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WOT视域下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2017-12-15路贵斌李勤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工科实验室院校

路贵斌, 石 磊, 孙 欣, 李勤华

(南京理工大学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4)

SWOT视域下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路贵斌, 石 磊, 孙 欣, 李勤华

(南京理工大学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4)

工科院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场所,随着实验室承载职能的日益增多、科研探索风险的不断升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工科院校实验室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安全管理的“优势”在于人员素养高、资金渠道广,“劣势”在于科研试验风险高、危险源种类多、标准化程度低,“机遇”在于各级管理部门对安全工作日益重视,“威胁”在于学校层面重视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并提出通过考核管理业绩以提升能动性、强化科技支撑以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设计论证以提升本质安全、搭建交流平台以提升管理水平等安全管理的对策,最后介绍了该校通过采用SWOT分析法所取得的管理成效,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工科院校; 实验室; SWOT分析法; 安全管理

0 引 言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承载职能的日益增多以及科研探索风险的不断升高等,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工科院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以至于有人说“实验室出事故的概率是化工厂的100倍”[1-3]。因此,工科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4]。本文拟采用SWOT分析法,从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角度出发,全面梳理、系统分析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外部环境,进而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1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SWOT分析

1.1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优势分析

(1) 实验室人员安全素养较高。工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拥有着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人才优势,实验室、学院和学校的安全管理人员大多数具有良好的理工专业背景和安全知识,实验室的参与人员则主要由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他们同样接受过专业教育并具备较好的安全素养,愿意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并主动参与到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中去[5]。

(2) 具有获得改善实验室安全条件的资金渠道。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等国家专项资金对实验室的持续投入,使得工科院校实验室的安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同时,各工科院校也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自筹资金对实验室条件进行不断改造,从而提升了实验室的本质安全度。

1.2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劣势分析

(1) 科研试验具有高风险的特性。工科院校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承研单位,部分院校还承担着军工科研领域的创新任务,这些项目的性质就决定了科研试验的未知性和高风险,与工艺成熟的工厂相比,实验室发生事故的概率要大得多。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高校实验室的科技创新也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科研试验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6-9]。

(2) 实验室危险源种类繁多。工科院校实验室主要包含机械类、化工类、电气类、环境与生物类实验室以及能源动力类实验室等,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危险化学品、高压电气、放射源和以压力容器为代表的特种设备等一系列危险源,种类繁杂,数量繁多,尤其是化工类实验室所使用的化学试剂、高压气瓶和废弃物等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质,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10-11]。

(3) 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不高。2011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然而,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创新的场所,产出的是基础理论与技术突破,难以形成固定的工艺流程,同时,学术创新所需要的自由氛围也难以将试验工作形成标准程序,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仍然停留在依靠教育培训和师生自律的基础上。

1.3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机遇分析

近年来,各级管理部门和机构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都越来越重视。①国家用于改善实验室安全条件的各类专项资金越来越多,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②各级实验室研究会都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高度重视,组织全国和省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交流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给各高校创建了一个很好的互相学习管理经验的平台,尤其是全国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已经与香港科技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邀请专家讲学等形式为内地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12-13]。同时,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越来越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条件建设,对实验室的设备定置和安全防护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随着参与专业认证的高校越来越多,专业实验室的安全条件和管理水平将得到不断提高。

1.4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威胁分析

(1) 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工科院校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在各级管理部门对院校的考核评估中,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考核指标较少。因此,院校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总体不够,这主要表现在:①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数量不足,业务能力不够,难以有效开展安全监管;②各院校对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仅仅依赖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维持经费仅能进行实验室固废处理等日常工作和解决当前隐患严重的问题,无法通过安全条件的升级改造来预防事故发生[14]。

(2) 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与先进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工科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大多仍停留在“人工时代”,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现场检查与隐患挖掘,效率低下,效益不高。同时,高校对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些先进理念与方法不敏感,引进吸收不积极,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并且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造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仍然是“粗放式”管理,水平不高,系统化程度不够。

2 工科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工科院校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实验条件,理应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也走在社会前列。

2.1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业绩考核机制

在传统粗放式的安全管理方式中,学校主要为学院制定年度安全责任和目标,而无具体的监督考核办法,仅以“是否发生安全事故”作为年终考核方式,这种“唯结果论”的考核方式往往无法监督各级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各级负责人完全靠自律来行使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随着实验室管理精细化的不断推进,制定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办法已是必然趋势,通过制度建设强化过程监督,对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等全过程进行量化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建立配套的奖惩机制,将能有效提升各级负责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动性,提升管理效能,将各级负责人由被动自律向主动履职转变。

2.2 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工科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应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充分融合,建立实验室安全知识在线考试系统,通过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与考核,实现实验室的动态准入;建立化学试剂全流程管理系统,通过试剂采购的源头把控、试剂存储的过程监管和实验固废的末端处置,实现化学试剂的闭环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监测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可燃气体在线报警和火灾监控,并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实验室安全状态的远程、动态监测与报警。同时,不断提高实验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涉危试验的远程操控、化学实验的微量反应、危险作业的人机隔离,以科技提升本质安全。

2.3 加强实验室设计与改造过程中的规范性

目前,工科院校的实验室由于在前期设计和改造阶段论证不充分,很多都存在先天缺陷,如化学实验室没有气瓶间、材料实验室没有通风系统等等,给后期的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隐患。因此,工科院校应不断加强实验室的规范设计与改造,严格按照《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开展,强化前期的功能论证与专家咨询,并对实验室的任何工艺变更进行安全性审批,不符合安全规范的严禁变更。同时,对于存在设计缺陷的实验室逐步进行功能性改造,提升实验室的本质安全度。

2.4 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交流互动的大平台

安全管理作为一门经验科学,非常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学习,因此,交流与吸收国内外安全管理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15]。加强校校合作,充分发挥全国和各地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培训机制,互相促进,互通有无;强化校企合作,与知名企业EHS部门之间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引进企业对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理念,设立知名企业实验室“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促进安全管理的交流与互动;重视校政合作,建立与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作为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成员,积极为实验室安全建言献策。

3 管理成效

近年来,学校基于SWOT分析法,建立了安全生产单位管理绩效的分类分级考核办法,通过对二级单位的责任落实、制度建设、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等6个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等各类考评挂钩,极大调动了二级单位安全管理积极性;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了“化学品管理系统”,实行化学品“一瓶一码”管理,化学品采购、领用、库存调整和废弃物回收等环节全部通过系统在线进行,既实现管理部门的全流程监管,又方便实验室进行化学品管理,真正实现了化学品的闭环管理;注重顶层设计,与规划部门协同联动,在实验室设计阶段,安全管理部门先期介入,针对实验室的设计与用途的匹配性开展安全性评审或评价,评审或评价结论必须落实于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中,方可进行下一步建设;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各级实验室研究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与各类高校间的安全管理交流活动,同时,邀请知名企业来校开展安全讲座与应急预案的示范性演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师生的安全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 结 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工科院校的实验室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使命与责任,安全管理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实验室的发展,这就要求工科院校的安全管理部门,结合当前实际,运用SWOT分析法,对学校安全管理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对策,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科技化水平,注重顶层设计,开展系统治理,加强交流合作,更好地保障实验室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让实验室这颗“现代大学的心脏”健康、平稳地跳动。

[1] 冯建跃, 金海萍, 阮 俊,等.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体系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1-10.

[2] 光翠娥,王世强,王 萍. 理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3):42-44.

[3] 贾贤龙.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195.

[4] 黄炳辉,李 勇,卜 建. 安全准入制度是提高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0-152.

[5] 孙晓霞,赵光烈,殷宏斌.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79-181.

[6] 孙 欣,庄 众. 高等学校易燃易爆性试验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6):186-187.

[7] 程方明,费金彪,王亚超. 高校燃烧与爆炸类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讨[J]. 安全,2010(9):16-19.

[8] 刘荣海,陈网桦,胡毅亭.安全原理与危险化学品测评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 路贵斌,姜慧敏. 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72-175.

[10] 周宜君,王文蜀,胡吉成. 基于SWOT分析探讨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安全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213-216.

[11] 宋玉厚,乔 威,朱榜芹. 高校生化类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16-218.

[12] 李秀珍,李 勤,等. 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保障实验室安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01-203.

[13] 郭万喜, 高惠玲, 唐 岚, 等. 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98-200.

[14] 隋鹏程,陈宝智,隋 旭. 安全原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5] 杨宇科,杨开明. 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4-209.

ResearchonLaboratorySafetyManagementofEngineeringCollegesbySWOT

LUGuibin,SHILei,SUNXin,LIQinhua

(State-owned Assets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fi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14, China)

The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aboratory’s functions, the ris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s risk, the pressure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s deeply increasing. This paper adopts SWOT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of laboratory, and concludes that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management are the high personnel quality and wide capital channels, the weaknesses are the high risks of research, much varieties of hazards and low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the opportunities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safety of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he challenges are not enough attention to safety and low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olleg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can be improved by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to improve initiative, promoting the technology to improve informationization, demonstrating the design to promote intrinsically safe, and establishing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promote management level. Finally, th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NJUST by using the SWOT is improved. It has the reference meaning for other universities.

engineering colleges; laboratories; SWOT analysis; safety management

X 931

A

1006-7167(2017)11-0294-03

2017-02-25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项目(GS2015YB05)

路贵斌(1972-),男,河南开封人,硕士,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

Tel.: 13505199989;E-mail: Luguibin@njust.edu.cn

猜你喜欢

工科实验室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