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灵性之光照亮儿童的未来

2017-12-15赵庭赵广忠

中国德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实验区灵性开发区

赵庭?赵广忠

:何主任,您好!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了灵性教育的概念,也正在实践中,我们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您能否介绍一下灵性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

何洪亮:“灵”的本意是聪明、灵巧、有智慧,引申义还有“良好”之意。《诗经·大雅》中说:“灵,善也。”将这两种意思结合起来,“灵”就是聪慧至善的意思。就我个人来理解,灵性不仅是指一个人所持有的秉性,也指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做事的一种良好状态。为了便于开展教育实践,我们对灵性的具体内涵做了细化,主要包括“聪慧至善、清雅润秀、品性坚毅、体魄灵动”四个方面。概括来说,灵性教育就是一种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唤醒、激发、培养人的灵性,使人达成聪慧至善状态的教育形式。

:是什么样的一种契机让开发区提出了灵性教育这样一种概念?灵性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何洪亮: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7月,人口超过25万,是绍兴市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了绍兴市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众多的企业引来了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使得开发区的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繁忙、辛苦,无暇陪伴孩子,导致很多孩子得不到温暖,缺乏安全感,内在灵性被遏制,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另外,本地学生和流动学生的融合度不高,导致很多流动学生无法顺利融入本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中,体验到一种被排斥感和深深的自卑感。再加上如今正处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快餐式的教育方式比比皆是,功利主义的读书倾向越来越严重,家长忙于送孩子参加各类培训,一心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忽略了孩子精神和人格方面的正常发展。

上述这些问题是我们一直思考并致力于解决的。与之相比,我们这里的教育还是有比较良好的基础和传统的,这和我们的区域文化有很大关系。古往今来,地处江南水乡的绍兴,人杰地灵,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人贤达,比如勾践、王充、王羲之、陆游、王阳明、鲁迅、蔡元培、秋瑾、竺可桢、马寅初等人就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绍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绍兴作为“院士之乡”的美名是有着扎实的教育根基的。因此,面对现代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如何秉承绍兴的水乡特色和优秀文化基因,培养出灵慧至善的人才,就成为绍兴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际遇和现实需要。因此,灵性教育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灵性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灵性德育实践,开发区在学校师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何洪亮:灵性教育需要具有灵性的课堂,而灵性课堂的创设关键在于拥有高素质的教师。在区域层面,开发区采取了切实措施,围绕灵性教育和教师素质主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第一,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由区教研室牵头,开设灵性教育培训活动。让所有教师对灵性的概念、灵性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以及灵性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形成区域教育实验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第二,组织各类比赛,提高教师教育水平。组织各类教学比赛、课堂研究、课题研究,加强灵性德育主题下的教研活动,让教师通过理论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将灵性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积极探索灵性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方式的变革。

第三,通过各种措施,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为挖掘和培育教师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特长,新区为老师们量身定做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教师课程,如花艺课程、瑜伽课程、烘焙课程、气排球课程、书法课程、养生课程、农耕课程、学科主题课程、创新实验课程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既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同时也是发掘和培育教师灵性的良好手段。

: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确保教育效果的关键,请问开发区灵性教育课程是如何规划设计的?其特色主要有哪些?

何洪亮:实验区内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均是基于灵性教育的主旋律,主要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班级化的途径来实施的。在校本课程、班本课程设计和开发方面,开发区各个学校都做了积极探索,并收获了累累硕果。例如,袍江小学的灵性少年课程体系、柯灵小学的“A+X”灵育课程、孙端镇中心小学的幸福课堂建设、群贤小学立贤课程体系的规划和实践、群英小学的民俗融合课程建设、马山中学田园阳光德育课程建设、袍江中学足球育人的课程体系、孙端中学的智慧课堂建设、越州中学开设传媒、体艺等灵性课程,均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

:灵性教育的实施需要良好环境的支持,请问贵区是如何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课堂教学环境的改革来保证灵性教育目标达成的?

何洪亮:实验区各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设计,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各校的环境育人意识显著增强,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校园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围绕灵性教育主题,通过显性文化的呈现和隐性文化的布置让校园成为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学校办学理念、校园主题文化设计等均是围绕灵性展开。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主要通过教师教學行为的改变、师生沟通方式的改变、师生情绪状态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多种手段来创设和谐灵动的课堂。

为了保证实验区灵性教育的实施效果,区域层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通过年度教育重点工作、亮点工作、特色工作的规划和考核等手段,增强各校落实灵性教育工作的主人翁意识。二是落实实验区“一校一品”建设和考核,围绕灵性教育作具体的呈现和展示活动。三是加强课堂改革的引导。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优势,指导实验区各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合灵性因素,通过课程实施来提高学生的灵性素养。

:灵性教育从什么时候在全区开展的,目前效果如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何洪亮:灵性教育于2015年4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袍江教育实验区成立以来就开始逐步探索,历经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的开设和完善。袍江实验区各校都围绕灵性教育开设相应的子课程群,如袍江小学的心理课程群、柯灵小学的灵育课程群等,学生在这些课程中体验到了快乐,提高了学习兴趣。二是创新实验室的创建。目前越州中学、袍江中学、袍江小学、柯灵小学等学校均争取到了创新实验室,使学生在拥有足够的资源前提下积极动手实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三是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基于袍江实验区生源现状,各学校重点加强了礼仪习惯的培养,从灵性的视角制定了包括个人卫生、穿着、问候、交流等方面的考核办法,并且定期邀请少先队专家、报社记者为孩子们做讲座,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品德素养有大幅度的提高。

:未来开发区的灵性教育有何新的设想和规划?您本人对未来袍江区域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有什么样的期待?

何洪亮: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近年来提出“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开放活区”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灵性袍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对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灵性教育的发展,我觉得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加强:一是丰富灵性教育的内涵,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学生延伸到家长和社会,丰富活动形态,通过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途径,使灵性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灵性教育评价体系,基于灵性和灵性教育的内涵,对我们目前正在实践的各项教育工作进行有效地梳理、反思和优化,形成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手册,形成长效机制。

我本人对未来开发区教育工作的期待是希望各学校以灵性教育为主线,培养孩子们“灵性”成长的能力和素养,回归教育本源,培养至真、至善、至美的灵性儿童,为灵性袍江的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 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验区灵性开发区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荷品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长春:五大实验区建设引领农业跨越发展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道不远人楼难弃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