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螃蟹“注水”增重?

2017-12-18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12期
关键词:注水针筒榨油

流言:有部分养殖户“用针筒往螃蟹里注水或其他液体,以此给螃蟹增重卖更多钱”。

真相:“验证传言是否靠谱,只要拿一只螃蟹给它打注射水,看看反应就知道了。”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甘炼表示,给螃蟹注水增重一说违背常理,螃蟹等生物,用针筒注射液体后都会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可能死亡,死蟹卖不出去的。

“螃蟹的吃法,基本上是活蟹烹饪,因为死蟹容易腐烂并存在很多卫生问题,同时养殖户也卖不出好价钱。”甘炼表示,用针筒给蟹注不明液体,实际上是浙江当地酒席上的一种做法,是在蟹烹饪前,往螃蟹注射黄酒等调料,而且这种烹饪方式只集中在梭子蟹或青蟹等肉蟹中。“而大闸蟹,则根本没有注水的必要和可能性”。

自家榨油比购买的食用油更安全?

流言: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食品安全,于是很多人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仅馒头、面包、饺子等自己在家“DIY”,就连油也要在家自己榨,网上大火的家用榨油机,一天都能销售好几百台。

真相: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的专家蒋彤表示,自己榨油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杂质脱不掉,油比较浑浊,这种浑浊会影响油的风味、口感和安全,“植物油中本身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就比较多,容易氧化变质,有了这些杂质后会变得更无法妥善保存,而且放得时间越长,越容易氧化,食用也就越危险。”

其次,不管是花生、大豆还是菜籽,都有被黄曲霉毒素侵染的可能。在油的精炼过程中,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会被去掉,所以精炼油并不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超标,“而自己榨油不进行精炼,超标的可能性就很大,黄曲霉素的致癌性是很高的。因此,自己在家榨油并不比买超市的油安全。”

降噪耳机会损害听力?

流言:降噪耳机为了降噪,主动发射了声波去抵消噪音,对听力损伤其实更大。

真相:日常的噪声里面,大多是中低频阶段的声音,比如地铁、高铁以及飞机上的噪声等。生活中高频的噪声是比较少的,但一些警示声,如车喇叭有部分高频的成分。

传统的耳机分为密闭式耳机和开放式耳机。密闭式耳机的被动降噪量比较大,戴上之后,环境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小。不过这样做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比如,我们戴上耳机走在路上,就有可能因听不到喇叭的声音而带来一定的风险。

而开放式耳机即在听音乐的时候,周围环境的声音也会听得比較清楚。所以像是在马路跑步这样的场合,过去往往提倡使用开放式耳机。

传统的密闭式耳机只能实现对中高频声音的降噪,要实现对中低频的降噪很困难。为此,人们开发出了主动降噪耳机。面对噪声,它不是被动地屏蔽,而是主动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音,在耳内与噪声形成干涉而抵消。主动降噪耳机在中低频的降噪效果很好,在高频的降噪效果比较差。这样,它既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噪声,又不会影响紧急情况下尖鸣的喇叭等警示音。

事实上,主动降噪耳机对听力肯定是有好处的。这是由于听觉有掩蔽效应,在一个比较吵的环境里面,比如噪声环境是70分贝,那至少要将音乐放到75分贝或者80分贝时,才能压过噪声。如果周围环境的噪音只有30分贝,那么45分贝的音乐就可以听得很清楚。

正因如此,当周围很吵,我们不自觉就会把音乐声音调得更大,不然就会有很多细节听不到。周围环境越吵,声音调得越大,对耳朵的损伤就会越重。特别是有的手机为了保证音乐里低音的效果,还会用一些补偿的手段让低音更大。

猜你喜欢

注水针筒榨油
奇妙的针筒画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陆生在台医保遭“注水”
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工艺研究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注水”欧锦赛少了强强对决
常规注水井解堵增注提高石油采收率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
大豆的加工及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