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2017-12-24薛正金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文/薛正金,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文/薛正金,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以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育人实践进行探索为例,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时代召唤。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也有可塑性的一面;在思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时既有善于探讨、积极进取的一面,也有主观片面、失之偏颇的一面。这也说明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1 高等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是通过课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很多学校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但教学形式仍然单一,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上的满堂灌,以教师为主角,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不同需求,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加上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课堂上接受新知识较困难。有的辅导员在做工作时缺乏必要的疏导和有针对性的教育,导致教育没有实效性,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1.2 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庞大、内容复杂的工程,除学校外,家庭和社会也要参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媒体、文艺出版等部门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优秀的作品、高品位的书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去引导和教育高职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实际。
2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2.1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应针对高职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课程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整体规划和修订完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2.2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意见》的要求,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
2.3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形成二者之间的合力。要根据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本着“着眼未来,关注现实,着重建设”的精神,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各方面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效应,形成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
2.4 要切实加强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价值观的正确与否,能力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必须要抓好提升教师素质这个关键环节。要把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提高高校教育队伍整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他们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各门课程之中,既言传又身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2.5 要加强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宣传。
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求高校理论工作者深入开展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工作,不仅要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发展历史及其理论根据,而且要深入阐述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培育的途径与方法,产生一批有创新价值的理论成果。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高校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报纸、广播台、板报、政治学习等多种途径,针对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和方法,把宣传普及与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6G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