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7-12-21王磊董铁立
王磊 董铁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54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王磊 董铁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郑州 450054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7-04—06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8例早孕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F组应用芬太尼0.001 mg/kg+丙泊酚2 mg/kg,N组应用纳布啡0.15 mg/kg+丙泊酚2 mg/kg。观察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及清醒时(T3)三个时点早孕者的MAP、HR及SpO2的变化。记录其苏醒时间及T3、苏醒后30 min(T4)、苏醒后90 min(T5)的疼痛VAS评分。比较2组早孕者的满意度(NR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N组T3时的MAP及SpO2明显优于F组(P<0.05),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少于F组(P<0.05),T4及T5时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对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F组(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布啡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纳布啡;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
人工流产术(人流术)是采用手术的方式终止妊娠,也是避孕失败常用的补救措施[1]。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的发展,无痛人流术逐渐被妇科医生和早孕者所接受和选择[2]。选取2017-04—06间我院收治的68例早孕者,分别应用芬太尼及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实施无痛人流术,现对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早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ASAⅠ~Ⅱ级。(2)体质量指数(BMI)18~30 kg/m2。(3)患者年龄18~40岁。(4)妊娠42~70 d。(5)无严重心肺肝肾和神经系统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麻醉药物过敏史。(6)精神及认知状态良好,能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及各项评分量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纳布啡组(N组),每组34例。2组早孕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早孕者基本情况比较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8 h,禁水2 h。入室后常规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缓慢静注阿托品0.025 mg。持续鼻导管吸氧3 L/min。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F组:芬太尼0.001 mg/kg缓慢静推,3 min后给予丙泊酚2 mg/kg静推。N组:纳布啡0.15 mg/kg缓慢静推,3 min后给予丙泊酚2 mg/kg静推。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若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0.5 mg/kg。如果血压低于术前基础血压的30%,给予麻黄碱10 mg。HR<50次/min,给予阿托品0.25 mg。SpO2在90%以下,给于简易呼吸囊面罩加压给氧辅助通气。
1.3观察指标(1)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清醒时(T3)时点MAP、HR及SpO2。(2)丙泊酚用量、术毕至清醒的时间(能回答特定问题和完成指令性动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躁动及一过性呼吸抑制等)。(3)记录T3时、清醒后30 min(T4)及清醒后90 min(T5)的VAS疼痛评分。(4)采用数字量表评分法(NRS 10分法),对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评分。非常不满意为0分,非常满意为10分。
2 结果
2.1 2组术中生命体征比较2组T2时的MAP及SpO2均较T1时明显下降,但F组较N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点H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时点MAP、HR、SpO2比较
注:与T1相比,aP<0.05;与F组相比,bP<0.05
2.2 2组VAS评分、术后满意度、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用量比较N组T2及T3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与F组(P<0.05),早孕者满意度明显高于F组(P<0.05),患者一过性呼吸抑制发生率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组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2组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
注:与F组相比,aP<0.05
表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n(%)]
注:与F组相比,aP<0.05
3 讨论
人流术是孕早期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它较药物流产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3]。但由于牵拉并扩张宫颈,以及刮匙对宫腔内壁的不良刺激,可产生疼痛而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及交感神经兴奋,使受术者的心率增快及血压升高,并对其免疫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创面的愈合[4-5]。此外,疼痛也会对受术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6]。我国接受人流术妇女的比例为8%,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3.5%。其中60%接受过2次甚至2次以上手术,而且61%以上的受术者为未婚[7]。因而风险小、并发症少的无痛人流术越来越被重视[8]。
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多以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来完成。丙泊酚由于半衰期短(2.5 min)、苏醒迅速广泛应用于各类日间手术[9]。但丙泊酚几乎没有镇痛作用,所以常联合芬太尼才能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芬太尼是μ受体激动药。μ受体与镇痛、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缩瞳、欣快感和成瘾性相关。而芬太尼和丙泊酚同样具有呼吸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出现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的概率大幅增加。并且芬太尼的镇痛时间仅为30 min[10],不能有效提供术后镇痛。
盐酸纳布啡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而对μ受体有部分拮抗作用。κ受体主要与镇痛、镇静有关,而无呼吸抑制和缩瞳作用。纳布啡的镇痛作用是喷他佐辛的2倍,可待因的55倍,与吗啡的镇痛作用相当。其镇痛作用较芬太尼更长,为3~6 h[11-12]。因此对各类日间手术的术后镇痛有良好的效果。纳布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且有封顶效应。过量的药物也不会引起呼吸停止和严重呼吸抑制。纳布啡对血流动力学几乎无影响,胃肠道相关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并具有更低的成瘾性。纳布啡具有较大的安全范围,Schmidt WK等[13]的动物研究表明,纳布啡在超过其镇痛300倍的剂量下,对动物的行为及自主神经功能无影响。
本文2组意识消失时的MAP和SpO2较麻醉前均有明显下降,但F组下降更加明显,说明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对受术者的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同时N组的术后30 min和90 min的VAS评分较F组明显降低,并且对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有着更高的满意度,证明纳布啡有着更长时间的镇痛作用。
[1] Kabiru CW , Ushie BA, et al . Signal functions for measuring the ability of health facilities to provide abortion services: an illustrative analysis using a health facility census in Zambia[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6,16(12):104.
[2] 张惜阴.必须重视无痛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8(6):283.
[3] Niinimäki M, Pouta A, Bloigu A et al. Immediate complications after medical compared with surgical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J]. Obstet Gynecol, 2009,114(4):795-804.
[4] 吴树彪,董铁立.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52-153.
[5] 周据津,董铁立.纳布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17,43(3):184-185.
[6] Templeton A,Grimes DA. A Request for Abortion[J]. N Engl J Med ,2011,365:2198-2204.
[7] Wu SC,Temmerman M,Wang K, et al. Induced abortion in 30 Chinese provinces in 2013: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 ,2015,386(sup1):18.
[8] 徐礼峰.舒适化医疗是主导未来麻醉学科发展的方向吗[J].医学争鸣.2012,3(2):18-20.
[9] 郭忠武,李万亥.新型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药理作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9,9(2):101-102.
[10]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等.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6.
[11] Gupta A,Radcliff NS Pharmacology in Anesthesia Practice [M]. New York:Oxford Univesity Press,2013:42.
[12] Katzung BG, Trevor AJ.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M].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2015:553.
[13] Schmidt WK,Tam SW, Shotzberger GS,et al. Nalbuphine[J]. Drug Alcohol Depend,1985,14(3-4):339-362.
△通讯作者:董铁立,电话:13783682658
R614.2+4
B
1077-8991(2017)06-0038-03
(收稿 210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