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金砖机制的人文“短板”
2017-12-21王友明
公务员文萃 2017年12期
王友明
金砖机制建设第一个十年的实践显示,金砖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硬实力”的建设上,稳步迈向既定目标,但在“软实力”的建设上存在着“短板”。
“短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众对彼此文化了解的“赤字”长期存在。二是金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金砖经济体量明显不相称。
的确,囿于地缘、政体、语言等诸多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国家间因历史、领土纠纷等因素,民众之间存在的隔阂较大。从中国普通民众的视角来讲,对于其他成员国的了解乏善可陈,大都停留在“俄罗斯太冷,南非太乱,巴西太远、印度太脏”等旧有印象,对成员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格缺乏深度了解。
事實上,金砖民众对彼此文化认知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金砖国家的经贸与投资合作。以“企业文化”为例,中国企业在金砖国家经常遭遇水土不服,比如中资企业的“加班”被误解为“血汗工厂”行为。同样,中国企业也缺乏了解他国的企业文化,常抱怨外籍工人“难管理、难伺候”;看不惯非洲工人一天在工厂里洗三遍澡;搞不懂拉美工人为何不愿加班而动辄去咖啡厅、娱乐场所进行“月光”消费。
(摘自环球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