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2017-12-12杨志福马杨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杨志福+马杨萍

【摘要】时代的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面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方面为出发点,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所以,对于目前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存在极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该问题,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通过创新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24-01

前言

数学来源于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涉及到数学知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得数学的运用领域不断的扩大。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从而给数学教育的多方面带来极大的影响。新课改中明确表示,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效整合,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课程资源,并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让学生能够进行轻松、愉快、高效的数学学习。为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数学教育创新实践提供帮助。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并未深入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这很大程度的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就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1-2]。

(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大多数的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时,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甚至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的开展中,未让学生进行小组式学习,也未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竞赛等活动,这无疑造成数学课堂是严肃的,枯燥乏味的,长期下去,学生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次,数学教师的效率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教师认为给学生布置足够多的课后作业,使其将大量时间用于数学练习上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是教师时间观念上的一个误区,教学的有效性不是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达到的,如果教师树立正确的效率观念,就不会占用学生额外的课后时间,而是让学生自觉的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对大量的教学实况进行调查显示,多数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当中,多数的教师并未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一些老师觉得数学知识其实涉及的多数问题不是复杂的,如果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直接板书更为合适。另外,对于思维导图等数学教学软件,年龄大的老师对于这些软件的操作并不熟練,甚至有的教师根本就不会,或者从没有听说过,可以说,思想的落后、信息的闭塞,给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究

(一)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模式

很多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课堂上都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使得整个教学课堂气氛非常的严肃,这样的教学效果也非常的不理想。信息技术却恰恰相反,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此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节内容时,在正式讲解之前,我们可让学生回家上网搜集有关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类别特征,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详细、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对课件进行汇总演示和讲解,如此,既使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了不同图形的类别特征,为我们本节课教学活动的进行做好了铺垫,同时又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可谓一举多得[3]。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可能还有一定难度。而信息技术,则具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的教学优势,它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这节内容时,如果我们只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图形的平移或旋转过程,学生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就可引进信息技术,运用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动态效果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演示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图形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有了直观上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与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相比,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形具备、动静结合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4]。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这节内容时,上课后,学生刚坐到座位上,教室里投影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缓缓转动的风车,继而,旋转木马、钟表、风扇、陀螺等都以动态效果出现在了投影屏幕上……这时,班里的学生都被屏幕上的事物吸引了,他们认真盯着电脑屏幕,并不时兴奋地喊道:“哇,木马,好漂亮啊!”接下来,我们就可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图形的旋转。因为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都对本节课要学的数学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这就为我们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能为其提供多元的教学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正义.基于交互式一体机的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8),30-98.

[2]石翠芸.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7),457-489.

[3]王正义.基于智趣数学的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02-134.

[4]张现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研究[J].学周刊.2016(15),12-90.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