察、玩耍、体验、感受的同时,也在积累着最生动的第一手写作素材。因此,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感受生活,多利用身边的民俗文化,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上《口技》一文后,学生对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赞不绝口,陶醉其中时,我在教学此课时就加进了一题拓展写作题:在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绝技表演?能不能请你也以作者一样的手法来描写表演的场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于是有许多学生都联系到了家乡一年一度的春节、三月三民歌节、端午节,印象最深就是本地的“上刀山下火海”节目,让人拍手称绝;赛龙舟盛会,吸引上万人民驻足观赏;山歌对歌,引人入胜,这些很多都是学生亲眼目睹过的,那精彩的场面让学生深有感触,于是在写作训练中我就鼓励学生在描写之中注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表露自豪之情。这一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民俗地域文化的印象,又提高了写作与口语表达的能力。
总之,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弘扬民俗地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我们的语文教学承担着教育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地域文化,让民俗文化浸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更加熟悉自己本地的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又能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受到教益,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挖掘,了解历史,了解民族,让我们的教育走向生活,走向世界。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