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7-12-18夏业领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存量贡献率创新型

夏业领 何 刚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创新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夏业领 何 刚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在探讨创新人才——创新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关系基础上,利用安徽省2001—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经济产出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投入、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关系的回归模型。运用SPSS19.0计量软件,实证分析上述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入是安徽省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劳动力数量投入贡献率低、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投入。提出树立人才为先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人才投资力度、加快创新人才平台建设等,实现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创新人才;创新型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是对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深刻变革。创新将成为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需要人才创造能力的发挥,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路径。从2008年的“千人计划”,2010年我国第一个国字号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发布,2012年的“万人计划”,2016年发布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阐述的创新驱动战略第三步实施期间,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等,无不昭示着我国正在大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将人才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一些学者已经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刘华等人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1年全国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31%,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30%,经济增长主要以物质资本推动为主[1]。景跃军等研究表明,1990—2010年全国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8.15%,远低于物质资本36.47%的贡献率[2]。肖红叶等实证分析了1952—2002年京、津、沪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3]。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基于此,定量分析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贡献差异,明确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制约因素,是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逻辑起点。对安徽省加快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自Schultz和Becker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以来[4],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尤其是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最早可追溯到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其176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到:“人的才能与其他资本一样都是重要的生产手段”,这个观点首次把人的才能当做一种资本[5]。Lucas、Becker、Murphy、Tamura、Goodfriend和McDerott等人,都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重要源泉[6]。尤其是Lucas将经济增长的资本范畴由物质资本扩展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把物质资本内生化于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我国学者一是研究不同角度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詹新宇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引入市场这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环境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8]。二是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杜伟等研究表明,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模仿间接实现的[9]。胡永远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的双重效应[10]。三是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逯进等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较低,并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11]。黄健柏等研究发现我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限[12]。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以上研究多集中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对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相对不足。并且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大,全国或其他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本文直接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安徽省2001—2015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安徽省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对安徽省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具现实意义。

2 模型构建与变量测算

2.1 模型构建

在模型选择前,需要明确创新人才——创新型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舒尔茨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体现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13]。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人力资本最新定义为“人力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4],不难看出人力资本最核心的是能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创新型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中更具创造能力的部分主体,其显著特征是知识、技能、能力、经验的综合性与创造性。而创新人才是具有显著创新能力的人,其鲜明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14]。创新人才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载体,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综合运用自身通过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和工作实践等形成的创新型人力资本直接从事于脑力和体力的创造性劳动,或通过科技发明等创新劳动手段,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作用于经济增长,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人才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

明确创新人才与经济增长关系后,为了测度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采用改进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计量模型:

其中,Yt为第t年的经济产出,A表示技术进步,Kt表示第t年的物质资本,Lt表示劳动力总和,即第t年安徽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Ht表示第t年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α,1-α,β分别为物资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弹性系数。将(1)式自然对数化可得用于回归的计量经济模型:

将上式转化为差分方程可得:

在差分方程中,△Yt/Yt,△A/A,△Kt/Kt,△Lt/Lt,△Ht/Ht分别为第t年的经济产出量、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劳动力以及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α△Kt/Kt,(1-α)△Lt/Lt,β△Ht/Ht分别为第t年物质资本、劳动力、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率,他们分别除以△Yt/Yt就是各自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2.2 变量测算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2001—2016年《安徽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各变量做如下界定和测算。

2.2.1 经济产出Yt。本文采用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产出的指标。以1978年为基准年,用消减指数法将名义地区生产总值换算为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以消除价格因素对实际产出的影响。换算公式为:

Yt表示以1978年为基期的第t年不变价地区生产总值,1978年生产总值指数为100。测算结果如表1。

2.2.2 物质资本存量Kt。理论分析,物质资本投入应当是历年参与生产的总物质资本存量,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用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代表物质资本投入。在数据测算时,采用目前通用的永续盘存法测算安徽省每年实际物质资本存量。公式:Kt=It+Kt-1(1-δ)。其中,Kt和Kt-1分别为第t年和第t-1年的物质资本存量,It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δ表示固定资产折旧率。在折旧率的选取上,国内学者取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靖学青选取的折旧率为5%[15],郑世林估算的折旧率为6%[16]。目前国内选取的折旧率大部分在4%—10%之间,本文引用张军估算的折旧率9.6%[17]。在对It进行测算时,以1990年为基期,估算1990年安徽省物质资本存量为2656.79亿元[18],之后按照消减指数法,测算每年实际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对于物质资本存量基期的界定,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采用张军的研究成果,将其测算的2000年安徽省物质资本存量结果作为本文初始物质资本存量基期,之后按照永续盘存法公式测算安徽省各年物质资本存量,计算结果如表1。

2.2.3 劳动力投入数量Lt。理论上劳动力要素存在效率和质量上的差异,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仅选取劳动力投入数量作为测算依据,即安徽省各年年末就业统计人数。汇总结果如表1。

2.2.4 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Ht。目前,对人力资本存量测算有不同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从人力资本投入角度测算,以卢卡斯的劳动者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存量方法为主。二是从产出角度测算,如劳动报酬法。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卢卡斯的受教育年限法测算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中更具创造性的部分,结合受教育年限法,本文界定创新型人力资本为受过大专及以上高等教育人数乘以高等教育年限,公式:创新型人力资本=∑受大专及以上高等教育人数×高等教育年限。其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受教育年限(学年制)分别为3年、4年和3年。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安徽省200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要素值

3 实证分析

3.1 相关性分析

根据以上变量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0.981、0.955,并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安徽省经济产出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之间都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3.2 回归分析

为了降低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概率,能够进行正确的数值估算,本文将公式(2)变换为如下公式进行线性回归:

对表(1)安徽省2001—2015年经济数据取自然对数,将各自然对数值代入公式(4),运用SPSS19.0计量软件运算,运算结果整理如表2。

表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2可得回归模型为:

回归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拟合优度效果很好,复相关系数R为1,判定系数R2为1,说明Yt与Ht、Kt、Lt关系密切,解释变量Ht、Kt、Lt对被解释变量Yt有很高的解释能力。Ht、Kt、Lt的系数均为正数,F检验均达5%显著水平,sig<0.05,说明检验效果是显著的,回归方程通过检验成立。检验自变量间的多重性共线性5<VIF<10,表明自变量间多重共线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运用公式(3)计算可得各要素的年均增长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01—2015年各因素对GDP增长的影响及贡献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影响安徽省经济增长的文献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物质资本是安徽省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

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本投入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性高达0.973,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本投入具有很好的互动促进效应,即物质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为扩大物质资本投入注入强劲动力。表2表明,物质资本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368个单位。表3显示,物质资本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率与贡献率分别为9.3%和73%,远远高于劳动力和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率和贡献率,并且安徽省物质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5.3%,也大幅领先于劳动力投入和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增长速度。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依然以物质资本大规模投入为主,仍然是资本驱动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虽然粗放型增长方式与经济“新常态”要求的创新型驱动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差距,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质量提高,需要较强的物质基础和较长时间的积累。为了实现安徽省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依然需要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因此,安徽省在当前甚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保持较高水平的物质资本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各类大型新建工程项目的投资,以推动安徽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安徽省也要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国家战略,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调整与优化。一方面根据2016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安徽省被列入其中的8个城市进行优先整合规划,以更好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省内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提高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为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招商引资提供便利的通道,以实现安徽省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安徽省沿江近海,是国家两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安徽省具有地缘优势,应融入并积极运用两大战略,拓展东西发展空间,整合发展要素,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新常态”阶段更高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劳动力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相关性分析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投入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性在1%显著水平上达到0.981。表2和回归模型显示,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632个单位。表3显示,与高相关性和高产出弹性相比,劳动力要素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力和贡献率仅为1.03%和9%,大幅落后于物质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率和贡献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安徽省劳动力数量投入过于缓慢,只有物质资本投入增速的6.4%,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增速的9.3%。二是就业人员增速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增速。2001—2015年安徽省就业人员仅提高1.4倍,而地区生产总值提高了4.7倍。就业人员年均增速1.63%,远小于经济11.7%的年均增速。三是本文劳动力投入仅考虑数量,而没有考虑劳动力蕴含的人力资本存量或质量,这对结果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四是劳动效率不高,或者生产工具落后限制了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提高。

因此,一方面要加速劳动力投入,正确处理好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比例。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员知识素养,革新生产工具,从内部和外部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以提高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3 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贡献有限

相关性分析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具有显著相关性,在1%显著水平上达0.955。表2显示,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1个单位。与物质资本产出和劳动力产出相比,创新型人力资本产出似乎并不具备优势,这可能是创新的滞后性或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导致的。表3显示,安徽省创新型人力资本投入增加迅速,但与物质资本投入相比差距显著,且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也远低于物质资本73%的贡献率。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人都具有“理性的利己”本能。根据经济学原理,要素会从相对落后地区流向相对发达地区。安徽省目前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等水平,同时又毗邻长三角,存在较高比例创新人才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的现象。二是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而这一效应难以直接用经济衡量,或者说目前没有很好的手段能准确衡量其“正外部性”价值,导致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不足。三是与物质资本规模相比,创新型人力资本规模显著较小,规模效应难以显现,导致其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

因此,安徽省应加强创新人才的开源节流,提高创新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创新人才投入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以实现“新常态”阶段安徽省经济创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一要树立人才为先观。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地区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激励和人才吸引政策,优化地区人才环境,加快培育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二要以《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导向,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既加强省内创新人才的选、育、用、留,尤其是留住本省培养的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也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入安徽省经济建设中。三要加强创新人才投资力度。2006—2015年安徽省人口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第八位,人力资源丰富。但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与发达地区一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边际贡献递增的属性,因此安徽省要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以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将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进而转变为发展优势。四要加强创新人才平台建设,尤其是产业平台建设,为创新人才创造活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长期以来具备高学历的创新人才集中于高校和政府等部门,而像企业等直接从事价值创造的部门创新人才不足,导致安徽省科研成果难以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创新人才的外溢性远没有体现,其辐射性拉动经济增长的效能尚未发挥[19]。安徽省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和激励创新人才投入创新创业事业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创新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以实现“新常态”阶段安徽省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持续提高。

[1]刘华,李刚,朱翊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7):64-66.

[2]景跃军,刘晓红.创新型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90-2010[J].求索,2013,(1):218-221.

[3]肖红叶,郝枫.京津沪资本存量估算与经济增长因素比较研究[J].现代财经,2004,(7):3-7.

[4]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R].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16.

[5]郜亮.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5,(05):77-79.

[6]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3):753-786.

[7]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1):3-42.

[8]詹新宇.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效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2,(8):166-177.

[9]杜伟,杨志江,夏国平.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8):173-183.

[10]胡永远.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153-157.

[11]逯进,周惠民.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9):3-19.

[12]黄健柏,谢良,钟美瑞.我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4.

[13]胡锋.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2):24-26.

[14]中国知网百科.创新人才定义[EB/OL].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2017-03-15.

[15]靖学青.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1952-2010[J].广东社会科学,2013,(2):46-55.

[16]郑世林,张宇,曹晓.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再估计[J].人文杂志,2015,(11):30-40.

[1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18]何刚,吕金梅,衡连伟,等.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江淮论坛,2015,(3):76-80.

[19]景跃军,刘晓红.创新型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90-2010)[J].求索,2013,(1):218-221.

RESEARCH ON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REATIVE TALENTS TO ECONOMIC GROWTH——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IA Ye-ling HE Ga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Anhui 232001)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 talent and innovative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nhui Province,using 2001-2015 time series data,and introducing improved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a regression model of economic output and material capital investment,labor input,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was constructed.Using SPSS19.0 measurement software,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above factors on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was conducted.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erial capital investment is the dominant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in Anhui Province,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labor quantity is low;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innovativ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physical capital input.Policy suggestion was put forward,which includes we should set up talents as the first priority,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alents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investment of creative talents,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platform,so as to realize innovation-driv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reative talents; innovative human capital; material capital;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economic growth

F240

A

1672-2868(2017)05-0001-07

2017-05-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4YJAZH029);全国统计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lz21)

夏业领(1993-),女,安徽六安人。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管理。

责任编辑:杨松水

猜你喜欢

存量贡献率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腐败存量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