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硕士学位论文公开中的必要性
2017-12-24刘英杰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文/刘英杰,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博硕士学位论文公开中的必要性
文/刘英杰,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博硕士学位论文对促进学术交流与传播,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研究生论文的开发和利用现状作了一些分析,并论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发方式,还对国内外所开发的有关研究生论文和遇到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
学位论文;数据库;开发利用;知识产权
1 国内外学位论文的公开情况
1.1 主要发达国家的博士学位论文的数字化程度和公开程度都比我们要高。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很多是要求博士学位论文要正式出版的,社会公众可以很方便地查阅,可以作为公开出版物在参考文献中被正式引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美国众多高校与出版商有合作渠道,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等多所学校与Pr 00uest公司有合作关系,要求学生将学位论文提交给ProQuest公司出版,向ProQuest公司提交写作规范的论文被列为博士学位授予的必要条件。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学位论文发表方式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1.2 我国学位论文应该依法公开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4条明确规定“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或摘要应当公开发表”。学位论文大多是在国家和社会资金支持下完成的,所以应该正式出版,以方便社会共享。我国公费支持的非涉密学位论文应全部出版。
2 学位论文公开的意义
2.1 学位论文的正式出版发行,是学位论文作为科研成果扩大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学位论文内部保存、内部交流,致使大量宝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难以与更多的科研人员见面,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进行学位论文的正式出版发行,学位论文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才能够为其他研究人员充分利用,促进社会共享研究成果,从而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
2.2 防止博硕学位论文的抄袭、剽窃等问题。随着我国从事科学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学位论文的抄袭等不正之风愈发严重。杜绝学位论文剽窃是杜绝学术不端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的正规出版,将使论文拥有更加广泛的阅读人群,使得抄袭剽窃的论文容易被发现,从而更有效抑制学位论文的抄袭行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另外,学位论文正规出版后,将会更好地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2.3 便于学位论文更容易被引用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中指出: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发表在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学位论文不能作为考文献,必要时可在引用当页作为脚注处理。
2.4 学位论文的公开出版,有利于解决已毕业并离开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与其原单位导师在研究成果著作权(知识产权)上的纠纷。研究生毕业后若再单独自行发表学位论文中的成果则会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因此,公开出版学位论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培养单位和博士生导师的知识产权。
3 论文公开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知识产权问题
学位论文公开必须经过导师和作者书面同意,一般各个高校将《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添加到论文里面,如学生和导师同意论文公开须签字确认。一些学位论文,尤其解密论文,可能是导师某个项目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甚至是重要相关信息,如果不适当公开,可能给项目利益带来损失。因此,学位论文公开时间的确定,需要导师亲自参与。
3.2 学位论文公开方式
避免独家授权公开,随着数据库商博硕学位论文的积累,其学位论文库的价值快速增长,售价随之飙升。图书馆采购经费年度涨幅非常有限,随着文献资源价格上涨,不少图书馆甚至无力采购昂贵的学位论文数据库。调查显示,50%的作者认为,学位论文被一家数据库商垄断后,图书馆会因数据库商不当涨价。非独家授权不仅可以遏制数据库商漫天涨价,还可以促进学术广泛交流与传播,同时也利于提升培养单位知名度。
3.3 如何处理不能立即公开的论文
一些学位论文内容可能包含未完结的项目或者某些还未申请专利等问题,为了更好保护尊重作者的利益,不能立即公开的的论文可以签订延期公开论文使用授权书,解决开放全文的法律问题,是对作者和导师的利益保护。
3.4 如何保护作者的利益
学位论文公开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学位论文公开可以分为有偿公开和无偿公开。有偿公开主要渠道是学位论文通过商业数据库被营销。对于商业渠道公开,首先培养单位应充分尊重研究生的意愿,尽可能多地提供商业洽谈渠道,以增加作者的经济收入。
3.5 论文公开意义的宣传
在充分尊重作者和导师利益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作者理性处理自己的学位论文。宣传有关论文呈缴规定和学位论文公开合理性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宣传培单位延期公开的有关规定和延期论文的保护措施,鼓励学位论文尽早公开。
4 结论
学位论文不仅“应当”公开,而且必须公开,这是其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培养单位仅通过保密机制保护学位论文的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加延期公开机制,对非涉密学位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保护,但延期不宜超过5年;且学位论文应尽可能多渠道公开,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应该给予作者合理的稿酬。在多层充分保护下,无论作者还是培养单位,都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公开学位论文。培养单位应千方百计促进公开学位论文的广泛传播。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学位论文公开的法律政策。尽早实现学位论文公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博硕士学位论文公开中的利益均衡问题,牛振恒,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1).
[2]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应公开出版,涂传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
[3]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白榕,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
[4]中外网络型学位论文数据库比较,赵美娣,图书情报工作.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