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临床探究*

2017-12-19冯艳红李艳红许云海

陕西中医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综合症下颌针灸

冯艳红,杨 帆,李艳红,高 毅 ,许云海

1.河北省中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11),2.河北省胸科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41)

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临床探究*

冯艳红1,杨 帆,李艳红1,高 毅1,许云海2△

1.河北省中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11),2.河北省胸科医院口腔科(石家庄 050041)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外用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最大张口限度、疼痛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最大张口限度>3.0 cm 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是指累及到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等表现为张口受限、疼痛、弹响等症状的一类疾病总称。此病一般多发生在一侧,更甚者可逐渐累及两侧,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性紊乱。只有极少数可发展成器质性骨关节改变[1-2]。本病属于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将牙周疾病、龋齿、错颌畸形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并称为四大口腔流行疾病[3]。在临床治疗中,西医常规治疗多采用口服止痛药、关节腔内注射、物理疗法等方法,但是此类治疗方法的针对性较差、只能减轻疼痛的症状,不能完全根治;而一些外科手术,比如矫正咬合面等方案,虽然也能起到疗效,但是风险性较大,远期疗效欠佳易复发,常留后遗症、疗效不肯定[4]。所以笔者在临床治疗此病过程中,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至2016年在河北省中医院口腔科就的68例诊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19~65岁,平均(38.1±16.7)岁;平均病程(44.3±21.7) d;治疗前张口度为2.0~3.0 cm 4例,<2 cm 30例;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VAS)4~6分11例、7~10分23例。对照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44.6±14.2)岁;平均病程(48.0±23.1 )d;治疗前张口度为2.0~3.0 cm 5例,<2 cm 29例;治疗前VAS评分4~6分12例、7~10分2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治疗前张口度、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口腔颌面外科学》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的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运动时出现弹响和(或)伴杂音,关节或关节区周围肌群出现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等诊断标准;年龄在19岁~65岁;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治疗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多发性肌炎、遗传性肌病及皮肌炎等患者;患有关节强直、发育异常、外伤骨折、化脓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发性关节病变的患者;长期需要服用激素者;患有精神疾病、肝脏及肾脏功能障碍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对治疗药物具有严重过敏反应。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疼痛处涂抹扶他林软膏(国药准字H19990291)20 g,轻轻揉搓使药物渗透皮肤,3次/d,连续治疗15 d。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采用一次性无菌爱康针灸针0.30×35 mm,对患者下关、颊车、听会、上关、合谷、颧髎进行针刺。方法:75%酒精常规消毒,针法采用单指直切进针法,直刺入穴位深约0.5-1寸,行提插补泻法使之得气,患者有局部酸、麻、痛、涨并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15 min行针一次;采用温针灸,艾炙段为2寸,插入针柄1寸,从炙段底部点燃艾条。采用智能熏洗仪进行中药熏洗,中药组方:当归、防风、荆芥、白芷、透骨草各15 g,川芎、延胡索、羌活、薄荷、红花、细辛各10 g,每日1次,连续治疗15 d。

3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张口限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无疼痛为0分;1~3分表示轻微疼痛,患者的睡眠质量不受影响;4~6分表示中度疼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影响;7~10分表示剧烈疼痛。疗效评价[7],痊愈:治疗后患者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颞下颌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开、闭口时无弹响及杂音、开口度正常,疗效指数≥75%。显效:开口度>3.0 cm,并且<3.7 cm,治疗后患者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及改善,张口不适感和残余弾响轻微,疗效指数50%~74%。有效:开口口型正常,开口度<3.0 cm,下颌关节运动正常,偶见关节区及周围咀嚼肌压痛,仅残余轻微弹响,疗效指数25%~49%;无效:并未达到上述标准,疗效指数<25%。

结 果

1 最大张口限度测量值的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张口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最大张口限度>3.0 cm 的患者29例(85.29%)高于对照组的21例(61.7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疼痛程度评分的变化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2.19±1.08)分(3.26±1.30)分均低于治疗前(7.67±1.15)分、(7.80±1.22)分,且治疗组的VAS评分(2.19±1.08)分低于对照组(3.26±1.3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的愈显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例(%)]

讨 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就诊率最高。本病的发生常与精神因素、咬合关系紊乱,单侧咀嚼习惯、局部暴力打击、寒冷刺激、肌肉无力等多种因素有关[8]。临床表现主要有下颌运动异常以及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区及(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9]。疼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研究资料显示:94%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伴有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疼痛主要来源于下颌功能运动时关节区咀嚼肌,也可源于关节囊、滑膜、关节盘双板区的炎症和创伤以及骨关节炎等[10]。部分患者严重可出现咀嚼肌或相应的肌筋膜内牵涉痛,持续性胀痛、放散痛,以至于影响睡眠和工作,疼痛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目前现代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治疗目的是消除疼痛,减轻不良负荷并恢复功能。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疼痛,首先要对引发疼痛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去除致病因素,缓解病人的病痛以及精神心理压力,调整异常咬合紊乱,消除关节、肌肉的过重负荷等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疼痛的关键所在。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痹症”“颊痛”“口噤不开”等疾病范畴,各种致病因素造成机体气血虚弱、营卫不固,如情志不舒畅、饮食不节、六淫邪气乘虚而入造成了面颊部血液运行不通畅,经络不通,经脉失去濡养,经络气血不通则痛,肌肉关节不荣则痛,患者出现了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疼痛和张口受限,因此中医提倡采取活血行气、舒筋活络、开噤止痛的临床治疗措施[11]。中医、中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控制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内经》中记载的“以痛为腧”和“在分肉间痛而刺之”,是古代提倡应用局部阿是穴治疗痛证的先例。下关、听会、颊车、上关、合谷、颧髎进行进针,均为局部取穴,以求刺激直达病处,使病变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从而疏通经络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12]。下颌关节位于太阳、少阳、阳明经循行处,故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下关、颊车有疏通局部经络、缓解咀嚼肌痉挛、开关止痛之功效;上关穴隶属足少阳胆经,下关穴直上,其与下关穴配合,有疏经镇痉,散风活络,升清降浊的作用。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所谓“面口合谷收”,主治面部疾病,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13],与下关、颊车、上关配合调整气血;听会穴属足少阳胆经穴,有清降寒浊之功效,助下关散局部的瘀滞之邪;颧髎属手太阳小肠经,有祛风通络、泻热消肿之功效。六穴共同发挥疏通阳明经脉和局部经气的作用,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此为辩证取穴[14]。两组经过治疗后,两组疗效均较明显,这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是对比两者愈显率不难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愈显率要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了此次在治疗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时,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说明此种联合治疗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更佳。

本研究结果显示说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的活动限度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的疼痛的缓解程度要较对照组的好,这是因为温针法是针、灸结合,具备针刺、艾灸及刺激特定腧穴等功能,是在针刺基础上加热针柄,使艾火的温热刺激通过针体传入人体内并直达穴位深部,使经脉直接得到温煦同时不灼伤皮肤,使经气通畅,血脉流畅,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从而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15]。同时,温针灸对机体作用时间又长,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中医治疗方法。中药熏洗方中当归可以和血补血,活血通络,止痛散寒,红花可以通经活络,止痛散瘀,两药合用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祛瘀不伤正气,养血补虚,很好地顺通人体内部;川芎可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芷可以散寒止痛、祛风解表、除湿消肿,细辛能够祛除在表之风寒,入肾经除在里之寒邪,止痛效果显著;延胡索秉辛散温通之性,活血行气,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羌活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之功效;透骨草辛温以祛风胜湿,归肝经行血脉而活血,风湿祛,血脉通则疼痛止,故又有活血止痛之效;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作用,荆芥可以解表、祛风、凉血,薄荷味辛,性凉,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和解毒止痒效果,共奏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解痉止痛之功效,使局部经络得以畅通,气血运行加快,从而使筋脉得到濡养,从而缓解病情[16],两者联合治疗止痛效果更明显。现代医学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一般都采用保守治疗。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大多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保守治疗后并不能改善其临床症状。而中医学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中医药在本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尚无重要突破,对该病的研究仍存在很多问题,未进行严格的科研设计,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等等,急需进一步探讨。针刺、灸法、和中药熏蒸疗法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又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和手术带来的经济负担,不会干扰正常的人体机能。

本研究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本项目操作易行,实用性强,费用低廉、无创、安全、方便、有效,深受患者欢迎。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上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的临床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Porporatti A L, Costa Y M, Stuginskibarbosa J,etal. Acupuncture therapeutic protocol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J].Dermatologic Surgery, 2015, 16(1):771-773.

[2] 付海东.荆芥防风散配合电针、隔药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4):454-455.

[3] 王俊杰.综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伴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9):1299-1300.

[4] 安道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3757-375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1-104.

[6] 袁艳丽,宋立婷,焦来文.威伐光与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及VAS评分作用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 46(5):660-661.

[7] 喻 霜, 程红霞.温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174-176.

[8] 傅开元.诊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必须明确的问题[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 49(10):581-584.

[9] Ishida T, Ono T. Asymmetric severe skeletal Class II division 1 patient with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reated with zygomatic anchorage devices and Ni-Ti alloy wires.[J]. Angle Orthodontist, 2014, 84(5):919-930.

[10] Huang X, Liu H, Xiao P,et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d the expression of MMP-3 and TIMP-3 in the cartilage in rats ☆[J]. British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2014, 52(8):709-714.

[11] 部 瑾.齐剌配合温灸治疗颖下颂关节紊乱症41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43-44.

[12] 董升平.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进展[J].江苏中医药, 2015,47(12):84-86.

[13] 冯艳红,王朝君,刘 凡,等.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风寒瘀阻型捏下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 32(1): 50-52.

[14] 李慧萍,张善勇.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21(1):667-670.

[15] 潘 浩,周 奕,钟光亮,等.宋南昌临床验案3则[J].江西中医药,2015,37(7):51-52.

[16] 刘敏娟,许明军,张远洋,等.温针配合磁疗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3(1):60-62.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5277756D)

△通讯作者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针灸/治疗应用 中药熏洗

R276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12.058

(收稿:2017-09-26)

猜你喜欢

综合症下颌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关注夹腿综合症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
有礼貌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并发症分析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