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
2017-12-12杜淑兰
杜淑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58-02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继承旧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不但呈现方式不同,而且还适应了时事要求和当代高中生的成长特点,注重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教育,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新教材、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提升对新课标的认识与感悟,与学生在对新教材的学习与实践中一起成长。所以,教师要认真上好思想政治课。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上好思想政治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谈自己的看法。
一、树立新课程的新思想
现代教育的育人要求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因此,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體系。这就要求教师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吸引人的独特条件(如时政热点、案例分析、名人轶事等)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与火热的生活实际中,引导和培养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自己在“回归品德,回归生活,培养好公民”的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二、吃透新课程标准,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部分由4个模块组成,包括了传统高中的所有内容,而且还新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个全新的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与生活》等内容也作了较大的改动,内容有增有减,总的来说,新课程内容比旧教材内容宽泛得多,但理论上降低了要求。对于教过高中大纲版教材的教师来说,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讲课面面俱到,随意补充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教学上仍然是单一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方式,就会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是没吃不透新课标的理念所致。新课程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新意识等理念。为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必须吃透新程标的精神,加强了对新课标的学习。实践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或情境探究法)、对话教学法、实践探究法等;在内容上不再随意拓展、挖深;对辅助文尽量少讲,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由教师的“单一角色”到师生的“角色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避免了穿新鞋走老路,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强化活动课的教育教学
设置大量活动内容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有些教师不甚理解,认为这是什么课呢?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教师要改变这种为难情绪,增强上好活动课的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上好活动课。要针对活动课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恰当、准确的方式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展开教学,也可在教学中开展活动,还可用活动课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活动转化为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教育由“重培养论”转向“重学习论”,即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的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讲必修1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课前,我就让学生根据生活、学习实际,去探究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消费观念及行为是正确的,课上以对话交流的形式学习新课,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践行、思考。
五、注意学科间的渗透
人们常说:文史相通。实际上,中学各科之间都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特别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淡化了学科体系,强化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广大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一致认为,新教材比以往的任何版本的思想政治课教材都难教。所以,作为教师要博学多问,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冷落和贬低发展、探究、自我封闭,不与其他学科相融的做法,将高中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例如,我在讲必修3第二课《感受文化影响》一框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即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到文学艺术作品是智力成果的一种表现,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又使学生领略了毛泽东诗词的高超艺术水平,引发学生对这首词的意境的好奇。然后,我又简单介绍了我国的嫦娥绕月工程,从而引出了智力成果的有一种表现,即科学技术成就。顺理成章,相得益彰。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知识点,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一潭活水,又能用思想品德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