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自媒体时代的师生生态

2017-12-21钱月琴

中小学德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共生师生关系法治

钱月琴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平台强势走进教育生活,打破了传统师生生态的平衡。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师生通过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求解,对纷杂网络信息的有效甄别,对多元网络评价的巧妙引入,学会互相关爱,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共同发展,构建网络环境下“共生”的师生关系。

关 键 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自媒体时代;师生生态;共生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席卷而来。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BBS等自媒体平台,强势走进教育生活,打破了传统师生生态的平衡。传统的“师道尊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无限性与教师学识的有限性交织,教与学的界限变得泾渭不明;自媒体平台的便捷与隐匿特性,使得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再纯粹简单,而是从单一走向复合,师生之间呈现出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由此,“共生”成为自媒体时代师生关系的新常态。

一、自媒体背景下“共生”师生关系的特征

共生(mutualis)一词来自于生物学,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一个由不同类型生物种群及其所处环境通过相互支持与制约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构成一种生态。共生具有以下特征:共生具有生命的本质[1],以异质共存互利为前提,它的价值在于产生共生能量,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生态。而自媒体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便具有共生的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

其一,人的平等性。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打破传统师生依存权威的关系,打破各自的身份界域,师生人格更具独立性,以平等个体的身份进行交流与互动。其二,人的主体性。自媒体环境下,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呈现,教师激励学生互动对话和自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旅伴”,学生则成为学习的管理者,自我发展的掌控者。教师是主导的主体,学生则是主动的主体[2]。其三,人的成长性。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教育生态关键的人的要素,师生以共生共长为主旨,诠释教育目标,师生因自媒体的加入而实现新的发展,进而实现共生共长,学校也因师生的共生而实现新的发展。

在自媒体环境下,师生关系不是直线、单向型的,更不是上对下的关系,而是构成一种多元、平等、生动的立体型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相长、共生共长的和谐之态是这种“共生”师生关系的显著特征。

二、构建自媒体背景下师生“共生”关系的探索

自媒体背景下师生的“共生”关系已悄然形成,面对如此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应该顺势而为,顺势而动。

1.坚持平等与包容,促进师生对话与交流

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基,自媒体时代的师生之爱不如以前那般直观、感性,更多的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直观与含蓄相结合。如何突破 “爱”在互联网上的拐点?教师要“有心”“有术”。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没有哪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因此,平等是互联网的基本原则。同样地,在借助自媒体进行师生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没有人拥有特权,有的是民主、开放与包容。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针对涉及公共生活秩序的教学内容,笔者讲述了自己真实的网络遭遇。当时,校园贴吧刚刚开始流行,学生带着新奇感建起了贴吧,吸引了许多同学发帖。为了赚取更多同学的跟帖,有学生匿名在校园贴吧上指明道姓批评老师的“不是”,这个老师就是笔者。事发原因是事件中的学生作业不认真,笔者让其重做,学生心中不满便归罪于老师。当时,笔者既是学科教师又是校长,虽然学生并非恶语相向,但是其他同学看到此帖,觉得非常惊奇——竟然有学生敢挑战校长的权威。受初中生叛逆心理和好奇心的驱使,于是,学生上演了一轮网络“恶搞”,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跟帖,“踢上一脚”,补上几句。笔者当时忙于各种学校事务,尚浑然不知,直到有学生告诉笔者:“老师,您在校园贴吧上被人骂了,网上出言劝阻的同学也一并被骂了。”笔者才震惊地发现自己已身处“风口浪尖”。

于是,笔者将这一校园贴吧事件引入课堂,与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开放自己的生活,坦言师生关系中“两难”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老师解答困惑:此时此景,老师该怎么做?

爱来自于真情实意,来自于平等坦诚。针对上述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了诸多解决方案。笔者将方案整理如下:老师以实名登录贴吧,与学生进行坦诚交流;课后找这位匿名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交流想法,说明事由,要求学生在网络上向老师道歉,或删除帖子;向百度贴吧投诉,要求删除这些跟帖;组建有正能量的吧主群(学生总负责,教师参与),制定贴吧规则,嚴格规范执行;召开主题班会,发倡议书,统一思想,加强网络教育等。

与此同时,笔者发动学生一起查找与青少年相关的网络、自媒体等主要法律条文和规定,作为教学资源上传至班级QQ群,我还整理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二十条法律法规条文,印发给学生。如:网络游戏网游限定健康时间3小时;不知事实真相,发布网络谣言,被转发信息5000次要追究法律责任等。通过一系列学习,学生对于信息时代数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了清晰的意识和了解。

2.立足发展与促进,链接网络知识与生活

传统的师生信任往往建立在教师高尚人格、渊博知识、扎实功底、负责态度的基础之上,而在自媒体时代却面临着“信任”之殇。在虚拟性构筑的社会空间,信息真伪难辨,人心更难以估量,人们对人、对事、对物普遍缺乏信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然要承担学科功能,尽力避免只看“问题”的视角和“治愈问题”的教育教学思维[3]。我们必须立足“发展”与“促进”的教育教学思维,将生活中遭遇的冲突视为重要的德育契机,引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除恶存善,提升学生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媒介信息的能力,重构互联网背景下师生信任的共生生态。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坚持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以不同经验之间的碰撞乃至冲突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辨,在辩论、反思中达成共识,从而破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难题。站在初中生的角度,聚焦学生所遭遇或将面临的成长困惑和道德难题,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才能帮助学生搭建迈向道德与法治生活的桥梁。自媒体时代,师生之间的信任亦需借此形成与建立。endprint

诸如涉及网络秩序的教学内容,有学生找到老师问道: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等多位媒体人士爆料,老酸奶和果冻不能吃,尤其是孩子。这则新闻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现在只要是果冻,爸妈都不准自己吃,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些建议。

在互联网环境下,师生都有“不知”的领域。面对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可糊弄学生。尤其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正是促成其道德成长的契机。在上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果冻能吃或不能吃,而是要依据事实,深度剖析,与学生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深度分析社会生活。比如,围绕上述主题,师生可以一起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进行追踪分析。学生自然会发现,造成这一事件不断发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食品不安全事件屡屡被媒体曝光,而且大多数情况属实使人们对食品安全缺乏信任,名人效应更助推了信息的传播等。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要学会理性辨别,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要锻炼智慧的头脑和“火眼金睛”,正确对待和使用自媒体,不能盲信盲从,更不能随意散播消息。

3.凸显多元与互动,助推师生情感合谐与共进

自媒体的强势来袭,打破了传统师评生的“单向”评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多元的评价方式与内容,为师生增进情感,进而實现共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如何变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自媒体在师生评价中的功能优势,让评价成为师生增进情感,实现共同成长的助推器。

以微信为例,其功能强大,使用便捷,尤其是朋友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热点。在这里,我们除了能获得大量信息外,还能随时点赞、发表评论。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使用这一平台,与学生一起组建了微信朋友圈,加上原有的学生QQ群和家长QQ群,拓展师生交往渠道。笔者和学生及家长约定,每天晚上6:30—7:30为互动时间。在此时段,学生可以就学习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笔者和同学都可作答。初中学生喜欢使用各种表情包,笔者也尝试了解他们的喜好,下载安装并适时使用。当有学生认真回答同学的提问时,笔者使用表情包进行热情表扬和鼓励;如果答案是错误的,笔者也用表情包表示遗憾。借此创设轻松、包容的互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能轻松愉悦地参与互动。同时,笔者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由同学专门负责累计得分排名,老师回答问题也相应得分。学期结束时,笔者根据得分数发放微信红包,数额不大,却深受学生追捧。

微信互动学习极大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热情,他们自主寻找和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如“央视新闻”“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学生利用这些公众号的内容和信息,撰写三分钟演讲稿,在课堂上演讲;之后,通过问卷星这一调查平台进行打分,并说明打分理由。一系列网络互动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参与,不仅使学习和生活等问题得以解决,学生的成长信心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情感更加融洽,师生不断携手共进,实现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4-184.

[2]林慧敏,万代红.信息化环境下的有效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30.

[3]朱小蔓.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作者单位:太仓市浮桥中学

江苏苏州 215434)

责任编辑 毛伟娜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生师生关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