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2017-12-20辛朝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高中数学教学

辛朝辉

【摘要】在我们国家的高中教育阶段,创新思维应该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注重推理逻辑的学科。如何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養相结合,推动广大高中生形成一种创造性的逻辑思维已成为教育界和学生家长们共同关心和讨论的话题。因此,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63-01

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动脑,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以独到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超出常规思维的界限,以不同于常规思维的视野和方法去理解和思考问题,并提出非同寻常的解决办法,形成新颖、独到、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以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为基础,经过推理和联想而获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数学水平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活动,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高中数学知识有一定难度,而新课改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占教学的主体地位,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2.高中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在当前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资源仍十分有限。通常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都只能被动地选择数学课本或者学校指定的辅导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几乎都是在黑板上写下知识点,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并不断加深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但这些有限的资源显然是无法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的。也就是说,在应试教育的刺激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若果这样只会死记硬背,对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一旦涉及到知识实际应用学生就会感到毫无头绪。显然,这完全背离了通过学习数学使学生达到拥有触类旁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初衷了,这种情况下想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就显得更是空谈。

3.教师水平有限

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师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学目标,没有掌握多样的教学模式。因此,只会讲述课本中的一些理论性的公式与概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基础不扎实。而关于纯知识点的讲授模式,使得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分离,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运用到生活中,无法充分的理解知识点,也就影响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调乏味,使得出现了许多教学上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学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特殊的教学优势,教师应该熟练的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的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增加学生对问题的多维度思考,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与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在多层次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2.借鉴国际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

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师应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敢于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采取丰富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还应大力引入新技术手段,通过合理使用PPT等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得更形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并通过情境人为设置和层次教学的方法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

3.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在职培训、到高校学习、与教学骨干交流经验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数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另外,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合作,到其他学校听观摩课、公开课,借鉴他们优秀的数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4.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不断的适应社会的需要,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来改变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讲授一个知识点后能够将这一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从多度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多维度的分析,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中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运用探究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被提倡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探究法的教学工程中,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制定教学计划之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探究法的运用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索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存在许多的问题,使得高中阶段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高中数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另外,需要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改变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开展数学教书的专业培训以及运用探究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杨祀国.浅谈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2012(6):50-51.

[2]吴秀荣.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7-8.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高中数学教学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关于高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论中学生排球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