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地区财商教育管窥

2017-12-15林宇

中国德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财商教材教育

《个人理财》教材在内容上,着重体现财商教育的三个理念:一是希望年幼的孩子学会区分作为民生必需品的“需要”和非民生必需品的“想要”之间的不同。二是养成消费习惯,规范消费行为。三是了解借钱和还钱对个人信用的影响,懂得信用的可贵。

财商,是指人们认识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及驾驭和应用财富的能力,涉及储蓄和消费、信用和借贷、工作和收入、风险和保险、投资和财务决策等六个部分。理财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青少年面对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例如:校园贷引发悲剧、炫富、攀比、偷家里的錢进行大额游戏充值、给主播送礼物等等,这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把青少年的财商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台湾地区的青少年财商教育,特别是理财教育已经取得一系列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一、《个人理财》教材的体系建设

2005 年,台湾金融监督与管理委员会推动“将金融知识放入学校教育”计划,要求台湾中小学将理财教育融入“社会”领域课程,逐步培养学生正确消费及信用之价值观。为配合理财教育的实施,台湾财金智慧教育推广协会编写了《个人理财》系列教材,同时编写了配套的《教师手册》,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等各个学段,内容设置各有侧重,互相衔接,由浅入深。

(一)《个人理财》教材框架与设计理念

从整体看,《个人理财》教材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树立理财观念、培养良好习惯向构建理财知识体系、能力纵向发展,涉及开展财商教育应该具备的观念、态度、知识、规划能力等方面。教材编写者将培养财经素养、健康的价值观看作树根,将理财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看作树干,将通过理财获得的安全感、财务自由及有品质的生活看作果实。不同学段的教材螺旋式上升,与学生的年龄和智力相匹配。其中,小学和初中的教材框架一致,主要关注学生的“金钱价值观与金钱规划”以及“理财规划”两个方面。高中教材的框架则在之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化为“建立财务规划能力”“正确使用金融服务”“维持个人良好信用”“谨慎使用借贷服务”。高职(相当于大陆的中职学校)教材的框架相对于高中简化一些,侧重点有略微不同,包括“建立正确的理财观”“正确使用金融服务”“正确的投资观念”三个板块。大学教材的框架更加复杂,包括“个人追求财富之道”“及早开始财务规划”“金融市场概述”“掌握变动 追求卓越”“就业力与创业力”“基础财务计算”“创业与创业投资”“保险”“认识租税”“投资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十个板块,为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发展做好铺垫。

(二)《个人理财》教材内容及其理财观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小学《个人理财》教材为例。小学生财商教育受家庭的影响甚大,家长的理财观对理财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台湾学者吕志方在调查新北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家长的理财态度与金钱教养行为的关系时发现,家长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与子女数等变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1]年纪越小,孩子的理财观越不成熟。许多小学生认为没有钱向大人要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懂得父母赚钱的艰辛;对于自己的零花钱不能很好地规划使用,家长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因此学校及早开展理财教育非常有必要。小学的理财教育课程从高年级开始,教材内容设计较为简单、侧重基础。在“金钱价值观与金钱规划”单元,设计了“追求快乐的代价”阅读故事单。在这个阅读故事单的基础上,教材设计了两个学习单。一是“我的曼妮周记”,要求每天详细记录收入项目、收入金额;支出项目、支出金额。同时,还要分辨支出是“需要”还是“想要”,并进行统计。二是“我的梦想自己达成”,曼妮希望参加次年四月的毕业旅行,但还差1,200元。离毕业还有6个月,曼妮该如何攒够费用?原先曼妮的零用钱每周可以攒下30元,但这还是不够。经过规划,曼妮决定每周少喝一杯饮料,这样可以多储蓄20元,恰好能够在毕业前达成目标。

《个人理财》教材在内容上,着重体现财商教育的三个理念:一是希望年幼的孩子学会区分作为民生必需品的“需要”和非民生必需品的“想要”之间的不同。二是养成消费习惯,规范消费行为。三是了解借钱和还钱对个人信用的影响,懂得信用的可贵。

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勾勒出小学生应该建立的初步的理财行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也为衔接初中《个人理财》教材做好准备。

二、《个人理财》教材的使用

为了不增加额外的负担,台湾小学《个人理财》教材的使用采取“融入”的方式,即将理财的知识技能融合到相关的学科领域中,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会影响原有学科教学的进度和目标。

(一)《个人理财》教材在“社会”领域的融入

小学《个人理财》教材在教学中以融入“社会”领域为主。台湾于2011年重新修订《2008年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在社会学习领域能力的指标中提出了关于理财教育的重要概念,包括“了解人类在交换各种资源时必须进行换算,因此发明货币”“了解从事适当的理财可调节自身的消费力”“针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消费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了解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行动,同时也是创造盈余的机会”等等。这些都为小学《个人理财》教材在“社会”领域的融入提供了衔接的基础。此外,理财教育牵涉到投资、核算等,因此也与“综合”“数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产生必要的融合。

(二)教材使用依学生阶层不同而有所区别

小学《个人理财》教材在具体融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家庭阶层做出相应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高阶层家庭理财的欲望和能力相对较强,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也会有所加强。台北市私立静心小学针对本校多数学生家长的社会经济状况较好,且具备多元理财投资经验的情况,整体规划金融课程体系。在横向,五年级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和习惯,六年级着重幸福人生的理财规划与体验。在纵向,一方面通过社会议题,例如社会事件、经济金融、体验关怀、回馈分享等,将教材融入到五年级的“综合”领域和六年级的“社会”领域,使学生学会感恩和回馈社会;另一方面通过数与量、统计与概率、连结等数学知识,培养小学生记账、储蓄等初步的理财能力。这样,既满足了高阶层家庭学生的理财需求,也使教师自身的理财素养得到提升。endprint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针对低阶层家庭的子女,教材融入的方式又有所不同,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例如,台湾的许多原住民长久以来习惯以农耕、打渔、狩猎等自然经济形式自给自足,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相对较弱。在理财方面,原住民家长对实物的概念较强,但缺乏储蓄理念,风险意识不够,有钱就花光。孩子耳濡目染,也容易乱花钱。台东县大溪小学的学生家庭基本上为原住民,针对这种情况,该学校在《个人理财》教材处理方面,五年级的目标是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帮助学生学会分辨“想要”和“需要”,懂得理性消費,养成储蓄的习惯。六年级则注重行为实践。教师教给学生记账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向曼妮一样,在消费后马上记账,在固定时间结账,填写检核表,从而养成记账的习惯。在此基础上,逐步教学生把节省下来的钱存起来,并掌握网购等新的消费方式。在教学中,还通过各种小游戏,把货币兑换、存取款等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理财知识。当然,要改变学生固有的理财意识和行为习惯殊为不易,需要有耐心,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其逐步改进。

(三)教师理财素养是教材使用的关键因素

小学《个人理财》教材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台湾学者曾夜勤曾在南投县开展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教师对于在小学生中开展理财教育持肯定态度,对教材的解读以建立正确理财观的“储蓄与消费”为主,但依然有近四成教师不清楚如何操作。[2]因此,提升小学教师理财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小学教师多为女性,她们的性别特征会对理财经验、风格和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郑静钰认为,由于小学教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且教师的性格通常比较平和,总体来看,理财态度保守型最多,稳健型次之,冒险型最少。但年龄轻的、收入较低的未婚女教师却容易产生冲动的购物行为,倾向于网购和品牌消费。[3]可见,并非所有小学教师都有正确的理财观,有些教师平时甚至对理财不感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财知识,增加理财实践经验,积极参与研修及各种金融活动,这样他们在教学中对理财才会有更强的认同感,才能够在各领域间旁征博引,融会贯通。

三、《个人理财》教材建设及使用的启示

《个人理财》教材为台湾财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点,为台湾地区青少年从小养成合理的理财规划、正向的金钱价值观、良好的消费习惯等提供了有益的尝试。相对而言,大陆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尚未得到很好地开发,笔者认为,台湾《个人理财》教材的建设对我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财商教育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的内容

基础教育常常涉及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特色创建、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这些可以和财商教育产生一定的联系。财商教育的缺失是基础教育的短板之一,如果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意识到在当前经济大潮的形势下财商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及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把推进青少年财商教育当成一种政府行为,将实施财商教育纳入当地基础教育发展计划或工作要点,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组织开展相关教师培训活动等,必将丰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内容,在补短板和打造地方教育品牌方面提供新思路。

(二)财商教育可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

有些校长在急于打开办学局面而又难获思路的时候,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倾向于借鉴其他学校的做法,这也导致许多中小学特色项目的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当前中小学特色项目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传统文化类,包括经典诵读、礼仪教育、地域文化等;体育特色类,包括足篮排、田径、乒羽、棋类、武术等等;音乐特色类,包括管弦乐、合唱等等;美术特色类,包括绘画、动漫等等;书法特色类,包括毛笔字、硬笔字等等;科技特色类,包括航模、机器人等等;手工艺类,包括剪纸、根雕、园艺等等。这些特色项目处处可见,有“特色不特”之感,要想真正脱颖而出难度较大。然而,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大陆鲜有学校把财商教育作为办学特色项目。这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个契机。笔者接触的中小学较多,建议有兴趣的学校,可以向台湾学习,把财商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开发和建设财商教育校本课程,编写类似《个人理财》的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如此应能为学校特色项目的创建提供新的视角。

(三)财商教育可成为孩子品德培养的抓手

财商教育不单纯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更对孩子品德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借钱要讲信用,即是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储蓄及对“想要”和“需要”的取舍,即是培养孩子自律和勤俭的品德;理财过程中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即是培养孩子感恩、尊重与关怀的品德;面对和规避投资的风险,即是培养孩子勇敢的品德,等等。品德的养成与相应的经济行为是互相伴生的,一个品德有缺陷的人注定在商场上走不远。家长要认识到孩子财商教育与品德培养的密切关系,跳出财商教育的窠臼,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提供机会让孩子把所学到的理财知识和能力应用到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才是财商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吕志方.新北市国小高年级学童家长理财态度与金钱教养行为之关联[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11.

[2]曾夜勤.南投县国小教师理财教育教学观与实施现况之研究[D].嘉义:中正大学,2015.

[3]郑静钰.国小女性教师理财态度与网路购物消费决策型态之研究[D].屏东:屏东教育大学,2010.

【林宇,福建教育学院台湾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李 诗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商教材教育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教材精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黑龙江省“95”后大学生财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少儿财商创新发展之道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你的财商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