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感教育渗透在美术课堂之中的应用

2017-12-19沈亦奇

大观 2017年10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美术课堂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师生关系的维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分析了情感教学法的实践。

关键词:情感教育;美术;课堂

美术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如果美术离开了生活和自然,就会缺乏感情色彩。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情感素材,将情感进行融合,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充分利用各种素材,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较强的积极性,创立具体的教学平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情感教育理念得到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情感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之所以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是因为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内心表达,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陶冶情感、启迪心灵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另外,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是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教育的,通过对情感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生活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通过美术作品表达情感,了解自己的内心所求,并致力于美好生活的创造。

(二)有利于师生关系的维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灵魂所在,没有情感的教学就是缺乏灵魂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剩枯燥的教与学,教学内容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唯一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情感的交流,学生就体会不到爱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创作出有爱与灵魂的作品。另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小学美术课程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是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与情感需要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的客观反映,更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表现,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健全了其人格发展。

二、情感教学法的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高中生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能力,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因此,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情激励学生

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在兴趣方面没有自己的喜好。如在某节纸张模型制作课中,教师不必要求每名学生都能够将作品制作得那么精美,听一下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也是一种享受。有名学生没有使用彩色的卡纸,而是用练习的废纸,经过揉搓,制作成了“蛋糕”,因为他的妈妈工作很辛苦,只有在他过生日时,妈妈才舍得给他买个小蛋糕,他想把这个“蛋糕”作为妈妈的生日礼物。听完他的故事,同学别出心裁,用包装纸、纽扣、毛线给他的妈妈做了一束“康乃馨”,后来教师录制了一段视频,大家一起感谢妈妈。视频分享给了家长,获得颇多的掌声。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美术属于一种艺术,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处于情感形成阶段,其情感十分的敏感,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美术教学中的情感元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一些新奇的事物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关注课堂所讲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行为元素来吸引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环境,使学生大胆地想象,摆脱课堂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实践是最好的教师,让美术走入生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对社会事物的感知,促进学生感悟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讲解有关民间美术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美术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美术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教师要想很好地应用情感元素,那么必须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必须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利用自身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不仅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的同时,对情感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林锋.从茶艺美学出发探究美术课堂的审美意蕴[J].福建茶叶,2017(03):166-167.

[2]曾畅畅,李玉顺,桑宇霞等.藝海“云”游——云技术改变美术课堂的学习方式[J].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3):62-65.

[3]吴连江.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117.

[4]蒋林.打造高效美术课堂提升孩子美术素养——对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2):215.

[5]钟海清.让美术课堂流行起来——初探流行元素资源在美术课堂的开发与利用[J].小作家选刊,2016(24):34-34.

作者简介:沈亦奇(1990—),女,汉族,江苏常熟市。单位:常熟国际学校,研究方向:美术,当前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美术课堂
欢乐的课堂
美术篇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