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

2017-12-22陈文清李亚军王梅阑王雅锌唐彤宇李玉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溃疡性

陈文清 李亚军 王梅阑 王雅锌 唐彤宇 李玉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

陈文清 李亚军 王梅阑 王雅锌1唐彤宇 李玉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UC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21例和中青年组91例,比较两组病情程度、临床表现、镜下及病理表现、病变范围和治疗情况。结果老年组病变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内科治疗无效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甘油三酯(TG)及凝血功能变化较中青年组明显(P<0.05)。老年组发生异型增生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较轻,病变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TG及凝血功能改变明显,癌变率高,内科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

溃疡性结肠炎;甘油三酯;凝血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型弥漫性分布,严重者可累及全层。病程漫长,可见于任何年龄,欧美发病率较高〔1〕,对于老年UC我国目前缺乏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老年UC患者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UC患者112例,诊断均符合2012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分段划分标准及相关文献报道〔3〕,老年组(≥60岁)21例,年龄60~86岁,平均(69±6.964)岁;男11例,女10例,比例 1.1∶1。中青年组(<60岁)91例,年龄18~59岁,平均(39.36±11.314)岁;男53例,女38例,比例1.39∶1。两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

1.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情程度、临床表现、镜下及病理表现、病变范围、治疗情况。根据UC的改良Truelove标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根据改良的Baron标准分级。观察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甘油三酯(TG)。

1.3治疗 两组均接受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益生菌及营养支持治疗,多数能达到并维持缓解。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临床表现 两组均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便秘、腹胀少见。两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病情程度 老年组轻、中、重度分别为7例(33.33%)、12例(57.14%)、2例(9.53%),中青年组轻、中、重度分别为8例(8.79%)、54例(59.34%)、29例(31.87%)。两组轻、中、重度差异显著(P=0.003、0.854、0.039),老年组疾病活动程度较中青年组轻。

2.3镜下表现 见表2。两组内镜下表现相似,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Ⅳ级多见。老年组发病部位以左半结肠及直肠为主,中青年组则以全结肠及左半结肠为主,差异显著(P<0.01)。

表1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n(%)〕

表2 两组改良Baron分级及病变范围〔n(%)〕

2.4病理表现 两组病理学表现相似(P>0.05)。两组均无重度异型增生病例;老年组异型增生9例(42.86%),中青年组异型增生15例(16.48%),差异显著(P<0.05),说明老年UC患者更易发生癌前病变。见表3。

2.5实验室指标 两组PT、TG升高比例、PTA降低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4。即老年UC患者凝血功能及血脂易受疾病影响。

2.6治疗 老年组接受激素治疗4例,内科治疗无效3例(14.29%)行外科手术治疗,均术后恢复良好。中青年组接受激素治疗16例,其中2例激素治疗无效转为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内科治疗无效2例(2.20%)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内科治疗无效率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χ2=5.846,P<0.05)。

2.7并发症 老年组肠梗阻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中青年组完全性肠梗阻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下消化道出血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两组肠梗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378,P>0.05),两组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975,P>0.05)。

表3 两组病理学比较〔n(%)〕

表4 两组实验室指标异常比较〔n(%)〕

3 讨 论

UC属于炎症性肠病(IBD)。通常认为与环境(如吸烟)、遗传易感性、感染、免疫应答、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本文中两组男性多于女性,与国外报道〔4〕一致,但两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与欧洲炎症性肠病组织(ECCO)发表的专题综述结论及Stepaniuk等〔5〕观点一致,即UC表现为男性占比逐年增高。UC发病有2个高峰,即20~30岁,60~70岁〔6,7〕,亦有国内报道显示仅存在1个发病高峰,即40~50岁,且老年患者呈上升趋势〔1〕。老年UC患者病程较长,其凝血及血脂变化较明显,可能与机体衰老后致多器官功能减低、代偿能力减弱等自身因素相关。

IBD目前尚不能治愈,有终生复发倾向,应尽量控制复发,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UC治疗包括:5-氨基水杨酸(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外科手术治疗。老年UC患者的治疗较为复杂,受器官功能减退、并发症较多、用药禁忌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更加警惕副作用的发生。相关研究〔9〕统计及ECCO指南指出,老年患者更适合早期接受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可减少或防止更多并发症的发生。

1Molodecky NA,Soon IS,Rabi DM,etal.Increasing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with time,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J〕.Gastroenterology, 2012;142(1):46-54.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18-31.

3Matsumoto S,Miyatani H,Yoshida Y.Ulcerative colitis:comparison between elderly and young adult patients and between elderly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and long-standing disease〔J〕.Dig Dis Sci,2013;58(5):1306-12.

4Gower-Rousseau C,Vasseur F,Fumery M,etal.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new insights from a French population-based registry( EPIMAD)〔J〕.Digest Liver Dis,2013;45(2):89-94.

5Stepaniuk P,Bernstein CN,Targowinik LE,etal.Characteriz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a review of epidemiology,current practices and outcomes of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J〕.C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29(6):327-33.

6Kalkan IH,Dagli U,Oztas E,etal.Comparison of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vs.adult vs.late onset ulcerative colitis〔J〕.Eur J Intern med,2013;24(3):273-7.

7Duricova D,Burisch J,Jess T,etal.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presentation and cours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an update on the population-based literature〔J〕.J Crohns Colitis,2014;8(11):1351-61.

8Nimmons D,Limdi JK.Elderly patient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 Gastroint Pharmacol Therap,2016;7(1):51-65.

9李 超.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5):84.

R574

A

1005-9202(2017)23-5876-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3.059

1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

李玉琴(1976-),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胃肠病及消化内镜研究。

陈文清(1992-),女,硕士,主要从事胃肠病及消化内镜研究。

〔2017-02-17修回〕

(编辑 苑云杰)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溃疡性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