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F的中国与中东欧旅游动态竞争力分析

2017-12-19廖小平雷静品

关键词:中东欧竞争力权重

熊 敏,廖小平,雷静品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2.中国林科院 林业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91)

基于WEF的中国与中东欧旅游动态竞争力分析

熊 敏1,廖小平1,雷静品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2.中国林科院 林业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9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联系日益紧密。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基于世界经济论坛(WEF)2007-2015年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报告》中的数据,以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法,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动态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香港具有极强的旅游竞争力;中东欧各国旅游竞争力内部差异明显。建议加强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生态旅游合作等,从而更好促进中国与中东欧旅游竞争力提升及旅游合作。

中国与中东欧、旅游动态竞争力、WEF

一、研究背景

2015年3月2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在博鳌论坛期间如期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旅游业作为开放性、综合性产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具有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应当主动作为,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旅游先通”。

从战略地位看,中东欧国家地处“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区域,在沿途65个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近四分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研究中东欧各国旅游竞争力现状,既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了解中东欧国家旅游竞争力;又是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国际旅游合作和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的重要举措。

从政策背景看,从2012年4月首次“16+1”领导人会晤到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中国与中东欧关系不断升温,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的建立促使二者之间的合作发展迈向新高度。预计到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年累计双向交流游客量达到1.1亿人次,其中输出游客5500万人次,双向旅游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000亿美元[1]。在此背景下,了解中东欧各国的动态旅游竞争力显得意义重大。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大体沿用波特钻石模型的评价范式,主要在“指标选择”或“权重配置”方面[2-3]。其中国外研究集中在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侧重于定性分析,结合案例进行研究[4-6]。国内研究起步晚,且集中于旅游竞争力的理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等[7]。针对中东欧旅游竞争力的仅有对斯洛文尼亚进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8]。动态分析法在旅游方面也有相关的运用,如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研究[9]。目前针对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有对非洲、金砖国家、东盟区域等[10-12],对中东欧地区的研究暂时欠缺。因此运用动态分析法,进行中东欧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看,目前关于中东欧仅有针对单个国家的、独立的研究,而且年代久远,欠缺关于16国整体的一个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找出各国旅游发展差距,对于展开中国与中东欧旅游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引用动态竞争力的概念,在世界经济论坛所发布的数据基础上,运用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法对中国与中东欧旅游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集对论是中国学者赵克勤1989年首次提出;2000年,赵克勤出版了专著《集对分析与初步应用》,提出对存在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可通过将其匹配成对并分析其统一性来进行综合评价[13]。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法,一方面可以充分考虑动态竞争力评价的时间性和动态性,将时间因素纳入评价体系中,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合理。另一方面,根据动态集对同一度矩阵,可以确定评价对象的综合排名和各个评价对象每一评价指标的得分,增强评价结果分析的方便性,对于分析动态竞争力的提升途径更加有效。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原始矩阵。假设综合评价对象为Ai(i=1,2,…,m),评价指标Xj(j=1,2,…,n),Xj的权重为Wj(j=1,2,…,n),0 ≤Wj≤ 1,ΣWj=1, 时 间 权 重 为W(tk),由此可构建原始矩阵,即评价对象Ai的评价指标Xj在评价期内各点的取值,记为。

第二,进行原始矩阵正向化处理,分为括效益型、成本型和适度型指标三种。效益型指标值越大越好,适度型指标需要取一个合适值,成本型指标值越小越好。由于三类指标的性质不同,需要对成本型指标和适度型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原始矩阵Dij(tk)转化为正向化矩阵记

第五,构建加权矩阵Eij和Fi集对同一度矩阵Bij其中

第六,用集对同一度矩阵Bij与指标权重Wj={wj}相乘,计算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即得出评价对象的动态集对同一度矩阵…,n),根据hi值的大小确定评价对象Ai的次序。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WEF)2007-2015年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报告》,因每两年发布一次《旅游竞争力报告》,最新更新至2015年。综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旅游竞争力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中东欧16国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进行比较研究。报告中的各国旅游竞争力指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共包括140个参评国家和地区。该报告内容详尽、指标多样、数据来源可靠,可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旅游服务发展概况的参考。由于考虑到旅游业发展和运行的实际,2015年的子指数体系和指标相比之前几年有细微调整,子指数由原来的3个变为4个,14个“支柱”数量不变,存在12个相同“支柱”指标,2个变化明显的“支柱”指标。

关于评价指数的选取,保留年份中相同的12个指标,从而较好规避了指标不一,而统计口径迥异的现实约束。安全保障(X1)、健康与卫生(X2) 、人力资源 (X3) 、信息通讯技术准备(X4)、发展旅游的优先次序(X5) 、旅游价格竞争力(X6) 、环境的可持续性(X7) 、航空运输基础设施(X8) 、地面和港口基础设施(X9) 、旅游服务基础设施(X10) 、自然资源(X11) 、人文资源(X12)。12个指标均属于效益型指标,不需要再次进行正向化处理。12个指标的值越大越好,指标得分越高,排名越靠前。从正向化矩阵的评价指标中选取合适指标,构建理想矩阵。

关于时间权重W(tk)的设置,为保证评价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根据同行先前的研究[14-15,9],采用主观赋值法,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来确定时间权重,即时间越近权重系数越大,反之越小,将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时间权重分别设定为:0.15、0.15、0.2、0.2、0.3。

关于指标权重Wj的设置,WEF对指标权重没有相关的处理,子指数由分属的各“支柱”得分平均而得,年份总得分由各子指数体系的得分平均而得。因此本文中Wj的值用客观赋值法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

三、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旅游竞争力分析

根据时间权重分别求得正向化矩阵和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的加权矩阵Eij和Fj,构建集对同一度矩阵Bij,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与中东欧各国旅游竞争力同一度矩阵†

WEF对指标权重没有相关的处理,子指数由分属的各“支柱”得分平均而得,年份总得分由各子指数体系的得分平均而得。因此本文中Wj的值用客观赋值法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首先对数据进行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确认数据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求权重。指标权重等于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该指标在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的加权平均的归一化。运用SPSS对加权矩阵Eij进行处理,得到评价指标Xj对应的Wj值。可知安全保障、健康与卫生、信息通讯技术准备、环境的可持续、地面和港口基础设施等指标的权重相对较大,具体如表2。

用集对同一度矩阵Bij与指标权重Wj相乘,计算出旅游竞争力对同一度矩阵,中国中东欧各国动态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值H以及排名。各国H值如下:

表2 中国与中东欧动态旅游竞争力指标权重统计†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旅游竞争力的排名,具体见图1。

图1 中国与中东欧2007-2015年动态旅游竞争力综合值排名情况

由图1可知,从国家区域结构来看:中国香港具有极强的旅游竞争力。中国地区中竞争力强弱依次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尤其是中国香港,在与中东欧16国的旅游竞争力比较中,都占据绝对优势。中国香港在安全保障、人力资源、信息通讯技术准备、发展旅游的优先次序、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地面和港口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中国大陆旅游竞争力排名大幅爬升,尤其在人力资源、旅游价格竞争力、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的旅游竞争力优势明显。中东欧各国旅游竞争力内部差异明显。动态旅游竞争力优势最为明显的前五位既有前苏联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也有华约国(捷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国家(斯洛文尼亚),且五国都在健康与卫生方面竞争力较强,爱沙尼亚和斯洛文尼亚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竞争力较强;捷克、匈牙利、拉脱维亚的安全保障方面竞争力较强。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波黑综合排名靠后,三国都在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地面和港口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四方面的旅游竞争力薄弱,波黑对旅游发展的优先程度不够重视,阿尔巴尼亚由于信息通讯技术准备不够完善、先进,也制约着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和建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了2007-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国的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总体而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都在安全保障、健康与卫生、人力资源方面旅游竞争力相对较强,而均在航空运输基础设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三方面的竞争力能力相对较弱。中东欧16国中,中国仅有直航捷克(成都-布拉格)和波兰(北京-华沙)的航线,其他国家均需转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方面,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中国的遗产总数远超中东欧国家,但相似的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均是自然遗产数量少、文化遗产数量多的情况。

针对我国和中东欧国家在旅游竞争力方面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探讨经验提升相互的旅游竞争力和合作的可能。

1.加强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国与中东欧的旅游网络体系。航空、地面和港口等方面,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的竞争力远强于中东欧16国。区别于黄慧[16]的“一带一路背景下沿海康养旅游产业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发展,本论文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中东欧地区。张健[17]认为“中东欧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国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力的逐鹿场,近年来更是地缘政治热点,呈现美、俄、欧、中东欧四方激烈博弈的新态势” 。本论文中,基于“一带一路”的利好政策下,立足中国与中东欧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的实际,应适当加强中东欧地区与中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双方旅游竞争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增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直航数量,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旅游交通网络;海陆空并举,互联互通。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友好城市,简化签证政策,升级双边和多边政府间、民间国际旅游合作。

2.深化生态旅游合作,打造中国与中东欧特色生态旅游区域。董锁成[18]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旅游的一个整体分析,仅提到中东欧地区属于“一带一路”近期目标-构建“四区三带”自然生态旅游带(中欧—东欧自然旅游区)和远期目标-打造“两心四带七版块”(中东欧亚生态休闲旅游版块)国际生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未对中东欧地区进行一个具体、深入的分析。本论文研究中,发现中东欧国家中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等国家在“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即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与董锁成的研究注重“中东欧地区自然生态”的观点保持一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历史任务,要注重生态文明时代的政治参与[19]。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思路、探索提升。立足于中东欧森林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实际,我国可以引进中东欧相对先进生态修复技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加强生态旅游合作。通过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合力打造中国—中东欧国际精品线路和森林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竞争力。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不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WEF最新的数据仅更新至2015年,数据的时效性质量欠佳;仅有五年的数据,数据样本不够详实。二是中国与中东欧动态旅游竞争力各项指标强弱不够明显、有层次,未对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未来的研究中,将及时更新最新数据,进行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之后,进一步深入地进行聚类分析,了解中东欧旅游发展的不同层次,从而更好地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结合各国自身情况,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将旅游合作落到实处。

[1]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R],国家旅游局,2016.

[2]Larry Dwyer, Peter Forsyth, Prasada Rao. Th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 A comparison of 19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 2000,(21):9-22.

[3]Dwyer L, Forsyth P, Spurr R.Inter-industry effects of tourism growth: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nagers[J].Tou-rism Economics, 2003,9(2):117-132.

[4]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390-407

[5]Crouch G,I Ritchie J R B.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etal prosper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1):137-152

[6]Cracolici M F;Nijkamp P, The attra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A study of Southern Italian reg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 (3):336-344.

[7]马 勇,陈慧英.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7.

[8]Doris Omerzel Gomezelj, Tanja Mihalic.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pplying different models, the case of Slovenia[J].Tourism Management, 2008, 29(2): 294-307.

[9]许春晓,叶 莉.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05):28-32.

[10]杨 艳.非洲国家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

[11]闫恬冬.金砖国家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12]胡爱清.东盟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J]. 东南亚研究,2014(5):35-44.

[13]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4]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02):69-79.

[15]易平涛,周 义,郭亚军,等.一种体现发展趋势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6,(06):175-180.

[16]黄 慧.一带一路背景下沿海康养旅游产业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77-80.

[17]张 健.中东欧地缘政治新态势[J].现代国际关系,2016(6):35-44+65.

[18]董锁成,赵敏燕,郭 鹏,等. “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6):647-655.

[19]廖小平,孙 欢.生态文明时代的政治参与[J].江西社会科学,2011(5): 19-26.

Analysis on the Comparison of Tourism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Based on WEF

XIONG Min1, LIAO Xiaoping1, LEI Jingpin2

(1.Tourism Colleg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the affil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s increasingly tightened. Since dynamic feature is a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competitiveness, it wa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from the year of 2007 to 2015, by using Dynamic SPA (Set Pair Analysis),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ourism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China is strong; countr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is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tourism service facilities, deepening cooperation in ecotourism, and fi nally accomplishing 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tourism cooperation i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ourism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WEF

F205

A

1673-9272(2017)02-0061-06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2.012

2017-03-02

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项目“中国与中东欧林业合作战略研究”(KT2016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国与中东欧旅游合作潜力与途径研究”(CX2016B27)。

熊 敏,硕士研究生。

廖小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xping6@163.com。

熊 敏,廖小平,雷静品.基于WEF的中国与中东欧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1(2):61-66.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中东欧竞争力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