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研究
——以闽东霍童古镇为例
2017-12-19钟荣凤
詹 岚,钟荣凤
(宁德师范学院 旅游系,福建 宁德 352100)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研究
——以闽东霍童古镇为例
詹 岚,钟荣凤
(宁德师范学院 旅游系,福建 宁德 352100)
“反生态”现象影响乡村旅游长远发展,以闽东霍童古镇为例研究其生态化发展程度,为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显示,景区目前处于基本生态化发展阶段,经济系统权重最大,其次是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只有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动态统一,才能实现景区生态化。由此建议从经济生态化、社会文化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旅游经济低碳化发展,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社会生态价值认知度提升和文化原真性保护等,有利于尽快实现景区生态化,推动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进程,对其他景区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三重底线;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霍童古镇
霍童古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北纬26.52度,东经119.26度,辖区总面积约165.65平方公里。霍童古镇地理独特,风景秀丽,霍童溪贯穿全境,霍童山绵延溪流两岸,是福建省少有的一处山水人文俱佳的旅行处女地[1]。霍童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景区和2014中国最美村镇,其中霍童线狮和霍童铁枝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霍童古镇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通过成功举办“古镇一日拍”、“二月二灯会摄影大奖赛”、“宁德好风光‘霍童溪杯’全国摄影大赛”等各种赛事,将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等景观全面展示在大众面前。乡村旅游的建设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也促进了霍童镇经济的发展。但笔者在调研期间,发现霍童古镇的旅游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破坏资源原生性的生态问题仍然存在。保护意识缺乏,村落“自然性颓废”,本土民间艺人“老龄化”和传人“稀有化”等。这些“反生态”现象影响了其持续和健康发展,制约了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古镇的未来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担忧。基于此,本文以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为研究对象,从三重底线理论的角度出发,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层面,设置了旅游年总收入、居民满意度、游客生态意识等17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霍童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三重底线理论
三重底线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John Elkington)于1997年提出来的,即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他认为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还要考虑其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生态化实质上就是强调乡村资源、乡村经济、乡村环境和乡村文化等健康和谐发展,符合三重底线理论。本文中,笔者根据乡村旅游的涵义,结合三重底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认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为指导,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走低碳、环保、绿色道路,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循环利用,以达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民俗文化、改善乡村经济条件、提高社区居民收入,构建和谐美丽乡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思路
乡村旅游对景区的发展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遵循三重底线理论基础,以闽东霍童古镇生态化发展为对象,围绕乡村旅游开发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来做研究分析。笔者除了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外,还实地到霍童古镇进行调研,采用随机访谈法走访了古镇98个商户,了解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情况,以及旅游开发对他们的影响。同时还现场发放调查问卷186份,以游客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受访者现场填写并上交的方式,回收18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达96.2%。此外,笔者还通过旅游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等了解霍童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获取最新资料。
(二)指标体系构建
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实质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升级,是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浪潮中,更强调其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本文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依循三重底线理论,将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分解为目标层(A)、准则层(B)和要素层(C)3个层次。选取乡村旅游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3个因素作为准则层要素。同时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2-4]和实地调查,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作为要素层因子,构建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指标模型(见图1)。
(三)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霍童古镇做比较性地定量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5]:
1.将要素按照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的形式排列,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图1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指标模型
2.按定量化标度(见表1),给各层次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打分(专家打分)。
表1 指标相对重要性标度
3.构造矩阵,根据调研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列出数值,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计算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
4.计算最大特征根,进行一致性检验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四)计算结果与分析
笔者在霍童古镇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居民和游客访谈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指标相关的信息。然后请专家打分,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果(表3—表8):
表3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4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评判矩阵及组合权重†
表5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经济系统判断矩阵及组合权重†
表6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社会系统判断矩阵及组合权重†
表7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环境系统判断矩阵及组合权重†
表8 闽东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合成权重
三、研究分析与结论
乡村旅游生态化的内涵实质是旅游可持续的进一步升级,因此借鉴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来分析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程度。按照事物的不断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根据现有相关研究[2][6],将旅游的生态化发展划分为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准备阶段、初步生态化发展阶段、基本生态化发展阶段和旅游生态化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见表9)。
表9 旅游生态化发展评判标准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得出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的综合值为72.013,处于基本生态化发展阶段,但是刚刚符合基本生态化的标准,说明离生态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准则层来看,经济系统的权重值最高,为0.637,说明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中经济系统是最主要因素,景区必须重视生态经济的发展,保证景区经济能走生态化道路;其次,环境系统也占有较高的权重,为0.258,说明霍童古镇做为一个古镇型乡村旅游景区,也必须积极改善生态和人文环境,提高居民、游客、政府生态意识,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只有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社会系统的权重为0.105,说明景区必须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提高居民满意度,政府对景区的支持力度和生态管理也仍需提高。从要素层来看,影响霍童古镇生态化发展的前10个要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年总收入、旅游年总投入、旅游市场吸引力、旅游收入用于社区发展比例、自然生态的改善、社区环境的改善、人文生态的保护、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居民满意度、政府对景区的支持。
乡村旅游生态化的核心本质是旅游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融为一体。它不仅要求景区整体上要达到生态化发展的要求,还要同时经济、社会、环境达到动态的统一,景区才能得以均衡发展。结合实地调研和上述研究分析,目前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要实现其长远生态化,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动态统一发展,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对策分析
(一)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是指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旅游经济,能够产生一定的效益,旅游资源能够得到合理使用与管理,当地居民能从旅游经济效益中获益,能造福子孙后代。笔者在调研期间,发现霍童古镇景区整体经济效益较差,游客消费水平较低,基本都是属于一日游或半日游,当地居民普遍反映旅游的发展并未给他们增加实质上的经济收入。而经济系统权重值最高,属于最重要因素,影响霍童古镇生态化发展的前10个要素中,前4个都是属于经济系统,因此景区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上切实采取措施,以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
霍童古镇不仅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也有着极佳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林业等资源丰富。理想的乡村生态系统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一直是“生态循环”、“天人合一”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地[7]。农业、林业、种植业等之间的能量循环,乡村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之间的有机循环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7]。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的基础,就是要深化农业、林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建立起一系列的生态农庄、生态基地等,提高旅游经济的生态含量,增加旅游产品的生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旅游收入。只有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加大旅游投入,从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
2.引进生态科技
经济生态化的核心是循环经济的运用,因此景区的经济发展应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重视科技手段的运用,尽量避免或减少粗放型经营,而应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来获取经济的生态化发展。重视智慧旅游的运用,2015年福建省启动了智慧旅游云集群项目,宁德市的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和福鼎太姥山旅游区名列其中。霍童古镇也应抓住机遇,将智慧旅游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中,深入拓展产业链维度,从而加大景区的旅游市场吸引力。
3.重视生态投入
建立“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生态化经营模式,从旅游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以支付维持良好环境质量的成本投入[8],以及用于当地社区发展。坚持乡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区利益的和谐统一,把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让社区居民从保护环境中受益,实现经济和生态双丰收[9],这样才能使霍童古镇的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化。同时霍童有着极富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狮和铁枝。如何投入资金让其得到更好传承,这也是景区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促进乡村旅游社会文化的生态化发展
乡村旅游社会文化的生态化是指旅游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社会和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社会稳定,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原真性,创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和谐社会关系,使之与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相协调。从准则层来看,虽然社会系统的权重值最低,也达到了0.105,所以景区也应高度重视。
1.加强人员的生态化培训
目前霍童古镇景区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商铺经营者基本都是以当地居民为主,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都有待提高。个别游乐项目,如自行车骑行等,商家为了各自利益,出现恶性竞争。对于古镇狭窄的老街来说,自行车的投入使用,不仅不能提高旅游体验,反而导致了交通堵塞。因此首先要加大对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培训,让他们有长远发展旅游的眼光和思想。其次要对政府部门和旅游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生态化培训,只有他们的意识提高了,才能指导从业人员。再次,选送相关人员去外面学习,尤其是浙江的古镇景区,走在全国的前列,学习他们先进的经验和创新。也可以请进优秀的乡村旅游专家来景区传经诵宝。最后,可以接收优秀的大学生或是“创客”来景区工作,不断提高景区的生态化水平。
2.重视社区的生态化参与
笔者在调研期间,经过与商铺经营者、本地居民、外来从业者等访谈后,发现霍童古镇对于社区参与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居民切身感受得到的只有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店牌、古宅等的改善。但是对于自身的利益,却几乎没有提高,也就没有积极性来发展旅游。因此景区应重视社区居民,通过生态化补偿、土地补偿等,让居民利益得到保障,避免出现“飞地化”。选派合适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管理公司也可以聘请当地声望较高的居民直接参与景区管理。帮助居民塑造特色产品品牌,提高卤水豆腐、八宝糕、“仁记”剪刀等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社会文化效益。制定相关政策,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拉动居民就业。建立社区居民受益机制,是乡村旅游实现社会文化生态化的重要路径。实现“产业链本地化”,即在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中尽可能利用本地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最大限度的当地参与,使旅游收益最大程度地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外来经营者在提供开发资金与客源招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外来经营者与本地经营者必须共生共存[10]。
3.挖掘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霍童古镇有着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红色经典旧址、佛教文化圣地、黄鞠故里、水利奇观、线狮表演、明清古民居、二月二民俗灯会、中国道教第一洞天鹤林宫等。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古镇的文化挖掘还不够深入,生态化的旅游文化产品较稀缺,也尚未建立起古镇的独特文化品牌。因此古镇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树立独特品牌,开发生态化旅游产品,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有机结合。创意设计是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化的有效途径,乡土记忆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在乡土记忆中融入创意,从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旅游营销、民间艺术活动的开展等融入创意元素,让游客“记得住乡愁”的同时,也能深刻认同乡土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生态化延续。如江苏的“栖霞禅意小镇”、“紫东创意小镇”、“永宁铁路小镇”等,都极富地方本土文化与创意文化特色。
(三)促进乡村旅游环境的生态化发展
乡村旅游环境的生态化是指旅游的发展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区环境等相协调,不仅能起到保护作用,还能促进环境的改善。在影响霍童古镇生态化发展的前10个要素中,环境系统因素达到了3个,依次为:自然生态的改善、社区环境的改善、人文生态的保护。笔者在调研期间,发现霍童古镇的环境未能被较好地保护起来,霍童的母亲河——霍童溪出现了被污染的现象,霍童线狮等也曾面临着资金短缺,传承堪忧等问题。
1.推进乡村旅游理念的生态化
乡村旅游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生态理念与旅游发展有效结合,乡村旅游才能持续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只有推进政府、旅游者、社区居民和旅游经营者四个主体的旅游理念生态化,自然、人文和和社区环境才能得到积极改善,乡村旅游也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化。
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处于战略地位,宁德乡村旅游景区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因此政府除了要认识到生态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还应注重推行一系列生态化措施。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当地村民进行生态责任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鼓励更多的经营者采用先进生态科技,创造绿色无公害产品[11]。对游客和社区居民进行“生态环保意识”和“旅游消费观念生态化”教育,积极推动景区旅游产业生态化进程和法制建设生态化,注重核算的生态化,推崇低碳理念,鼓励走低碳化发展道路。旅游者和社区居民都是乡村旅游的主体,是生态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乡村旅游生态化的本质在于乡土文化和乡土资源的原生性、乡土性。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认识到这一点,并对其加以保护和延续,才能保持乡土景观的生态性。诚信,作为乡村旅游中最宝贵的生态软资源,经由乡土文明滋润传承,它区别于城市文明中的功利诚信,不被利益捆绑,因此景区经营者应将诚信经营列为乡村旅游生态化的核心软资源。
2.建立生态管理制度
首先,应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严格的量化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引导健康节约的绿色消费方式,注重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做好生活垃圾的处理。做好生态循环,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避免过度干扰。其次,积极开展生态评价,建立生态指标,完善统一的生态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等体系。支持生态环保技术,鼓励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可以借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型典范——浙江宁波塍头村的做法,构建低碳、生态的乡村环保系统,真正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也被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华生态旅游促进会、国际度假联盟组织联合授予首批“中国低碳旅游景区”的荣誉称号。最后,应建立生态金融体系,发展生态信贷。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本运作,政府应积极搭建投资平台,创新融资体制,构建生态金融体系,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来发展旅游业。对于企业信贷,尤其是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农户,应强化生态信贷体系,优化信贷程序和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霍童古镇乡村旅游需要政府、开发商、经营者、居民、旅游者等一起树立长远发展的意识,遵循生态思想,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从思想到行动形成生态化意识。在不违背经济底线、社会底线、环境底线的同时,古镇全员重视与参与,通过规划、创新、培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动态统一,最终实现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的全面生态化。
[1]谢新暎,郑立文.霍童古镇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1-43.
[2]粟维斌,奉钦亮.桂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22):222-228.
[3]董萧琼.西部自然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15-26.
[4]李玉新.乡村旅游生态化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219-222.
[5]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4-249.
[6]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1):67-70.
[7]明庆忠,刘宏芳.乡村旅游:美丽家园的重塑与再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4):79-87.
[8]李绍刚,张 娜,曲 娜.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三重底线理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0):1-3.
[9]唐 丹,胡卫卫,田富俊,等.福建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扶贫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4):28-31.
[10]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21(3):8-9.
[11]王小颍.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方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20-23.
Study on the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riple Bottom Line Theory:A Case Study of Huotong Town
ZHAN Lan,ZHONG Rongfeng
( Tourism Depart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352100,Fujian,China )
The phenomenon of anti-ecology influence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Taking Ancient Huotong Town for example,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it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degre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development.Results show that the scenic area currently is at a stage of basic ecological development,the economic system takes maximum weight,followed by environmental system and social system.Tourist attraction ecologicalization can berealized only by achieving dynamic balance of economy,society and environment.An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ecologicalization,social cultural ecologic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iza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tourism economy,tourism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ocial and ecological value recognition and promot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authenticity.On this basis,it is bene ficial to realize ecological scenic spot as soon as possible,promote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process in Mindong an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 ficance for other scenic spots o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triple bottom line; rural tourism;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ncient Huotong Town
F205
A
1673-9272(2017)01-0084-06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1.016 http://qks.csuft.edu.cn
2016-11-2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新常态下宁德乡村旅游生态化升级研究”(JAS150663);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路径研究”(FJ2015C246)。
詹 岚,讲师,硕士,E-mail:16204292@qq.com。
詹 岚,钟荣凤.基于三重底线理论的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研究——以闽东霍童古镇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84-89.
[本文编校:罗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