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保证(续)
——访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元林教授

2017-12-1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水平师范大学教授

夏 有 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上海 200030)

·校长·名人访谈·

编者按:在创建一流大学进程中,一流实验室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江苏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大学,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凸显特色,富有成效。为此本刊主编夏有为教授采访了该校主管副校长郑元林教授。郑教授观点明显,很有启发。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一流实验室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保证(续)
——访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元林教授

夏 有 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编辑部,上海 200030)

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实验室是不可缺少的平台。进一步提出学校加强实验室在队伍、经费、大平台建设、项目引领等措施。最后论述了实验室对学校建设的保证作用,以及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实验室; 双一流; 大平台; 学科交叉

4 实验室的保证作用

夏:从你们学校的建设来看,实验室发挥了哪些作用?

郑:实验室在学校的各方面建设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

(1)加强能力培养。我们实验中心还对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提高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这也反映出我校培养的学生在思维方式、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我们的学生报考研究生得到了好多学校的认可,许多高水平的高校直接到我校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方式活跃,相关招生学校就欢迎。实践证明,我们强化实验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被好多学校认为是优质生源基地。我们通过实验室的建设,有力地支撑了我校人才培养工作。

(2)推动科研研究。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学研究方面目前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我校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有了显著提高,从2012年至2016年,已经连续5年进入内地高校前100名,且排名由84位攀升到54位,应该说在全国高校中,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是非常靠前了。近年来,我校教师在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期刊发表具有原始创新的研究论文27篇,其中伍少远教授领导的江苏省系统发育与比较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于2017年8月14日在PNAS上在线发表哺乳动物演化最新科研成果(图5),获《Nature》“研究亮点”栏目关注并首次专文报道。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取得,都离不开我们高水平的实验室平台的支撑。

图5 伍少远团队教师在PNAS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

(3)加强社会服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高校要起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校要能够高水平的服务社会,这也同样离不开高水平实验室平台建设。所以我校在实验室建设中,思想认识清楚,制度保障有力,经费硬件投入较多,实验室队伍人员到位,实验室建设也产生了丰硕成果。以实验室平台为支持,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如沈德元教授(图6)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激光核心技术的掌握,突破了发达国家对该项技术的封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屠树江教授(图7),在杂环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30篇等等,我们还与徐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签署合作协议,深化校地双方的合作,还有国际联合实验室(图8)、校企共建实验室等,为促进和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图6 沈德元教授在做实验

图7 屠树江教授在做实验

图8 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4)实验室平台不可替代。我校今后要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在科技创新中、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制度上,我们将进一步紧跟学科发展趋势,面向国际前沿,以及服务社会和国家需求,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整合和建设力度,使我校实验室建设及其相关平台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高校实验室不能只是取个名字,必须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给予坚实的支撑,这一切都是新形势的要求,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比如说我校的神经语言学实验室,甘薯生物学研究中心,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实验室,绿色合成重点实验室等的建设有力支撑了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5)国际合作交流。我们许多学科和国际一流高校合作共建,其中实验室建设是合作的重要内容。像我们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联合共建植物生物学实验室。另外,我们还有个大的平台,就是“一带一路”研究院,这是江苏省在我校设立的一个智库,也是一个研究平台,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江苏省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也支撑了我校与国外高校或机构的合作交流(图9)。

(a)

(b)

5 实验室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辅相成

夏:从以上所述,说明实验室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密切相关,是这样吧?

郑:是这样的。这几年,我们一方面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同时在建设中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内涵建设、体制建设。体现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这5大方面建设上。反过来,这些内涵建设又进一步地推动了相关实验平台的建设,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所以从学校来讲,一定要大力强化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精力投入到条件保障等方面都要建设到位,这样才能促使实验室建设的高水平发展。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要不断地将一些零散的、孤立的实验平台,科学的、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优化组合后,朝着综合性的交叉性高水平的大平台建设推进。所谓高水平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实验室,没有一流的研究平台建设,学校如何能发展?对江苏师范大学来讲,如果我们没有高水平的各级各类的平台,高水平的实验中心支撑起来,我们所谓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尤其是地方院校,它有许多资源条件的限制,要实施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建设目标是不容易的。事实证明,我校下大力气建设实验室是对的。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在实验室建设及设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成绩的取得。

夏:感谢郑校长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你们对实验室建设思想认识清晰,措施有力。祝江苏师范大学早日建成高水平大学。

FirstClassLaboratory——theGuaranteeofConstructingFirstClassUniversity(Continued)——InterviewwithProf.ZhengYuanlin,Vice-ChancellorofJiangsuNormalUniversity

XIAYouw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Shanghai 200030, China)

Prof. ZHENG put forward that the laboratory is indispensable platform for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further rais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laboratory team, funds, bi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leading, etc. in school. Finally, Prof. ZHENG discusses the guarantee action of the laborato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ement each other between both of them.

laboratory; Double-First Rate; big platform; Interdiscipline

郑元林副校长

G 642.0

A

1006-7167(2017)11-0001-03

2017-05-17

夏有为(1933-),男,江苏徐州人,教授,主编,长期从事高等学校工程力学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曾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处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出版著作8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

(全文经郑元林副校长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高水平师范大学教授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