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2017-12-19顾勇炜施生旭
顾勇炜,施生旭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顾勇炜,施生旭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了包含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下30项具体指标在内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江苏省2010-2014年的生态文明总体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态势良好。同时,要从创新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健全生态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PSR模型;指标体系;江苏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国内外学者从生态文明的核心、特征、内涵等方面出发对其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展开阐述。谷树忠等(2013)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关系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表述[1]。高珊,黄贤金(2010)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人类行为中对于生态建设理念的具体体现,或者是人类依据此生态建设规则进行各种生态建设决策和开展各项生态治理行动[2]。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地深入,相关学者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共25个指标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3]。周江梅等(2012)建立了由经济、社会、生态指标构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虽然精炼,但是数据内涵和外延较广,详细数据可获得性不高,并且缺乏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等方面的展现[4]。黄娟等(2011)等借鉴国内已有的指标体系及其实践,提出了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确定以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行为和生态制度为6个一级指标,涵盖12个二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5]。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2013)依据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二级指标构建的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涉及面广泛,数据可获得性较高,层次较为清晰,但是没有考虑居民生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欠缺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响应等指标[6]。江苏省人民政府(2013)建立的江苏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由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指标构成,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包含面较广,但个别指标内涵类似且信息量重复,一些指标难以定量评价,数据可获得性不高[7]。因此,从共生协作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深远的意义。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二,2015年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第一。然而,经济高速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资源消耗量居高不下,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8]。本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及评价分析,以期客观评价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治理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借鉴依据和对策建议。
一、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经济合作组织(OECD)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进行世界环境状况的相关评价[9]。简单来说,PSR模型(如图1所示)即为: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压力(Pressure)、环境受其影响而改变了自身状态(State)、人类为改善环境质量而采取措施响应(Response),人为影响其自然状况。生态文明的PSR模型框架存在以下3个子系统:(1)压力子系统。经济、人口、资源、社会等带来的环境压力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压力系统。如果具体的资源消耗强度指标数值较大,则表明环境压力越大,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反之则环境压力越小。(2)状态子系统。主要指生态资源的禀赋和环境健康状况。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均能较好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生态适宜度[10]。(3)响应子系统。人为的进行一些资源修复,环境整治工作,能够反映出环境治理的效果和生态改善的态势。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直接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衡,体现在生态文明的整个建设过程中。
图1 PSR模型框架
PSR模型是用于研究环境问题的经典分析框架,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综合环境问题的描述工具。毕安平等(2013)基于PSR 模型构建了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分析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时序变化以及发展态势,并探索其优化路径[11]。基于此,笔者采用多指标分析方法,结合经济、生态、环境等多种学科,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较为合理的、符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状况以及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的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客观反映江苏省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笔者通过专家评价法确定研究的各项定性指标,并将指标分为两类:正指标和负指标。正指标是与评价结果成正向影响关系的数值指标,负指标是与评价结果成反向影响关系的数值指标。再通过《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得到江苏省2010-2014年各年份可统计和可量化的具体数据,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采用熵权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相对应的权重,最后测算出江苏省2010-2014年各年份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值。分析评价结果,反映江苏省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为江苏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三)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所选择的各个指标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比较全面、科学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致内涵做一个总体性的描述。同时,所选取的各个指标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不应存在交互关联的现象,要尽量避免信息上的重复而造成数据搜集的不确定[12]。本文在运用PSR模型进行指标构建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每一个指标的代表性。
2.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还体现在所选择的指标要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可比性要强。同时从成本角度考虑,指标要便于采集;还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差异性,不可在硬件方面体现太多指标内容,然后使每个评价指标都有针对性和鉴别力,能真正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从而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是可操作的。其一,评价指标必须可获得,如果评价指标不易获得,相关资料不易收集和整理,那么这个指标设置的再好也是空的;其二,评价指标要可量化,就是指标所涵盖的意义可以用具体数据来描述,并可以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继续数据分析;其三,指标体系的评价要考虑成本效益,要节约成本,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4.导向性原则。对现有的生态文明治理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其目的不仅仅是分析江苏省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希望发现江苏省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困境,从而为其他地区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指标设计时,要随时与国家最新政策相适应,使得指标体系更具长期性、可持续性。
(四)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紧扣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遵循整体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原则,结合当前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现状,基于PSR模型的框架内容,构建包括30项三级指标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如表1)共分为3层,第一层为要素层,即为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第二层为准则层,反映出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内容;第三层为指标层,包含了具体的30项可操作的指标。
表1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2.原始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保留原始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对于正指标而言,数值越大,评价结果越好,即采用公 式;对于负指标而言,数值越小,评价结果反而越好,即采用公式。其中,Xij表示第i年、第j个指标的指标数值,Xij′表示极值化后的数值,maxXij表示五年数据中的最大值,minXij表示五年数据中的最小值[13]。
3.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中的核心环节,本文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熵权法,衡量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2)计算熵值Eij。,其中,m表示年份数。
4.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表2 2010-2014年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评价结果
根据江苏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做出江苏省2010-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的趋势图(如图2所示),能更加直观地反映江苏省近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压力子系统总体呈下降趋势,状态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呈总体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1年后,上升速度非常快,这也侧面说明了,在政府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参与下,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然而在2013年之后,压力子系统呈小幅上升趋势,说明当前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仍然很严峻。
图2 江苏省2010-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各个子系统发展趋势
(二)评价结果分析
1.压力子系统方面
从压力子系统来分析,2010-2013年江苏省压力指标值不断下降,在2013年后又有小幅上升趋势。从各个指标的发展状况来看,江苏省的资源消耗稳步下降,尤其是水资源消耗量和电力消耗量下降十分明显,说明其在节约并有效利用资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2013年之后压力趋势小幅上升,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私家车拥有量迅猛增长,城市道路的建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私家车出行需求,交通拥挤和车辆尾气排放污染有抬头现象,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
2.状态子系统方面
除了2010-2011年江苏省状态指标有下降趋势以为,其余年份状态指标呈大幅上升趋势,进步十分显著,表现出非常的健康的发展状态,江苏省政府和人民对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均应该感到乐观。2010-2011年由于江苏省发展还是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状态指标下降明显,随着我国将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长远大计放在了突出地位,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城市建设越来越往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降低,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提高,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响应子系统方面
江苏省响应指标五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生态治理达到了显著的成效。分析各个指标,笔者发现,近年来江苏省在生态文明治理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节能环保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加大,并且投资R&D经费的比例也是增长明显了,说明江苏省不仅在治理层面加大投入,更是在生产层面积极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工业固体综合利用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从控制端入手,加大治理力度,在源头上就减少污染的产生和对环境的破坏,相关数据也反映出来良好的控制效果。
4.总体评价方面
江苏省紧跟党和国家政策,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发展喜人,呈现出十分良好的态势。然而,成绩背后也掩盖了许多不足,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近些年来,虽然江苏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等手段促进了资源有效利用,生态治理水准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生态环境质量与全国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如江苏省的工业污染仍然很严重,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仍然有扩大趋势;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仍然是摆在江苏省政府和公众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民众的环保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私家车数量猛增导致了一系列的交通和环境问题,提倡绿色环保出行要从宣传口径着手。总的来说,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三、促进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将生态成效纳入政府政绩考评
以往政府常常迫于社会、经济方面的压力,片面追求经济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但这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当改变政府过去以GDP为中心的绩效评估模式,推进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改革与体制创新,将生态建设状况和环境治理成效纳入政绩考评范围,构建政府生态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问责机制,增强政府公务人员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责任意识,提升其处理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行动,也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需要厘清政府和公众的权责范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企业、高校、非政府组织等在资源利用、技术研发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先进示范作用。推进智库建设,合理规划空间产业布局。政府在发挥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公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政府环保的监督作用,对公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应当及时回应[14]。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单注重经济指标或经济效益,要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要求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从评价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江苏省经济发展对工业的依赖还是很大,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使江苏省生态环境有质的改善,必须加快企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利用生态技术改造和重组工农业生产,采用绿色环保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健康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人类生活需求,还要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有关部门应当通过网络、新闻、杂志等媒体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并鼓励民众改善传统消费习惯,反对一切不合理、不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良好的舆论范围,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保理念,还包括要鼓励人们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协调等。
(五)健全生态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如果仅仅依靠道德力量和媒体宣传还是无法有效地深入人心,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政府机关必须出台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方针政策,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规章制度,使生态建设逐步专业化、制度化。一方面,通过法律明文规定,明确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责,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政策和措施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另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政策和法律体系,可以使政府、公众和企业的生产、生活行为受到法律约束,政府机关也可以依法对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组织或个人进行惩处。最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环境保护监督举报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开、民主、法治。
[1]谷树忠,胡咏君,周 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01):2-13.
[2]高 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05):823-828.
[3]王文清.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05):16-19.
[4]周江梅,翁伯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与其体系构建的探讨[J].农学学报,2012,2(10):19-25.
[5]黄 娟,王惠中,孙兆海,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2):157-161.
[6]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黄建生,张宁红,吴师意.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2011年评价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02):4-7.
[7]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的通知[R].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19):16-57
[8]李平星,陈 雯,高金龙.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J].生态学杂志,2015,34(01):295-302.
[9]陈令君.城市生态建设与保护[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19-22,31.
[10]李 争,朱 青,花 明,等.基于PSR模型的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2):249-252,258.
[11]毕安平,朱鹤健.基于PSR模型的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1023-1030.
[12]徐 娟,梁称福.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初探——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24-28.
[13]占少贵,傅 春,陈建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以江西11个地级市为例[J].企业经济,2014(12):123-126.
[14]施生旭,陈 琪.基于DPSIR模型的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5):45-51.
[15]朱一中,曹 裕.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8):1375-1380.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the PSR Model
GU Yongwei,SHI Shengxu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Fujian,China)
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PSR model framework and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including the pressure subsystem,the state subsystem and the response subsystem.The entropy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and current statu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4.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had made great progress,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was very good.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innovate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mobiliz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SR model; index system; Jiangsu province
F205
A
1673-9272(2017)01-0021-06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1.005 http://qks.csuft.edu.cn
2017-01-10
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基金项目“美丽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及发展机理研究”(JAS141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我国生态城市发展机理及建设评价研究”(2015M571972)。
顾勇炜,硕士研究生。
施生旭,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E-mail:fzdxssx@163.com。
顾勇炜,施生旭.基于PSR模型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21-26.
[本文编校:张 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