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优势

2017-12-24徐鄢雯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2015级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广播大学生学生

文/徐鄢雯,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2015级

论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优势

文/徐鄢雯,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2015级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媒体进军手机媒体,也随着越来越多新型手机媒体不断涌现和变化发展,对手机媒体商业运作和管理模式的研究有所增加。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手机;多媒体;高校;信息化社会

手机的普及性、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得手机具备了成为大众传媒的理想条件,手机继而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外的quot;第五媒体quot;:短信的出现使手机有了报纸的功能;彩信使手机有了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互联网功能,同时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互相结合、渗透、融合,成了一种quot;全媒体quot;。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熟知的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

(1)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 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与此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2)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此次“十七大手机报”成为第一家采用“即时出报”方式报道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的媒体,每40个中国人中有1人就能收到一份“十七大手机报”。

(3)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用户既是受众,又是内容生产者。通过手机报这种媒体形式,还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人们对于“十七大”的评论,人们阅读手机报后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愿意通过手机媒体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4)传播效果强大。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并且人们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以手机报为例,只有24.8%的手机报用户认为手机报对其不太重要。手机媒体能够产生更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我们广泛传播健康、和谐的文化十分有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手机媒体对“90”后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联系工具,更是学习、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伴侣”。

1 大学生几乎都使用智能手机且离不开手机

继工业社会后,人类迎来了信息社会,手机便是信息化社会的一大产物。据调查100%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12%的学生拥有两款手机或两张手机卡。随着校园免费WIFI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便可随时随地上网。调查显示,89%的学生开通的手机套餐里包含流量,但只有一半学生反映流量够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越来越长了。通过对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累计上网高达5小时以上的学生占8%,3~5小时的学生占52%,1~3小时之间的人数占34%,每天上网不足1小时的学生仅占6%。同时发现文科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理科生相对时间较短,艺术生使用手机时间最长。部分同学反映每天晚上休息前必看手机,上课休息期间也看手机。总之,手机的便捷性、信息化已经使它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工具,越来越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 大学生使用的手机品牌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讲,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通过调查发现,13%的学生使用苹果手机,16%学生使用OPPO音乐手机,21%的学生使用华为手机,1 5%学生使用三星手机,6%学生使用小米手机,还有部分学生使用其他品牌的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了身份符号的象征,42%学生反映使用某款手机,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它的高端性能,更多是它使用它是一种身份的认可,是一种品位的象征。这也体现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消费心态。

3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非常广泛且使用手机的费用也越来越高。

智能手机的用途非常广泛,据调查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主要有:打电话,查资料,购物,玩游戏,上微信、微博等。调查中96%的学生开通了微信或微博,主要是方便联系、了解信息,42%的学生经常用手机购物,26%的学生用手机玩游戏,有45%的学生提到手机上有下载的学习软件;同时调查还发现31%学生每月的手机套餐费用在20元及以下,38%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20~30元之间,22%学生在30~40元之间,还有9%学生每月手机套餐在40元以上。

总结: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与手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伴随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手机正逐渐成为继互联网之后人们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终端。

[1]陈勇:手机媒体呼之欲出掌上世界无线风光[M];《每日新报》;2006.

[2]大洪:手机正在成为媒体工具[M];《中国传媒科技;2000.

[3]郭小平:论视听新媒体传播的社会影响[M],《中国电视》,2009.

[4]匡文波:论手机媒体[M],国际新闻界;2003.

[5]匡文波: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M];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 R);2008.

[6]李育林、刘维: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M];《新闻爱好者》;2010.

[7]李玉晓:畅想中国3G手机时代[M];《新闻爱好者》;2009.

[8]孙浩祥:手机媒体传播模式及市场营销分析》[M];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

[9]汪玉辉: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M];今传媒;2010.

指导老师:熊丽

项目编号:本文是武汉东湖学院2017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xc2017092

猜你喜欢

广播大学生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爸爸也爱听广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