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探索

2017-12-21魏晶华

神州·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途径学习兴趣

魏晶华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牢固的语文基础才能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本文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途径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只有具备牢固的语文基础才能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语文老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科特点、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心理养成、创设情境等手段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是上好第一节语文课。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因此,我在承担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后,特别注重上好第一节课,善于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特殊兴趣。如我在进行拼音教学时,通过儿歌记发音,配合挂图记形状,组织游戏学组词等,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觉得上语文课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因而产生了学好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是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来培养。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或者过浅,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我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由浅入深的传授知识。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思考才能回答出来的。这样学生感到学习就像爬楼梯,一步一个台阶,既有挑战性,又可获得成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保持下来。

三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培养。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我特别善于用形式多样的新颖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知识交叉进行,并巧妙的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的津津有味,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比中学,兴趣盎然。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

一是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设备直观生动,可以使学生得到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增强。通过多媒体设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课堂知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所展示的内容准确连贯,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现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精彩,充满趣味。

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精神集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的提问不是简单的发问,而应该是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由浅入深的问题,通过这样巧妙的提问,学生对学习会产生欲罢不能的动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是通过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年龄偏小,好玩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大都喜欢玩游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游戏,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首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适当引入游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将精力放到课堂,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其次,老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加入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课堂也变得轻松活跃了。

三、通过心理养成,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兴趣。学生在各科学习的开始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关卡。闯过这些关卡,学生就能顺利掌握该学科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兴趣也会慢慢培养起来。如果闯不过这些关卡,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挫折感,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较难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制定合理目标来培养兴趣。学生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把学習目标分解:初级阶段的目标要求低一些,然后逐级提高。这样,学生往往初战易胜,一胜便又激起了再战的勇气;另一方面,我经常帮助学生通过自测来总结某一学习阶段的成绩,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给予激励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就越来越强,兴趣越来越高涨。

三是鼓励学生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暗示对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指导作用,使人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标。如学生初学某一新内容时担心能否取得好成绩时,我往往告诉学生,要学的内容学起来并不难,使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并深信自己会学好这门学科。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是情景再现。依据课文的特点,把语文课的变成妙趣横生的课堂,创设课文情境,使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学习的载体,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事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事物。教师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二是朗读再现。以读为主是语文课通用的妙方,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起步阅读教学第一位的要求,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儿童语言、陶冶情操都非常重,要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课堂上充分调动他们读书兴趣,通过读书来训练学生的语感。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来感染学生,进而通过他们的主体学习,达到感情的自然的流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起评比机制,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只要读书,就要比谁读得投入、读得有感情,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总之,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发掘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才能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学好语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途径学习兴趣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