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我国阅读推广特点及措施探析

2017-12-20

兰台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全民图书馆时代

龚 军

(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 南昌 330063)

大数据时代我国阅读推广特点及措施探析

龚 军

(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 南昌 330063)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之处,大数据时代是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人民生活各领域中,这一技术的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如何将技术优势融入社会特色之中,规避其不利之处,充分运用大数据时代特征并结合社会时代背景,为弘扬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相关措施。

大数据时代 阅读推广 特点 措施

G252.17

A

2017-09-07

“阅读”是人类古老又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是个人了解历史,认识世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阅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阅读推广在发达国家进行较早,我国是近20年来才开展,并且早期阅读推广限于出版社、书店等机构为扩大图书销量而进行的营销推广。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阅读推广是让每一位潜在的读者都参与到阅读中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激情,用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的热情,唤醒人们对阅读的渴望,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体的阅读素质和能力[1]87。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是每个组织和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一、我国的时代特点

大数据时代是数字化时代的延伸,数字化时代就是我们常说的运用计算机将我们生活中的信息转化为0和1的过程,是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2]。通信领域包括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尤其是在我们的传媒领域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得到了最大速度的推广和传播,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各类传媒的核心技术和普遍技术[2]。大数据时代有着4V之特点,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和价值性(value)[3]。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4]。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5]。

二、大数据时代阅读的特点

1.阅读内容的特点。“阅读内容”即“读什么”。大数据时代,媒体在技术驱动下正在重塑传媒与传播:社交传播的力量,自媒体的力量,个性化推荐的力量。从挑战角度来讲有可能带来这样一种现象:由于人性中对耸动、娱乐、消遣、八卦、猎奇的喜好,自媒体生产的大量在真实、客观、权威、全面等关键指标领域远不如传统机构媒体的内容,在个性化推荐与社交化传播的合力下,反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人们每天接受了越来越多耸人听闻的,以及大量有意思但是没有意义的内容[6]87。此情况下每个人都可成为信息生产者,也可成为信息消费者,这种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与传统媒介不同,没有设置信息安检员,信息质量堪忧,庞大的数据流背景下,人们寻找阅读内容的过程变得繁冗不堪,有价值信息如何被发现更具研究价值。大数据时代人们读什么成为阅读的核心。

2.阅读方式的特点。“阅读方式”即“怎么读”,目的为“善读书”。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平板电脑)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7]。传统的阅读模式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模式,即时在线浏览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成为主流阅读模式。阅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较之传统纸质阅读,数字媒介阅读有许多优点。首先,从阅读效果看,它将图片、声频、视频、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介质有机地融合在数字的“书”中,使原本呆板的“文字”变得灵动,还原具体环境与场景,帮助读者理解,利于吸引读者。其次,数字化书籍容量大、成本低、易于携带且传播快。第三,阅读方式便利,可随时随地用手机、iPad等移动数字设备阅览感兴趣文献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阅读愿望。

有人认为数字化阅读使人深度理解退化,转为表面的浅阅读。阅读的“深”或“浅”与媒介并无直接关联,它主要与阅读者的阅读目的、内容、自身素养有直接联系。

3.阅读环境的特点。“阅读环境”即“在哪读”。大数据时代“阅读环境”包括物理空间/实体环境、阅读氛围,还包括虚拟环境。笔者认为“阅读环境”的好坏应从便利性、舒适性、可交流性来评判。

美国公共图书馆2016年度报告指出,57%的访者认为,图书馆应开辟更多舒适的空间供读者学习和工作[8]4。为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设计和修整出多功能空间,学习、研讨空间,提供更舒适的家具、宜人的绿色植物等并提供wifi服务。

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必辗转于书店或图书馆就能方便地在网上获取文献信息。阅读平台提供读者交流互动平台,阅读不再只是个人与书本间的点对点的单向获取信息方式,而是通过互动平台引入对话机制,使信息获取转化为点对面的群体社交式。在虚拟的世界里便于各抒己见,利于信息分享与传播。

三、大数据时代阅读推广的意义

从人类社会发展看,阅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全民阅读是社会走向成熟与发展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使命;从国家民族层面来看,全民阅读,阅读推广是立足中国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0]。阅读推广的主要目的是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使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的障碍[1]87。

四、我国大数据时代阅读推广的特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了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0—2015年(即第8次至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对全民综合阅读率、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及数字化阅读接触率的调查显示这六年来综合阅读率及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在缓步提升,而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六年间几乎增长了一倍(如图1)。

图1

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7],虽有增长,但仍不到有些国家的十分之一。这数据一方面说明国民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希望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阅读推广工作任务艰巨。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中央决议。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提供了上位法的依据。2017年3月20日对外发布的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为力争年内出台的项目,加强阅读立法。阅读推广已从自发组织转为全民活动,各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文化团体等单位都将其作为本单位的责任及义务,使这项工作渐入自觉行为,针对新时代特点充分利用时代特色趋利除弊,将“悦读,在路上”完满进行。

各类阅读活动蓬勃开展,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各地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我国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共投入150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推动10亿册图书进农村[11]。

五、阅读推广的措施

1.重在内容,提升质量。为实现全民阅读,提升全民素养,阅读资源要内涵丰富,满足各区域、各阶层的阅读需求。我们应加强对数字化阅读的规范和引导,推动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相融合。佛克马曾说过“经典是指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我们即要加强适合不同层次阅读的优秀作品创作生产,又要大力推广经典。

2.拓展阅读方式,便利阅读。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阅读工具及阅读方式。在充分考虑公众对阅读时间及空间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阅读的便利性,积极开辟多种途径,利用各种工具,考虑阅读的多维度需求,达到“悦读”。据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接触时间最长。57.5%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0.2%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27.0%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4.1%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2%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7]。新阅读工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新媒体可激发人的视、听、触觉等全部感官,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并便于全方位理解阅读内容。针对不同受众需求,构建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渠道进行深度融合,提供多层次、具化服务,实现为受众提供最佳传播途径而达到全面覆盖的效果。

3.优化阅读环境,提倡普遍均等化阅读。阅读环境包括软环境及硬环境。大数据时代,硬环境除实体空间外还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在线阅读工具使用便利性,阅读内容可获得性,信息沟通自由协作与共享的可行性;软环境包括政策、措施的制定及执行,阅读氛围的营造。《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指出全民阅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必须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保障全民平等享有基本阅读权益[10]。阅读推广面向全体民众,人人享有均等化服务。

4.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为营造全社会热爱阅读,人人公平享有阅读权的氛围,必须全民动员。我国学界普遍认可的阅读推广主体含各级政府机构、专业学会、社会团体、教育机构、图书馆、出版传媒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推动者,每个阅读推广主体都应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调动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把主体的职责严格区分开来,应积极促成主体间形成良性合作关系,每一主体都应加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式创新,推动全民阅读长期深入开展。

(1)政府部门:对全民阅读提供保障与指导作用。一是政策、法规保障。政府应根据《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运行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提供各主体组织活动资源公开获取、公平承办活动的竞争环境,将主体引入社会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改变目前阅读推广活动动力不足和效能低下的局面[12]27,加强宏观指导,改变以往隐性和封闭的竞争状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二是资金保障,投入相应经费,补充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根据不同需求层次搭建阅读平台。

(2)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影响力。大数据时代,宣传的手段多样。不限于广告式的宣传,如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及《朗读者》其产生阅读推广的影响力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比拟。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进行深入宣传,使一个地域乃至全国都能掀起人人爱读书的热潮。

(3)教育部门:履行教育职责,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引导人们正确阅读,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应积极主动与其他部门配合做好阅读的引导。希望有更多教育工作者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阅读推广活动中,将他们的阅读方法、技巧、思想与受众分享,使全民阅读不断深化。

(4)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明确目标,制定阅读推广计划,在阅读推广中努力承担起组织者与践行者的角色。公共图书馆应确定自己阅读推广目的、目标,获得政府及社会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帮助,使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得普惠、明确、有深度。高校图书馆除拥有自身优势,还可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优势,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学校其他部门聘请相关老师进行书评、读书会、讲座等活动,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可与学校相关部门协调,将参与活动的教师行为折算成相应的课时数,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中;为了鼓励大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图书馆可给予相应的借阅等政策的奖励。图书馆应优化资源建设、提供良好阅读环境及氛围。

5.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阅读需求,针对不同的读者群推送不同阅读精品,构造不同的阅读环境。不同阅读障碍人群面临不同的问题,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服务。无论城乡、无论层次、无论境遇,我们都应秉持携手共进的原则。

(1)少年儿童是阅读推广的基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积极发挥父母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创造、维护少年儿童良好阅读环境[10]。鼓励幼儿园开展与学龄前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状况相适应的阅读活动,着力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10]。加强中小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等校园阅读设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开展我国少儿阅读能力测试项目的研发工作,建设少儿阅读能力监测体系,科学推动整体提高少儿阅读能力。

(2)中青年是阅读推广的主要对象。中青年是国家的建设者,需要更宽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观念,需要更快捷接触和掌握新信息。我们应多措并举,整合丰富、优秀阅读资源,积极创新阅读方式,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调动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形成,让阅读成为中青年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让他们更有内涵承载建设国家重任。

(3)保障特殊人群的阅读需求。LSN定义的不能正常使用图书馆的特殊人群范围很广,如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住院病人、在押犯人,包括老年人、足不出户者、认知发育不正常者等弱势群体,天才儿童也在特殊人群服务之列[13]。我们应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不同读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服务,如对盲人可加强盲文出版或有声读物及相应阅读平台供给;对残障、老年人、足不出户等人士可提供上门服务或便利的阅读平台来消除因行为能力的差异而导致的阅读不便;可送书进监狱,让服刑人员洗刷罪恶的同时获取知识。通过各种方式满足他们对阅读的特殊需求,帮助他们享有真正“平等”的阅读权。

(4)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间存在差异,同地区的人也因身份地位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为尽可能消除地区间、人员间的差异,让更多的人享有普遍均等服务,国家应在政策、资金上偏向落后地区、弱势群体,为他们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有针对性地提供免费服务、上门服务及拓展性服务等优惠政策或手段。提供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流动书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使全民阅读迈向军营、企业及机关,走进农村及社区,融入家庭、学校教育,消除人们因行业、经济能力、社会地位、居住地域的差异而导致的服务差异。

我国地大物薄,人口众多,资源分配极其不平衡,必须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将“公益普惠”原则落到实处,切实保障人人平等享有基本阅读权益。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1]谢蓉,刘炜,赵珊珊.试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5):87 .

[2]数字化时代[EB/0L].[2016-7-10]http://baike.baidu.com/item/%E6%95%B0%E5%AD%97%E5%8C%96%E6%97%B6%E4%BB%A3?fr=aladdin.

[3]Grobelnik M.Big-data computing:Creating revolutionary breakthr oughs in ommerce,science,and society[R/OL].[2016-07-02].http://videolectures.net/eswc2012_grobelnik_big_data/.

[4]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0L].[2017-1-1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03/c40531-24507951.html.

[5]通过教育信息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习近平致信祝贺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EB/0L].[2016-12-10]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05/24/c_134265015.htm.

[6]李亚.从有趣、有料到有用、有品——如何让私人定制实现阅读价值升级[J].中国记者,2017(1):87.

[7]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 [EB/0L].[2017-3-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19/c_128907616.htm.

[8]John B.Horrigan,Lee Rainie,何蕾译.美国公共图书馆 2016年度报告[J].图书馆论坛,2016(12):4.

[9]邱冠华,金德政.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工作[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5.

[10]《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EB/0L].[2017-1-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7/c_129421928.htm.

[11]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791号建议的答复[EB/0L].[2017-4-10]http://www.gapp.gov.cn/sapprft/govpublic/9830/938.shtml.

[12]黄冬霞,白君礼.我国阅读推广主体关系分析[J].图书馆,2016(10):27.

[13]Nancy Mary Panella.LSN:A historicaloverview [EB/0L].[2016-12-14].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lsn-a-historical-overview.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4.25

2015年度江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普遍均等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项目(TQ1513);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6)规划项目“数字时代江西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项目(16DQ55);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规划项目“大数据环境下江西省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TQ09。

龚军,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全民图书馆时代
全民·爱·阅读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