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指示,突显材料的震撼力

2017-12-21采桑人

公务员文萃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张幼仪戈登演讲者

采桑人

如果演讲者先指示一个为听众所“认可”的方向,然后再用翔实的材料扭转听众的常规认识,有意地制造反差,必然能够突出显示材料的震撼人心之处,给听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指示“赚了”,实则讲其生不如死

余秋雨的演讲《无形的监狱》:

如果一个人杀了人,然后成功躲逃12年,享受了12年的自由时光,那这个人应该算是赚了吧!

江苏连云港有个人,因口角杀了人。从此,他开始了逃亡生涯。为了躲避警方追捕,他不敢住店,不敢坐车,不敢给家人打电話,听到警笛声就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他给别人打短工,干最脏最重的体力活,拿最少的钱,被人欺负只能忍气吞声。月黑风高夜,他悄无声息地潜回家中,在自家的猪圈里挖了一个宽不足两米、高不到一米五的地窖。他在里面无法站立,只能半蹲或躺着。母亲每天会给他送两次饭,除了偶尔闯进来的几只老鼠,世上再没谁知道他的藏身之所。但是他依然无法感到安全,每天都在黑暗中胆战心惊。只要听到头顶上传来脚步声,他就蜷缩在地窖里一动不动,两眼紧盯着洞口,大气都不敢出。十二年后,他走出了地窖,投案自首。重见天日的那天,强壮的小伙子,已变得白发苍苍,像个形容枯槁的老头。警察没有抓到他,他却亲手挖了个地牢,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囚禁起来,甚至不用别人看守。

杀了人,但却逃避法律制裁12年,这应该是“赚了”,而这也是听众常规化的想法。但是,当演讲者细致地讲述完材料的时候,听众的认识被扭转了。法律没有制裁,但是惶恐不安的心理却加倍地制裁了他,使他躲进暗无天日的地窖里,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余秋雨逆向指示,两相对比,这样就加强了材料的震撼效果,必然在听众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指示“魔头”,实则讲其契约精神

易中天的演讲《契约精神》:

当年剿灭太平军的时候,除了湘军和淮军还有一支外籍军队,那就是戈登指挥的“常胜军”,戈登帮助腐朽的清政府,应该是个不折不扣的“魔头”吧。让我们通过一件事情了解一下戈登。

1863年,李鸿章率淮军与“常胜军”进攻太平天国重镇苏州,久攻不克。“常胜军”首领戈登通过奸细了解到苏州城内主帅谭绍光与纳王郜永宽不和,且纳王郜永宽有投降之意,便主张诱降纳王。李鸿章采纳了戈登的建议。郜要求保证其部下性命,并给副将以上的降将一定官职,戈登向李鸿章请示,李欣然应允。不久,郜永宽谋杀谭绍光,并献苏州城降清。于是清军“兵不血刃”拿下苏州。然而,李鸿章在事成之后却大开杀戒,数万太平军毫无戒备地被诛杀。戈登闻讯大怒,认为这是最无耻的背信弃义,提枪找李鸿章算账。李连忙躲藏。戈登寻李不见,愤而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李鸿章下台,不然,他就率“常胜军”进攻淮军。此后,朝廷论功行赏,赏给戈登白银一万两、头等功牌(勋章)。但由于杀降事件,戈登公开拒绝接受。攻下常州后,“常胜军”解散,戈登回国,终其一生都在为苏州杀降事件忏悔。他认为既然作出了承诺,怎么能置之脑后呢?

戈登有维护殖民利益的一面,也有闪烁人性光辉的一面。李鸿章苏州杀降,违背了契约精神,违背了信义,戈登杀他的心都有了,之后更是拒绝受赏,毅然回国。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戈登的忏悔,不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阐释吗?易中天先指示人们对戈登的一贯认识,这样,再详解其重信义、守契约的一面的时候,因为反差巨大,听众自然感觉更加震撼。

指示“可怜”,实则讲其多彩人生

于丹的演讲《任何人都可以活得精彩》:

因为包办婚姻,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并不爱她的男人,这个男人爱上了别的女人,于是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刚出世一个月的时候,逼着她在离婚协议上签字。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女人,也许她会成为“祥林嫂”吧。

这个不幸的女人名叫张幼仪,父母做主,她嫁给了徐志摩,但徐志摩并不爱张幼仪。在英国的时候,徐志摩一心追求林徽因,所以提出了离婚。当时徐与张的第二个孩子才刚出生一个月。张幼仪没有呼天号地,成为到处诉苦的“祥林嫂”,而是绝地转身,重新开启了自己新的、更加绚丽的人生。她远赴德国柏林,学习德语,攻读幼儿教育。回国之后,她进入东吴大学教德语,还出任过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又在上海闹市区静安寺路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因为张幼仪执掌的服装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新式服装公司,采用独特的立体剪裁法,一改中式服装形式,所以在上海滩风靡一时。这位被自己男人看不上的女人,才子徐志摩的“弃妇”,几乎在身处绝境之时毅然转身,成为一个受人尊崇的强人。很多时候,只要你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可怜人,你就不是一个可怜人,学会及时转身,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

在生活中,有很多遭遇不幸的人都成了只知道诉苦的“祥林嫂”,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可怜之人,所以在不断的“自我暗示”中,他们变得越来越可怜,成为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演讲者先是指示这个女人可能会成为“祥林嫂”,然后在下面的材料中充分展示了“弃妇”张幼仪的华丽转身,巨大反差制造了强烈的震撼效果,人们在敬重张幼仪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学会转身才能创造未来的人生道理。

逆向指示,其实就是一个造势的过程,比起直接讲述材料,更有震撼力,更能触动听众的内心,喜欢演讲的朋友不妨一试。

(摘自《演讲与口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幼仪戈登演讲者
Jokes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张幼仪:无缘徐志摩,照样活出自己的新天地
孩子和爸爸
无冕之王
阅读自然的艺术
大厨戈登·拉姆齐教你做牛柳
生日快乐等2则
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