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
2017-12-20牛端平张成勇
牛端平+张成勇
摘 要: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推进,基础性的乡村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成为办好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乡村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具体思路及做法,以期有效推动乡村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使其更具特色和魅力。
关键词: 乡村教育 特色校园 构建途径 文化内涵
“乡村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特指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教育;狭义上是相对“城镇教育”而言的。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落实和中央扶贫工作的开展,极大地刺激了原有的教育结构结构,冲击着旧式的“私塾教育”,乡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加明显,触及乡村教育的核心便是如何分配并运用乡村的教育资源。由于“历史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1],加之农村面积大、人口众多,乡村教育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原因主要源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教育经济的配置问题,二是如何构建正确的新型教育体系,“经济”与“需求”制约着乡村教育改革的速度和步伐,乡村教育文化的品牌建设成为办好特色学校和复兴乡村教育的重要路径。为此,本文从特色校园的文化建设、实践途径及意义等方面阐述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适应新一轮的教育供给侧改革。
一、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稳固的、持久的教育风格,它是一所学校人文内涵的历史积淀。“任何地方、任何学校都有其特殊条件、特殊情况,一般都包含学校在某一方面的特殊优势,而这一特殊优势的发挥并利用就是特色”[2]。
由此可见,创建乡村特色校园文化应当着力于“特色”两字,所谓的“特色”即为“事物所表现的色彩、风格等”。就乡村学校来说,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应从学校的校徽标示、校园长廊、班级布置、公示宣传栏等显性文化及学校办学方针、管理制度、教研特色等隐性文化入手;若从历史角度看,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一批有学之士就开始关注“乡村特色校园文化”这一特殊的领域并身体力行地进行探索和实践。诸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黄炎培的“富教合一”等。这些学说不仅丰富了中国的乡村教育理论,而且为当今的乡村教育提供了较翔实的参考,颇具借鉴意义。
结合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可知,创建乡村特色校园文化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诉求和必然趋势,又对乡村教育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换而言之,由于乡村教育的各方面资源相对匮乏,办出“特色”成为乡村教育的根本途径,亦是乡村教育重新找准定位、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二、特色校园文化的实施途径
“观念引导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方向”[3],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特色”离不开独特的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思想或办学理念,应当结合当地学校的实际而付诸实施。“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劳动中对客观物质与主观精神的体悟,它是区别每个民族思维方式的最好体现。与之相比,特色校园文化反映的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积累、办学品位,也是教育改革的缩影。因此,精心规划、合理布置、适当调控成为创建校园文化的关键,其实施的路径可从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层面,建立乡村校园文化的长效机制。一所乡村学校的文化浓郁与否,与“规范”办学存在诸多联系,“规范”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亦决定“特色”的品位与价值。与此同时,建立乡村校园文化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有一支精强的师资队伍,其核心领导应当具有前瞻的远光和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其次,形成有特色的办学制度。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建立,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创建的思路、方法,理应构筑实际的管理、实施评估体系,将制度通过文字方案、视觉形象等方式展现出来,形成区别于他校的校园文化,使制度引导乡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第二层面,整合特色文化资源。苏联哲学家卡冈曾将“文化”表述为两层含义:一是人类创造出的客观物质,二是有关思想学术方面的主观精神。学校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和教书育人的场所,必然有双重的价值属性。因而,只有充分挖掘乡村的“顯性资源”与“隐性资源”,才能客观合理地把握其整体内涵,使校园文化更具当地“特色”。如笔者所在怀远县的乡村学校,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过程中,便将地方的特色文化符号运用到实际的校园文化中,以校徽的形式融入无形的石榴文化、大禹文化,使得文化长廊、读书亭等事物处处彰显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办学风格;其次,编撰乡土教材和研发乡村校本课程。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并整合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如将怀远当地的花鼓灯、禹王宫、榴园、涡河一桥和淮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写入乡土课本,进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利用,改变乡村教育资源滞后的局面,拓展特色校园文化在当前农村社会语境中的深层次含义,使其资源更典型。同时,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对乡村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乡村专家学者型的教师正是校园文化的特色使然。
第三层面,树立文化兴校的理念。文化既是观念又是手段,就教育而言,它能够弥补当前乡村教育文化的不足,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也是以文化的方式注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实际的校园文化创建当中。
创建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根本在于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切实做好经济与价值观念的统筹,将教书育人和实施特色兴校机制有机结合,整合一切适宜乡村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资源并形成合力作用于乡村基础教育的构建。完善和丰富乡村教育“特色创校”、“特色兴校”的制度体系。
三、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意义
实践决定人类改造客观环境的深浅程度,任何一种观念或制度的正确与否往往都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4],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4]。乡村特色校园的创建本质上即是以文化的手段改造落后的乡村教育面貌,使农村的校园文化趋向合理、科学。因而,实践对于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实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实践是检验乡村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标准。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基础性教育工程,乡村特色校园文化联结着方方面面,其推进的程度和创建的合理性,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所应用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找出实施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不足,探索适合乡村特色教育的新路子,完善乡村特色教育体系。
第二,有助于丰富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受传统观念和旧式私塾教育的影响,乡村教育只关注学生的个体成绩而忽视学生在整个社会、家庭承担的角色。乡村教育体系所构筑的观念及方法存在偏颇,其学习的形式亦较为枯燥和单一。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实施对于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够克服乡村积累已久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较为客观地评价自我、认知自我,从而提高自我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消除应试教育唯分数评价学业的弊端,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并使其乡村校园文化的表征形式更多元、内涵更具特色。
第三,搭建区域之间的教育平台。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人类在教育方面以科技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成为必然,对于乡村教育来说,由于起步较晚,导致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实施受到阻碍,以互联网的模式联结并搭起各个区域,保持地方与地方的对话平台,据此产生“互动、交流、对话”效应,将优秀的经验成果转化成信息源并辐射到周边的乡村学校,使其整个农村教育适应当前的社会语境而不断深化自身的“特色语言”;以“经验”促进“问题”的解决,以“特色”充实乡村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保证“乡村特色校园文化”顺利实施的关键。
四、结语
乡村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它是伴随长期的实践而展开的认知和创造活动。由于乡村与乡村各有差异,实施过程中应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客观态度,唯有如此,才能宏观把握并制定符合所在乡村教育的特色校园制度。总而言之,创建乡村校园文化之“特色”,既是以文化的手段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一个途径,又是民意反馈的载体和管道,对于构筑新型乡村教育文化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主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