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2017-12-18旦正项欠

魅力中国 2017年47期
关键词:践行群众路线新思路

摘 要:践行群众路线、狠抓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要直面问题,探寻根源,正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创新观念,夯实基础,切实立群众,完善方法,立足实际,正确践行群众路线,狠抓作风建设等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关键词:群众路线 新时期 新思路 践行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确立

群众路线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展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党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由邓小平、江泽明、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马列主义的群众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神圣家族》一文中指出:历史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这个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作了重要的发挥,他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列宁全集》毛泽东在1959年冬到1960年春在杭州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列宁这句话加以高度评价:列宁这句话“讲得好。我们的群众路线,就是这样的。”在1956年曾说过“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这是对群众观点极为深刻的阐发和完备的论断。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群众路线的伟大创造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执委会的决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1930年3月,中央在给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中说:只凭上面的命令的“非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必然会造成革命政权的危机。在反“围剿”的艰苦岁月里,党越来越认识一切为了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多次批评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倡导群众路线领导方式。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升华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将黨的群众路线明确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认为:“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永恒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提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

(一)从政党执政的普遍规律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在世界范围内,任何政党在其执政活动中都面临如何处理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其执政地位、实现其执政目标的重要的社会基础问题。历史从正反两面经验证明,凡是政党在执政活动中能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不同方式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就会巩固其执政地位;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群众反对,最终导致执政地位丧失。这是政党执政的一条普遍的、客观性的规律。古人常讲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说的就是这个规律。中国共产党从92年前几十人组成的小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在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中国执政60多年的大党,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从而赢得了群众、赢得了民心。

(二)从党执政的历史方位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古人讲“辨方位而正则”,意思是说根据方位而确定事物的去向。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讲,只有准确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确定前进发展的方向。经历92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环境条件已与革命年代及以往几十年执政的情况迥然不同。一方面,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目前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全面开放、价值多元、瞬息万变的新环境、新条件下,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严峻复杂,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识和要求也更加务实和全面。

(三)从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等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党的群众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然而,在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却表现了与群众工作新特点不相适应的状态: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不愿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漠视群众疾苦,侵害群众利益,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侵蚀信任、消解共识,最终贻害党群的鱼水之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管仲论》里说过:“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王贵秀.论社会主义改革的“社会本位”取向,人民网.

作者简介

旦正项欠 (1986.9.10),男,(青海贵德),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藏族古典文学。

猜你喜欢

践行群众路线新思路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整合催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