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最美的青春奉献给职教事业
——记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施捷

2017-12-14童凌翔

江苏教育 2017年60期
关键词:南通职教江苏省

童凌翔

【个人档案】

施捷,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1998年无锡轻工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到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任教,2009年获得江南大学设计艺术硕士学历与文学硕士学位。曾获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是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组成员、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纺织类研究组组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

将最美的青春奉献给职教事业
——记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施捷

童凌翔

晨曦微露,当很多人刚刚从甜美的梦乡里苏醒时,一个知性而优雅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整洁而宁静的校园里。她就是学校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施捷,一位如夏花般绚烂的女教师,衣着干练而清爽,眼神专注而澄净,笑容甜美而从容,虽已人到中年,身上却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每天清晨,她都会风雨无阻地提前来到校园里巡视,检查学生衣着、晨读情况和教学区环境,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心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宁而温馨的学习环境。不久前,由于长期工作太过劳累,她得了比较严重的肾炎,医生和学校领导让她静养休息,可她始终割舍不下学校和学生,仍然倔强地坚持着自己早到巡查的习惯。从教近20年来,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献给了挚爱的职教事业,与此同时也收获了一长串荣誉: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

获奖的“秘诀”

施捷是学校里的获奖“专业户”。只要有比赛,她准是第一个报名参加,而且经常能为学校捧回一等奖。这么多年来,她到底得过多少奖,扳着指头都数不清。不少年轻教师满脸崇拜地问施捷:“施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获奖秘诀啊?”施捷听后总是淡然一笑:“我哪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比别人多花了一些功夫而已。”

施捷出生于南通市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奶奶和许多亲戚都是教育工作者。1998年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实现了奶奶对她的期望。从进校任教的第一天起,施捷就立下了一个朴素而坚定的志向:当一名好老师!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施捷教的是服装工艺课,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授课技巧。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施捷一开始站在讲台上时,真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但施捷不是一个会轻易服输的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端庄文静的姑娘心里居然蕴藏着无比坚忍执着的毅力。白天,她写完教案教完课后,就会悄悄地躲在教室外面的墙角,“偷听”老教师或获奖教师的课。晚上,回到家里,她苦练服装工艺方面的技能。为此,她自费购买了拷边机、缝纫机、熨斗和烫台等。施捷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98元,而买这一整套设备就花了大约1000元。没多久,她就能将一个个服装零部件的小样熟练地制作出来了。

到南通中专的第一年里,正是如花年龄的施捷却连恋爱也不敢谈,将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刻苦钻研教学技艺上。也正是在这一年里,施捷发生了蜕变,迅速从一名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教老师。她当年获得了学校青蓝工程比武一等奖,此后又在同龄人中第一个评上了中级职称。

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施捷的手机里存满了学生的照片,有成人礼活动上拍的,有运动会开幕式上拍的,有出去写生时拍的……每当翻看这些照片时,施捷的脸上总会流露出欣慰满足的笑容。施捷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全部的爱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让善意和阳光雨露充满学生的心田。”

施捷作为学校艺术设计系的副主任,德育管理是分管的重要工作之一。全系有将近20个班级,每当班主任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向她求助。施捷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她对班主任们说:“有什么事情你们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联系。如果手机没人接,那我一定是在上课或者开会。”她帮班主任们制订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详细预案,出现问题当天亲自解决,不让问题过夜,不把问题留给班主任。

慈母般的施捷始终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积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单亲或无父母家庭的孩子,她更是竭尽全力给予温暖的关怀和帮助。有一位女生是个孤儿,全靠养父一人带大,不久前其养父出车祸在医院抢救,花费巨大。得知情况后,施捷迅速利用各种渠道为该女生捐款,自己则带头捐了800元。在施捷的带动下,一笔笔爱心捐款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让医疗费有了着落。考虑到女生家里经济拮据,有失学可能,施捷又联系了海安一家毛毯企业董事长,资助女生上学。为了帮助类似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把他们从辍学边缘拉回来,施捷东奔西跑,联系了多家校企合作企业,成立了一个爱心基金,捐助的总金额已高达20万元。施捷坚定地说:“我绝不能让一个学生辍学!”

“我没有双休日”

施捷的电脑里有一个每周工作日台账,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就连双休日也没有闲着。比如今年5月22日至28日这一周,周六的工作内容为:与周怡班的家长和学生谈话;处理系里班级学生问题;巡视校园,检查执勤班级情况;与周媛媛老师谈参赛问题;处理创建省现代示范校各系部提供的数据材料;给部门教师参赛教案评分。周日的安排则是做巡讲PPT。记者翻看了施捷本学期的工作日台账,未发现一个空闲的周六或周日。施捷说:“我没有双休日,除了生孩子那段时间,还没有真正意义踏实地过个寒暑假。”

施捷将全部青春和热忱奉献给她所挚爱的职教事业。作为艺术设计系唯一一个副主任,她分管的工作又多又杂,包括德育、教科研、实习就业、校企合作和各类大赛等诸多方面,她不怕辛劳,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施捷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给学生上课,以前最多时一周要上20多节课,现在走上管理岗位一周也要上4到8节课。她教学技能炉火纯青,在江苏省职业学校的“两课”评比中,她带领团队打造了7节示范课。

为圆满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她舍小家顾大家。在学校迁址搬迁中,当时已身怀六甲的她,日夜操劳,辛苦奔波,不慎流产。她因此遭到家人、朋友埋怨,对此她毫无怨言,豁达地笑笑说:“谁让我爱上这份职业、爱上这些孩子呢!”由于当时对口单招在即,经过短暂休息,她就不顾家人劝阻,主动提前上班。

她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并感染了全校师生。作为校企合作代表,她连年担任上海赛晖服装有限公司童装品牌设计总监,经常往返于学校、企业、服装市场等地,有时一天要去4个城市出差。虽然她如今在校企合作企业里兼职都是无偿劳动,但她觉得这是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点也不觉得累。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与家人同享天伦之乐的时间少之又少。女儿曾经这样对她说:“妈妈,我的春天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寻找的。”对于母亲,施捷也满怀愧疚。2011年,施捷在母亲患上重度乳腺癌开刀手术期间,因学校工作繁忙,只能请护工代替陪护,将眼泪和痛苦深深藏于心底。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但施捷没有丝毫的陶醉,而是将其作为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善良乐观的她以真诚营造了和谐的工作圈、学生圈、生活圈,用自尊自信锤炼了美丽的人生,用自立自强谱写了人生的精彩篇章。她不忘初心,温暖前行。

采访对话

记 者:在漫长的职业教育工作生涯里,您是如何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的?

施 捷: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且我们的对象是可爱的职校学生。我们身为“心灵工程师”,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好“祖国的未来”,使他们具备各种技能。做一名好教师真的不容易,我也会有压力,有倦怠,有不顺心的时候,学会如何面对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学校主要负责系部德育工作,经常与遇到各种问题的学生和家长接触,对我触动非常大,每每此时,就觉得教师的育人责任重如泰山。很多时候,让我保持战斗力与工作热情的还是我的学生,因为我永远是他们的老师。

记 者:您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施 捷:我的人生理想是勿忘初心,温暖前行。未来,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从现在开始就要抓紧时间学习,让自己成为学习者,成为学生的榜样。我准备利用多样的艺术形式,指导我的学生通过“别样的体验和感知”,“触摸”灿烂的中国艺术文化与和谐人生。

记 者:您对新入行的职教教师有什么建议?

施 捷:我有几条建议送给大家:关注每一个职校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做爱心和阅读的榜样,培养有爱心和爱阅读的学生;要有革新自我的勇气与信心,拥有不间断的学习心态与状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或者专注于一件事情体验到成就感;学好“木桶理论”,灵活运用“长板”和“短板”。

另眼看他

施捷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高尚的教育情怀。她富有教育智慧,参加全省和全国教学大赛、技能大赛、专业竞赛等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多次应全省、全国同行邀请作专题讲座并获得高度评价;她领衔“醒目知色名师工作室”,团结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探索,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她高尚的师德、高超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深得全校师生和合作企业好评,在全省、全国亦颇具影响,堪称最美职教教师。(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副书记 葛增敏)

施捷的美蕴含在一幅幅优美的服装效果图里,展现在一件件创意无限的服装作品中。她以课堂为画板,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着这五彩斑斓的职教人生,用智慧和才情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梦想。她就像经过岁月磨砺的鹅卵石,五光十色、日臻完美,散发着炫彩夺目的职教之光,是当之无愧的最美职教人!(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处副主任姚晓晶)

“不要停下追求美的脚步!”施捷老师的这句话已经陪伴我走过了南通中专的四年学习生涯。她人美,衣着美,语言美,尤其最美的是她的一双眼睛。上课时,我们从中能读出她的治学严谨,她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下课后,我们又能从中感受到她的待人亲和,平易近人。这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使我们看到施老师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朋友一样,它总是饱含着真诚、热情、鼓励和鞭策。(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艺术设计系1371班学生 李思萍)

G715

D

1005-6009(2017)60-0025-03

猜你喜欢

南通职教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