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

2017-12-16辛秉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生本位体育专业运动损伤

辛秉忠

【摘要】本文以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为视角,根据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运动损伤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本位;体育专业;运动损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91-01

运动损伤知识与技能可以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指导,为改善教学训练方法、改进运动条件提供损伤的防治措施,保护体育运动参加者身体健康、提高其运动成绩、延长其运动寿命等,对运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曾经遭受过运动损伤的困扰,对运动损伤具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学习运动损伤相关知识。

在教学方面,为了保证学生运动损伤的学习,体育专业必修课如《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均将运动损伤作为重要内容。甚至有些院校和专业为了强化运动损伤部分教学,专门开设了运动损伤方面的选修课程。运动损伤对体育专业学生如此重要,回顾和总结其教学工作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教学改革背景

尽管运动损伤教学受到了重视,但在目前的运动损伤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反映教师教学:听不懂、学不会、不实用等;教师反映学生学习:不认真、没毅力、虎头蛇尾等,这制约了运动损伤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聚焦于终生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承担学习方法的责任[1],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在教育界中得到了广泛认同。故本研究在学生本位视角下进行运动损伤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运动损伤知识水平和技能,提升其学習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调查分析和访谈,发现主要的原因有:

1.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偏离。目前运动损伤的教学内容更倾向于学科讲授,重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轻损伤预防,教材中关于损伤的预防要么泛泛而谈,要么一带而过,针对具体损伤的具体预防措施较少。而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不具备运动损伤治疗的资质,不能进行运动损伤的治疗。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在运动实践中损伤的预防更为重要。这样,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就产生了偏离。

2.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参与讨论机会较少,导致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

3.考核评价主要为卷面理论考试,与运动损伤教学培养实践能力的目标不匹配。此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为运动损伤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二、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1.运动损伤教学内容的改革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运动损伤感兴趣,但是对运动损伤了解并不是很多。在运动损伤内容方面,学生对对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与诊断、治疗、预防都很感兴趣。但是从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其目标是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而非医务人员,其不具备运动损伤治疗的资质,不能进行运动损伤的治疗。因此尽管学生对运动损伤所有的方面都很感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培养目标当有所侧重,重点讲授运动损伤的机制与预防。然而目前运动损伤部分的相关教材,如《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等,内容更倾向于学科讲授,重治疗,轻预防,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为了让课程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又有可行的实践操作,我们根据培养目标,重新编排重新整合教材,增加损伤机制与预防方面内容,引入运动康复和体能训练中与运动损伤相关内容,并请运动训练、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和审阅,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2.运动损伤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略学生个性特点、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工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占比例较大,导致教师教的累,而学生学的烦[2]。

学生本位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听不懂、学不会、不认真、没毅力”等现象。我们调查发现教师满堂灌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参与教学较少。因此,为了避免空讲理论,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中采取分组讨论、协作式学习、启发式学习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运动损伤理论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既减轻了教师枯燥抽象讲解的工作强度,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运动损伤考核方法的改革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考试与实践损伤相结合,体现了学生对实践的重视。《运动损伤》的特点本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此实践对运动损伤教学极为重要。传统的运动损伤教学考核虽然也有平时成绩,但主要由课堂表现及出勤为平时成绩构成,所以其考核基本以理论考试为主,“一考定终身”。因此,在运动损伤考核方面,必须淡化学生“背书是法宝”的考试观念,让学生明确本课程重在实践技能的培养、重在教学过程的参与,切实突出以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运动损伤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是本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教学改革的全部。在学生本位的视角下,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改革统一协调,确保先进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确保教改成果得到巩固。通过运动损伤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普遍认为教学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因而课程学习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Kim KJ,Hwang JY.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teachers using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s.Korean J Med Educ.2017 Sep;29(3):187-191.

[2]付义赣,郭坤.“学生本位”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展望,2015,34:170+172.

作者简介:宋磊刚(1978-),男,河南漯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伤病防治。

猜你喜欢

学生本位体育专业运动损伤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本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以学生为本,让个性化阅读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