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
2017-12-16袁慧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同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应用方法,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情境教学;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268-01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语文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有效性,就要选取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正在不断改变,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意义
1.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在课堂中利用多种辅助教具如多媒体播放器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片的播放,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很好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相较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能够营造更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之中。
3.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及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的思索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或轻松的游戏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课堂內容的理解同时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方法
1.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飞速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教学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学活动的创设都依赖于多媒体。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收集整理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等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草原的早晨》这篇文章时,大多数学生没有亲眼见过草原,因此对教学内容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互联网进行与草原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的下载。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播放展示,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与热爱之情,使之燃起对大自然的保护欲望,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意义。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引入角色扮演情境加深体会
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教学情境中各个角色的感受,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文本中不同角色,所处不同立场的不同心理感受,从而深刻感悟角色的情感变化。这样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从而更加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产生更加饱满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学情境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参与,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在进行《陶罐与铁罐》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进行“陶罐”、“铁罐”的角色扮演,结合文章的内容,以自身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通过语言动作、神态举止进行陶罐与铁罐的模仿,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由于小学生对于文字理解接受的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从而使得学生对文章中角色的理解与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理解与认识上的偏差并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及准确的进行所扮演角色的把握。
3.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情境创设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讲极其重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切活动的创设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靠着教材与教师自身在课堂上的讲解,很难实现将知识完全的渗透到学生之中。如果单纯的靠讲授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以至于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乐趣,从而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设置符合学生的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够适应教学情境,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文章《快乐的节日》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认清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具体特征,低年级学生认知处于发展阶段,对节日的认知也较为有限,此时教师可已选择小学生们熟悉六一儿童节进行情境创设。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比赛,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每年的儿童节都是如何度过的,并做过那些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仅能够正确的进行课堂内容的把握,同时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课堂充满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来。
三、结语
情境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充满了乐趣与创新。这不仅符合新课改对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同时也使小学生更好的实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使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变得灵活生动。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享受语文学习过程,进而更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焕宁.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14).
[2]贾新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6(20).
作者简介:
袁慧(1986-),女,回族,本科,宁夏银川人,工作单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回民第二中学,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