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药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2017-12-18陈月梅任延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8期
关键词:攒竹针灸穴位

陈月梅,任延明*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针药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陈月梅,任延明*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目的 针药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05月收治的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三组后按不同的方式接受治疗,第一组为球后注射甲钴胺;第二组为针刺治疗;第三组为球后注射甲钴胺后结合针刺治疗,同时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第一组有效率86.67%,第二组有效率90.00%,第三组有效率为100.00%;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组比单一球后注射和针刺治疗组都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后注射营养视神经药物并配合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比单一球后注射甲钴胺和单一针刺治疗效更加有效。

动眼神经麻痹;针刺;甲钴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05月收治的青海省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疼痛科或眼科确诊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其中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7±14.3);平均病程83.6 d。随机分为球后注射组、针刺治疗组和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组,其中球后注射甲钴胺组30例,男18例,女12例;针刺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组30例,男17例,女13例。三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值无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单侧“上胞下垂”病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式

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即球后注射甲钴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制造)为一组;针刺治疗为第二组;针刺结合球后注射甲钴胺为第三组;两组中甲钴胺的注射量均为1000 μg。治疗方式:1次/d,留针时间为30分钟/次,每周治疗5次,10天为1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总共进行3个疗程。针刺取穴有:主穴包括太阳穴、睛明穴、光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以及健明穴;配穴有合谷穴、阳白穴、风池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攒竹穴,针刺时采用患者坐位盒仰卧位。每次选2~3个主穴,2~3个配穴交替使用,每日针灸 1 次,每次针灸留针时间30 min。针刺手法:选择 0. 35×30 mm 毫针,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其中针刺睛明穴时缓慢刺入0.5~1寸,针刺时应注意以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不提插捻转;太阳穴直刺0.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阳白、攒竹、瞳子髎穴平刺0.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太阳穴向颧髎方向斜刺进针1.5~2寸,针感以同侧嘴角抽动为度;合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光明穴直刺0.8寸,施捻转补法; 穴位注射:选取甲钴胺氯化钠注射液1 mL,取患侧球后穴常规消毒,进行穴位注射。将采用的治疗方式告知患者,并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三组,按之前规划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刺配合球后注射总有效率比单纯的静脉注射还是球后注射组都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后注射组与针刺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 [n(%)]

3 讨 论

近几年来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果发生病变将会影响所支配的眼肌部位出现麻痹现象,一旦治疗环节操作不及时,或者是其治疗措施不符合患者疾病需求,就可能使其眼部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问题。在临床治疗时,单一西药治疗所取得效果不理想,中医认为动眼神经麻痹属于“上胞下垂”、“睑废”等范畴,其病理基础为“虚”[2]。它的发病机理是:在“风邪”因素影响下,疾病会进入至机体肝经系统,并且对其眼部及其脾脏系统功能带来影响,以至于“气血虚弱”问题出现,除了会使其发生“筋脉迟缓”现象外,还会使其动眼神经系统出现麻痹现象。穴位注射、针刺等中医手段在治疗该病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针刺治疗主要以祛邪化痰、化瘀益气、通络健脾,辅助综合治疗,从而促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取穴多数都是采用眼部局部取穴和远道辨证取穴的原则,如针刺阳白、鱼腰、丝竹空、上明、攒竹、睛明等穴位。营养神经类药物甲钴胺是目前治疗神经损伤常用药物,属于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容易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可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促进轴索的再生及髓鞘形成,可以使异常的神经突触和神经递质得到恢复[3]。但是单纯的针刺治疗还是药物治疗有时都达不到满意效果,适当方式的营养神经类药物配合针刺治疗可使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获得满意效果。

《灵枢·经脉》“膀胱组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毗,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内毗”,故取穴多选择晴明穴、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眼睑开阖、眼球运动与足三阳经筋病候有关;故选取足太阳经腧穴睛明、攒竹;足少阳经腧穴风池穴、阳白穴、瞳子穴以及光明穴,通过对其进行针刺,除了可对足三阳筋的生理功能产生调节作用外,还可达到“调理气血”以及“舒筋通络”等效果,确保其眼睑下垂问题得以改善,同时还可确保其眼球运动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复视目标。不仅如此,选择合谷穴、阳白穴以及足三里穴等进行针刺,足三里能健运脾胃,大补气血,以后天补先天。光明为胆经之络穴,通于肝,为明目之要穴[4]。针刺合谷穴,睛明穴,太阳穴,健明穴,光明穴,阳白穴,瞳子髎穴,攒竹穴,风池穴以及足三里穴等,在“疏经通脉”的基础上,达到“目系滋养”效果。除此以外,通过对足三里穴以及三阴交穴等进行针刺,不仅可以“通达气血”以及“补气养血”,而且还能够“健运脾胃”,进而实现标本兼治效果[5]。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药物配合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已经取得实际临床效果,近几年逐步得到重视,在临床方面也取得相当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 付 洁,彭里磊,刘永刚,等.动眼神经麻痹23例病因分析,海南医学[J].2016,27(14):2365-2367.

[2] 陈 芳.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00例[J].针灸临床诊治,2007,23(11):10.

[3] 张 杨,王荣崧,陈冬梅.针灸的特征及机制[J].大家健康,2012,3(6):65-66.

[4] 明·高武著.针灸聚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9.

[5] 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38.

R2

B

ISSN.2095-8242.2017.068.13346.02

任延明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攒竹针灸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掐攒竹止打嗝
掐攒竹止打嗝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