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改革
2017-12-16隋明
隋明
【摘要】作为我国高校食品专业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检测技术对推动食品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积极落实素质教育意义重大。通过笔者的授课经历、深入食品企业调研,食品专业的就业导向及企业的需求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许多高校开始立足于食品检测技术等相关课程,逐步要求不断地促进课程的改革,结合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实际特点,有效地落实课程教学实践,保障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提高个人的创新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从而在走向社会之后充分地发挥个人的光与热。
【关键词】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改革;食品专业
【中图分类号】TS207-4;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52-01
一、整合教学内容
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涉及许多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因此如果不能真正地突破传统课程的桎梏以及限制,充分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就不能保障食品专业能够真正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说必须要结合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才能有效的提高课程质量以及课程效率。
对于现代化的食品检测技术来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要求较高,许多高校在开设食品专业的过程之中以食品检测技术为落脚点和基础,通过系统性专业课程的设置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及操作的机会。其中食品检测技术涉及计算机、数学、微生物、化学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及内容,因此综合性比较强。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产生使得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笔者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之中,许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地实现自身的网络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通过各种仪器的运用来积极地促进自身食品检测技术的提升,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但是各种检测方法的不断革新与较为传统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直接限制了高职学院讲授最新的食品检测技术的实际落实,现有的专业教材所涉及的理论与社会的发展不相符合,同时许多的教材内容结构不尽合理,无法突出相应的教学重点,难以真正地保障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往往十分被动,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老师也难以在现有教材的指导之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实际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不容乐观。
为了能突破这一不足,我国必须要以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培养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各种高新技术的运用与课程的设置相结合,实现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为了有效地落实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法为基础和核心,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首先,老师需要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做好前期的课程准备工作,通过任务的布置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内部分工进行资料的查阅,结合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筛选。老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
其次,信息化讲授涉及众多的内容,同时知识面较广的检测技术,授课老师需要采取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结合学生学方案设计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的修订,辅助学院、系部进行仪器的购买以及相关设备的选择,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为学生的数据处理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结果,撰写科学合理的实验报告。不可否认,这种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能够保障过程的完整性,加强不同工作模块或任务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任务的引导之下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作用以及价值,积极地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老师需要学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食品检测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之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来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以及讨论之后,老师需要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
三、注重产学研之间的结合以及创新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种与食品检测技术相关的技术以及分析方法开始在食品安全生产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但是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还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实际的仪器设备还有待更新。为了能够突破这一不足,积极推动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有效改革,我国高校必须要不断地革新现有的仪器设备,真正地实现行业生产、学校课程教学以及科学研究之间的有效结合,针对食品专业以及食品检测技术落实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资源以及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积极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实践能力。科学研究院、质检部门、生产单位以及企业需要加强合作,为学校提供各类帮助,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另外对于学校自身来说,还需要积极地突破自身封闭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先进仪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四、结语
食品检测技术是我国食品专业课程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突破食品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我国必须要立足于食品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以及水平,积极地通过该课程的改革,保障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严格按照时代发展的相关需求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以及形式进行有效的協调,真正的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老师以及学校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的考核,为学生提供更多动作实践操作的机会,保障其树立良好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改革提供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陈贤纯.浅析食品技术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M].食品研究,2013.
[2]张志勇.如何推动食品检测技术的有效改革[J].经济研究,2009,(24):106
[3]黄燕云.素质教育之下食品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D].科学研究,2009.
[4]钟燕.食品检测技术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