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分析

2017-12-21黄海涛

神州·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诚信思想品德

黄海涛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建立初步认识理想的年龄,由于自身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有限,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就十分关键,对小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教学意义,帮助其树立健康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德育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其次,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凝聚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团队精神,从而增强其团队的凝聚力,能够摆脱在家庭中的宠爱地位,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其凝结作用主要表现在,当一种价值观被群体学生共同接受和认可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粘合剂,具有升华作用,从多个方面把小学生凝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创新途径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包括明善恶、辨是非、懂爱憎和识美丑等,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体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来展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思想品德知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其认识到思想品德知识的深刻内涵与意义价值。不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我们的校园》教学时,由于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都比较喜欢的活动,像跳绳、跑步和踢毽子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参与其中,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各种活动体验,可以感受到在生活中處处是教学。

2.实施悬念式教学方法。

在小学思想品德创新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悬念式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促使小学生产生探究意识与探索思维,以此来激发其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悬念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征,精心设置悬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社会呼唤诚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悬念:让小学生说诚信成语、讲诚信故事,表现优秀者有奖励?小学生为了得到奖励就会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讲诚信故事或说诚信成语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与真实含义,并且自己也或做一个诚信的人,而奖励则可以是一个荣誉称号、一朵红花或一句表扬等。

三、言传身教——提升自我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技能和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结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从容不迫,言行不一通常是会落人口实产生非常坏的影响。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自己更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摒弃的行为,自己也应当坚决抵制。由于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最初成长阶段,各种思想体系和人生观、价值观尚尚未真正形成。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故的真善美、假丑恶还未能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全面指导,因此教师作为启蒙者,一言一行都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只有自身在生活中开朗豁达,在生活中人生态度和思想上值得尊敬和作为榜样才有可能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思想教育的灵魂,提高自身思想领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真正践行自己所思所想,并发挥一定教学技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四、巧设问题,展开讨论,帮助问题解决

提出问题,然后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这是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问题深浅的把握,要注意问题难度的循序渐进,注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内在水平。例如,在“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消费”这一问题提出后,笔者将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组四个人进行讨论,然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阐述本组观点。这一过程是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思想碰撞,得出相对完整的观点,无形中也提高了思考问题、表达思想的水平和能力。

五、注重生活实践,感悟德育精髓

大量的知识点共同构成了生活这一巨大的集合,对生活的留心感悟是学生德育提升的重要途径。品德教育的生活化设计,强调生活实践操作,让小学生全面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在实践操作中把握与学习德育知识点,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品德教育生活化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相较于课堂类教学,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人性化的学习模式中拉近与德育知识点的距离。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及时帮助老人抬水、洗衣服、打扫卫生,与老人聊天。灵活地把可操作性强的活动作为每周末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自行记录所做所感并上交教师审核。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表扬,并提供一些奖励,调动学生做好人好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的实践活动中找到认同感,拥有一颗柔软的内心,对自己多一份责任,对社会多一份关爱。

总之,现阶段,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推行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使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授予层面,还体现在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上。只有国民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基础,才能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推行,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品德知识,从小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美好的品德与具体日常生活相结合,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更加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就非常有必要。而创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诚信思想品德
选择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