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2017-12-18黎国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黎国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学习中学生能够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是新课改的主要目的,同时,小学信息技术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特别是在如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了。而小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人才,则应该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而若想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延伸至生活中,使其在培养过程中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所以需要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51-02

当前素质教育中,学以致用是其所强调的主题内容,对知识最好的吸收和内化是用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生活,将所学的相应知识贯穿到生活中,并通过将生活与信息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加,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真正的教育必定需要经过生活的洗礼,所以,计算机的教学场景需要教师的注重,要发挥其自身传递知识的作用,同时也不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过遥远。

一、生活化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在当前教学大环境中,生活化教学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便于对信息技术正确的掌握。而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在将生活中的场景及经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则是信息技术生活化。要想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教师们则需要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找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通过进行教学实践,发现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这点上的效果十分明显[1]。生活化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将自身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的目的,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生活化教学的原因

(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手段单一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仍旧采用传统的示范教学,教师本身通过计算机为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相反,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无法集中听教师讲课,经常会出现走神溜号的现象,并且学生经常会趁着教师不注意偷玩计算机中的小游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果。同时,计算机的知识复杂难记,也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加之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传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从而导致学生有问题找不到机会提出,或者提出后无法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产生问题堆积的想象,致使教学成效不高。

(二)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且基础较差

小学生普遍有一种贪玩的性格特点以及好奇的心理,因此,小学生在初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会产生较高的兴趣,这是好奇心理的作用,但因为小学生心绪并不成熟没有过多的耐心,这导致小学生无法长时间坚持对计算机的学习,所以在失去对计算机的新鲜感后,小学生从而也会失去对计算的学习兴趣,而对计算机所保留的兴趣仅仅只在于计算机的游戏上[2]。同时,由于年龄问题,小学生大多没有计算机基础,即便个别小学生有计算机基础也并不会很高,而计算机知识又十分枯燥无味,加之教师在讲课时并不会过于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也使得小学生严重缺乏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而时间一长,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也使得学生彻底放弃了信息技术的学习,而为了改变这一点,则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去。

三、生活化教学实施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有效策略

(一)将生活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充分结合生活中的相关事物,有效合理的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并且通过将生活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对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合理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使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与小学生息息相关的动画片或者广告导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其的分析与讲解,侧面衬托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可以将相关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到讲解过程中,进而传授给学生。

(二)通过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想使生活化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实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进一步吸引则需要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愉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得以有效激发[3]。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进行入手点,设置一些游戏环节,将生活中的游戏作用于电脑上,以电脑作为媒介展示相关游戏内容,吸引学生目光同时运用风趣的言语配合自身的信息技术创设一种轻松且高效的课堂氛围环境,并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创设学生、感性趣的事物,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日常教学中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提高,并且,通过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创设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放下拘束,從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四、结论

作为小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应当有效的将信息技术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在可以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巧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同时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7,4(08):255-256.

[2]宋廷学,柳士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中华少年,2017,(05):113.

[3]闫云峰,董丹.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01):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