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如何去面对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角色转变

2017-12-12唐绪寿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教师角色新时代

唐绪寿

引子: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段旅程至少行程过半。五十多年的岁月,赋予我的是求索的动力和感恩的心。作为教师的我(我们)"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更重要。教学是一场师生共舞;教育的方向--为社会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是的,许多教师都抱怨,时代变了,学生不好教了。确实,就实际情况来说,今天有很多新的变化,都是教师要认真思考、重新面对的。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素养有哪些?教师的新要求有哪些?

关键词:新时代 教师角色 教师素养

教学是一场师生共舞;教育的方向--为社会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现阶段的情况是,教师已由教学厚度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更重要的是授之渔,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是故,教师的角色有很大转变,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素养来面对这些角色的转变。

一、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二、由"指导者"向"非指导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識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四、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为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为学生灵活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五、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六、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找知识的甘泉。

七、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八、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时候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九、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十、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它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符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些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以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教育家的。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老师独尊的架势,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新时代强调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新时代课改的要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教学是一场师生共舞的双边活动,教育的方向是为社会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有转变成学生的"学友"、"朋友"、"心智的激励唤醒者""精神教练"、"信息平台",把"生生不息的奔河"知识"给学生动力",同时时刻准备面对学生渴求知识欲望的"挑战"而"应战"而"交流"以至 "裁判",作常青的"果树"给"果子",通过"互动探究"做"人生的引路人",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幸福人生永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教师角色新时代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