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主题单元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2017-12-21赵伊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题单元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赵伊野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指导和教学实际,笔者通过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调整教学内容;横向扩展教材内容,增强主题意识;纵向挖掘教材内涵,优化单元教学。本文抓住美术学科的特色,大胆地重组、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资源与单元主题有机融合。

【关键词】小学美术;主题单元;教学效率

作为美术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把教材中的课程当作既定的内容,被动、忠实地按美术大纲的要求一节一节地进行授课与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单元教学内容不连贯,课与课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知识点跳跃大,显得突兀而零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很大的困惑。怎样使我们教师由被动授课的“执行者”变成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探索者”,是每个一线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调整教学内容

整合主题单元的教学资源,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翻阅我们现用的浙美版美术教材,不难发现:1-4册每册18-22课不等,学习的知识点一直在变化,有时候一节课就是一个主题单元。而5-12册每册均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里的内容又可以交叉重组。所以说教材在丰富学生美术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梳理,树立整体教学观,整体设计,通盘考虑,深刻认识并合理运用同一主题下的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它们互为资源,互相支持。

以我们现用的浙美版第三册教材为例,整册教材中表现人物的内容有五课:第6课《我的老师》、第7课《爸爸妈妈真忙》、第8课《快乐的假日》、第11课《手拉手,好朋友》、第9课《泥娃蛙》,可以整合为一个主题的学习单元。分析五课教学内容,确定单元目标为初步学习人物的表现方法,观察了解用不同方法来表现人物造型,体会人物的情感,有创意地表现人物形象。《我的老师》一课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表情、五官特征,学习人物形象表现的基本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爸爸妈妈真忙》是《我的老师》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突出“忙碌”中父母形象的刻画,通过对不同情景中“忙碌”的父母表情、动作的观察与回忆,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快乐的假日》是在上面两课学习人物造型表现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用色彩,动态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心情。《手拉手,好朋友》一课采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物形象。《泥娃娃》一課则从平面的人物造型转向了立体的泥塑人物造型,它是在对前三课的小结和提升,使学生在创作中拓展思路举一反三。

二、横向扩展教材内容,增强主题意识

美术新课标指出:利用现有的地域、文化等资源进行学习。它给美术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提供上一个很大的自主空间。据统计:每个学期美术课30课时左右,而实际的美术课一般会有36-42课时。这其中余下来的课时便要安排校本教材或是其它内容。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将原本只有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形成一个主题单元。

美术教材中有许多的欣赏内容,例如:七册《秦始皇兵马俑》、九册《飞天》、《民间木雕》、十册《中华扇子》、《亭子》等,都是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内容;九册《水墨画动物》、十册《水墨人物画》、《齐白石笔下的蔬果》、《映日荷花别样红》等,都是以水墨为绘画材料的国画课。这些美术内容是学生喜爱但又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东西,美术的知识点较强,教材中自带的相关图片不足以满意学生的审美需求。为了让学生学习的主题意识更强,笔者针对每一个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

三、纵向挖掘教材内涵,优化单元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节课都做得面面俱到,这就要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仔细分析,根据课题对教材作灵活的处理。对全册内容通盘考虑的前提下,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某一重点,挖掘出来设计成系列化的单元教学内容,如一些好的、有内涵的、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内容等。同时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裁剪。

在上浙美版第三册《好大的向日葵》一课时,根据教材的安排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对向日葵非常感兴趣,于是设计成了《向日葵》这一主题单元,从认识向日葵、欣赏向日葵、画向日葵;到创编《____的向日葵》想象画;最后用不同材料来制作向日葵,创编向日葵的故事等作了系统的学习与表现。

第一课首先从认识向日葵、欣赏向日葵的美导人,让学生了解向日葵的各个部分:花盘、花瓣、叶子、茎等,向日葵和太阳之间的关系。感受向日葵变化多端的花瓣,饱满的形象、以及向日葵丰富的色彩。在美的感受中,让学生运用不同线条表现向日葵的“大”,用不同色彩表现出向日葵的“美”。

感知理解向日葵的“美”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半命题画《____的向日葵》。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如图):如哭泣的向日葵,敬礼的向日葵,懂事的向日葵,跳舞的向日葵,唱歌的向日葵,睡觉的向日葵,可爱的向日葵,伸腰的向日葵,戴眼镜的向日葵,夹着书本的向日葵,穿裙子的向日葵……

在画向日葵的基础上,进一步联想创作,引导学生为自己的作业创编一个小故事说一说写一写。或者用彩纸和其它材料创造表现向日葵手袋、向日葵相册、向日葵闹钟、向日葵眼镜、向日葵花边、向日葵画框等艺术品,学以致用,将生活与美术紧紧地联系起来。

整个单元内容设计互相联系,层层递进。挖掘向日葵相关联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深入浅出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应用自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和感知,让学生充分感受向日葵的美,体会向日葵可以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表现。学生的作品妙趣横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单元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主题单元的学习要根据课标和教学实际,大胆的重组、优化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主题单元的学习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综合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起优化主题结构,提高课程实效的作用。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高效的原则,教学资源只有与单元主题有机融合,与美术学科的内容特色相适应,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尹少淳著.走近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1

[3]张亚琴.小学美术主题单元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2007.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单元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让主体性活动推动整体阅读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