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2017-12-22王森史宗平李佳芮万蓉

东方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新媒体大学生

王森++史宗平++李佳芮++万蓉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渐渐成为了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所受的影响以及心理特点的变化,深入的了解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心理特点带来的变化,结合大学生群体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成长环境及思想意识方面的特点落实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特点;网络依赖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又称为“数字化媒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智能手机的应用也进一步使新媒体信息传播更为简易迅捷。

作为新媒体信息的主要受众群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學生的心理特点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全面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特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成为了高校思政研究工作的重点。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当代大学生存在严重的网络依赖心理。

调查数据表明:92.07%的大学生认为有网络与断网是有明显区别,其中,15.24%的大学生认为“无网寸步难行”。网络已成了当代大学生“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网络大幅度地改变了大学生获取资讯、休闲消遣、消费等生活方式。从餐厅就餐到外卖接单,从图书馆翻遍到度娘一点,从零钱钞票到扫码支付……手机在手,网络畅通,天下无忧。新媒体的发展更使得“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成为了日常。

在为大学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新媒体时代也使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网络依赖心理。从胸有成竹到全靠搜索,从相谈甚欢到相顾低头玩手机……新媒体的盛行也使得大学生的日常交流日趋冷淡。

2、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过度消费心理。

在“大学生利用网络做什么”的调查结果中,“利用支付宝等消费方式取代现金支付”这一选项所占比重最大。

支付宝、美团等新媒体附属产业的崛起使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线上支付大幅度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网购、转账、外卖成了每个大学生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部分还没有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大学生网购成瘾、过度消费,甚至参与网络借贷以满足一时之快却落入骗局成千古恨的事件频发,使我们不得不警惕新媒体带来的新危机。

3、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时间管理压力。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7.3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中,新媒体在时间管理方面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最大。其中,部分同学沉迷于游戏、追剧、购物,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时间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4、大学生无法辨别网络上信息的真假。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了传播信息的载体,这也使得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使得消息真假难辨。而大学生尚未接触到真实的社会,辨别信息的能力更是参差不齐,使得大学生无法有效的辨别网络上信息的真假。

5、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特点。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利用网络交友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在网络里,由于大家互不认识或者认识的人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的压力,仿佛给大学生戴上了一层面具,使得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观点,在聊天软件中可以和同学们聊得很好,但是在面对面时,又缺乏沟通的技巧,展现出不自信的心理特点。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引导策略

1、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引领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核心内容在于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结合起来,并确立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不忘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关心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实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应注重思想价值引领教育,引导同学们走上正确的人生方向。

2、高校应重视开展新媒体知识教育工作。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的网络知识教育,学校应开展相应的公共课、选修课,教育和引导学生们了解当前网络环境的便利和风险,知晓网路的利弊,并学会合理利用和规避新媒体讯息。

3、开展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集体活动很有必要。

追根溯源,导致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很大原因是课余生活不够丰富。开展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集体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不只能够让学生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更能够搭建交流的平台,增进同学情谊,通过朋辈交流收获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是新时代建设的中坚力量,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全方位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工作,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新媒体人才,为大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志友,曲保忠,王新成,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中国健康教育,2007,23(5):374- 375.

[2]黄万琪,吴汉荣,贺尊,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 139- 1 140.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新媒体大学生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