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幽门肥厚性狭窄效果观察
2017-12-21王有亮杨婷顾琦
王有亮 杨婷 顾琦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1)小儿外科 2)新生儿加强护理中心 兰州 730050
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幽门肥厚性狭窄效果观察
王有亮1)杨婷2)顾琦1)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1)小儿外科 2)新生儿加强护理中心 兰州 730050
目的观察幽门肥厚性狭窄患者采取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幽门肌切开术的113例幽门肥厚性狭窄患儿,将2011-01—2014-12间行传统开腹手术的6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01—2016-12间行单孔腹腔镜手术48例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治疗幽门肥厚性狭窄,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操作时间基本相当,但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
幽门肥厚性狭窄;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
幽门肥厚性狭窄是小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与生命[1]。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是该病的传统术式,治疗效果较好[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幽门肥厚性狭窄[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实施幽门肌切开术的113例幽门肥厚性狭窄患儿。将2011-01—2014-12间行传统开腹手术的65例作为对照组,男51例、女14例;年龄16~25 d,平均20.7 d。体质量2.4~3.2 kg,平均2.8kg。将2014-01—2016-12间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4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男35例、女13例;年龄17~25 d,平均20.6 d。体质量2.5~3.2 kg,平均2.9 kg。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脐上行弧形切口后逐层入腹。将胃幽门部提出后,在其前上方纵向切开部分浆肌层,用小弯钳将肌层钝性分离,使黏膜充分膨出。检查确认幽门黏膜没有破损后,将胃幽门部还纳至腹腔中,逐层缝闭切口。观察组:全麻,取头高脚低位,在脐正中纵向切开5 mm,依次入腹。置入5 mm套管穿刺器,建立气腹并置入腹腔镜。在切口皮下向脐上左右两侧分离,弧形延长切口3 mm,将操作钳与幽门刀置入。在腹腔镜下,沿胃体寻找到肥厚的幽门。钳夹固定后,采用幽门刀逐步钝性分离,直到幽门肌层完全撑开,黏膜充分膨出。向胃管内注入空气以确认幽门黏膜没有破损后,解除气腹,将器械取出后缝闭切口。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幽门肥厚性狭窄是指幽门肌肥厚、水肿所引起的输出道梗阻,新生儿的发生率约为1/300~1/900,男女比例约为4∶1,多出现在出生后6个月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呕吐[4]。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幽门环肌切开术是治疗该病最经典的术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单孔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较传统开腹幽门环肌切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6]。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幽门肥厚性狭窄。
本文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并未显著增加手术操作时间。而单孔腹腔镜手术后的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总并发症发生率皆低于传统开腹手术,说明单孔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明显促进了术后患者的恢复,预后更加良好。
注意事项:(1)单孔腹腔镜手术主要用于腹腔内的良性病变(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囊腺瘤、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脾脏良性肿瘤等)、胃肠道早期肿瘤(如间质瘤等)及减肥手术等。(2)新生儿对于气腹的耐受性相对较差,CO2容易被机体吸收,引起血PaCO2升高,应当予以密切监测,严格控制气腹压力低于1.07 kPa。必要时加强通气、提高呼吸频率,促进CO2排出。(3)新生儿的腹腔较小、腹壁较薄,在实施腹腔镜操作时,容易出现套管滑进或脱出,对手术操作产生不良影响。术中我们将腹壁与套管进行缝合结扎,防止套管脱出,并采用橡皮条在套管与皮肤交界处进行结扎,防止套管滑进。(4)为保障幽门环肌切开到位,尽量避免黏膜破损,在幽门远端分离的过程中,细心感受幽门分离钳与抓钳之间的组织硬度,如果质地较硬则说明分离尚不完全,如果质地柔软则说明幽门环肌已切开到位。
[1] 李炳,陈卫兵,王寿青,等.单部位腹腔镜治疗小于三周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1):43-46.
[2] 陈卫兵,李炳,王寿青,等.单孔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6):589.
[3] 李万福,马柱,李朝旺,等.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8):1433-1436.
[4] 樊剑锋,王达丰,浦晓,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治疗策略[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36(11):818-823.
[5] 段利琼.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2):120-123.
[6] 王炜林,张宜兵,尚克磊,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6例[J].安徽医学,2016,37(4):463-464.
R656.6+3
B
1077-8991(2017)06-0017-02
(收稿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