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

2017-12-18张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阶段能力

张源

【摘要】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特征和培养目标与传统高中教育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着较为突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特点,对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基金项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7年度科研项目(XY-SK-17-2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24-01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已被诸多实践与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贯通培养项目构建的是整体设计、系统培养、贯通实施、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机制。由于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特征和培养目标与传统高中教育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过程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特点,对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相互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整合优化,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在划分小组时,每组成员在兴趣、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方面合理搭配,以便达到组内成员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目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于分配任务,协调关系。这样既可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又可以保证组间竞争的合理性、公平性。

二、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特点及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

贯通培养项目在学生和在培养目标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要使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有必要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1.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特点

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的学业基础一般介于传统的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之间。相比于普遍存在厌学、不遵守纪律等问题的传统中职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好,能够认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课堂学习。但是,贯通培养项目学生与高中学生相比,由于不存在高考压力,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不具备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往往只是机械地跟随教师的教学完成每天的学习内容,而无法像高中学生那样主动去学习、去思考。这一特点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是学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参与学习,而只是被动地“为讨论而讨论”,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大打折扣。

此外,与高中学生相比,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够理想,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自主性偏弱,更加依赖教师。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时要更加注重引导和组织。

2.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特点

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传统高中教育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与后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上。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解决传统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锻炼其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换言之,与传统高中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具体知识相比,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则更加注重学生在能力、过程、方法等方面的提高。

三、贯通培养项目基础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

1.应更加注重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作用

在贯通培养基础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偏弱,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更加有力地把握。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需要教师对小组的构成、问题探究的过程以及讨论结果的总结进行细致的引导和组织。当然,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教师合作学习过程的干预也不宜过细。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教师应密切关注并及时地进行调控和督促。

2.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贯通培养项目是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的,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自然也不例外。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任务时,教师就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使用多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讨论如何将所學的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实践。再如,在学习小组的组织过程中,可以参考产业界的“矩阵式管理”、“网络化组织”等模式,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即可初步感受这些管理方式的内涵和优势,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应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

与传统高中同班学生学习水平较为接近不同,由于选拔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水平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单纯以结果为标准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从而抑制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除了对学习结果评价外,应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多多注意和发掘学生在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创新思路和参与程度等方面的闪光点,进行全面、多元化评定。

四、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沟通及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和培养目标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以上这些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有利于实现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庶吏,高世吉,李英军,熊建清.对北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的解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31(2):91-94.

[2]郭传省.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3]神惠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与学习评价[J].中国大学教学,2016(2):94-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阶段能力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