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7-12-12赵翠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赵翠侠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搞好“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用于生活中”这个数学新课程的要求,是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在数学课堂上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有效的开展贴近生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且邀请其他教师观课、议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为一个有着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基层教育工作者,通过本文浅谈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体会。

【关键词】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74-02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体现出多样性、趣味性、探索性,改变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上开展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习”的思想,向主动、有趣、丰富“我要学习”的思想转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一定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内容为根本,把数学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明白掌握好数学的重要性,知道学习好数学可以收获更高的能力,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来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数学,更加热爱数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基础知识为支撑,以日常生活场景为载体

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简单来说也就是让同学们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学数学、做数学的一个过程,让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设定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探索交流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与数学相关的知识点,最后对实践活动进行讲评以及知识延伸,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魅力,应用数学知识,加深学习印象。

数学实践活动课程应符合教材内容,与日常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中,数学实践活动与教材密切联系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组织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边拼边写,写出拼成长方形和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这几个自然数进行分類,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通过数形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还可以把知识延伸,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知识来可以解决的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数学现实”原则。小学数学教育应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化,课堂上遇到的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贴近实际生活的实践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小培养数学意识,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了解数学价值。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学生自由结合成立讨论小组,自主研究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把自己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热爱生活,对于实践活动过程发现的问题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实验、咨询别人等手段解决问题,老师则对实践活动组织、指导、讲评。比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学习过的知识点,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计算);四年级下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其次要求学生预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面积的计算),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行知识掌握,比如让同学们找出生活中发现的各种不规则图形,分组求证图形的面积,可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图形的面积,这个方法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但是无法激发同学们的数学思考。也可根据图形的特点将图形分割为若干相同面积的小图形,求出小图形的面积再得出大图形的面积。还可以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后面的两种方法对学生后续学习数学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均有较大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多加练习,参透方法,激发兴趣,灵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三、实践活动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科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知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塑造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科学意识的课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的加减法》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教学:在活动前,可组织学生回顾五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并且预习分数加减法的内容,然后根据课本内容有序的组织学生开展“迎新年”实践活动。①按照小组调查并记录全班所有同学节日里的活动情况:外出游玩的15人,到敬老院做义工8人,参加体育活动12人,观看演出5人,其他4人。②通过以上数据计算每项活动参与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③分组调查其他班级同学新年活动情况,仿照本班记录数据并比较各班参加活动的情况。④通过对年级迎新年活动统计调查推算和估算出全校“迎新年”各项活动人员参与总数和平均数,每项活动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实践活动设计注重了综合知识的运用,将数学里面的加减乘除法计算,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推算与估算,统计等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使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通过这样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课程,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总结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项新兴事物,对于如何有效的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抱着孜孜不倦的态度不断改进、完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随着时间和活动过程的逐渐深入,我相信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而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崔晶,崔鸿,郭旭.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统整[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自行车的发明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