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养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12-21于滋洋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

于滋洋

【摘 要】养真课堂就是我们教师“唤起学生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理念的主阵地,每一堂课都是追求本真的课,养成教育的课,才是学生发展的保障,学生最终成才的保障。

【关键词】养真课堂 养成教育 追求本真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树,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只带一只粉笔,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但却是“老师的苹果”。

这个例子折射出我们和西方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为此,加强对于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简单地说,课程资源就是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具体说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2.特点。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

潜在性与开发、利用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具有独特性,学校及学生的基本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又具有多质性。即使是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却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因而具有具体性。

无论是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只有教师慧眼识珠,才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变无用为有用,才能使课程资源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1.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就是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所以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根据性质,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认识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应体现的一个基本理念。同样,社会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样,与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是不可缺少的课程资源。

3.根据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文字记录着人类的思想,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保存着人类文化,延续着人类文明,直到今天依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实物资源是多种形式,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是常用的课程资源。活动资源比较广泛,有利于打破单一的课堂接受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增进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养成健全的人格。信息化资源具有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势在必行,它将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资源类型。

4.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以上四个方面,使我们了解课程资源的分类,那么我们应如何开发与利用?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式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把课程资源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我们尝试提出如下几种可供参照的方式。

1.体验式

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教材并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而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方式,教师要注意分析课程目标,确定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类型,加强引导并给予必要的调控活动,结束后,还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个人体验总结。

如:老师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环节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先请学生讲讲自己所知的人类起源的故事引入新课,之后,学生速读教材后,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解答,然后,教师通过图片猜谜的形式,以几个重要遗址为例,考察猿怎么转化为人类。这两个活动,学生参与讨论,热情很高,都很投入地自由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上述环节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部分小组参与讨论、交流。最后,学生汇报自己所得,学生自行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主张,在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探究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使同学们迸发空前的学习热情,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陶冶式

教师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场所布置以及榜样的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利用这种方式,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领悟情境,并引导学生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抒发内心之真切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心智感受,体验情境中的美感。

总之,由于过去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所以,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与传统教科书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在当前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类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强化农村寄宿制小学养成教育的意义
浅析如何从学生行为习惯入手抓好养成教育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