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2017-12-12涂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有效性

涂瑛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老师必须要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解决好其教学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而品德与社会教学也不例外,品德与社会教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树立和价值体系的构建,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创新教学方法就是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42-01

在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可以以创新教學方法作为切入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此为基础,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老师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尝试找到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现代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的要求。

一、思想重视,重视家庭教育补充性

一个人的优良品行来自于父母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出身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基础,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其提高思想道德的途径之一;良好的素养是天长日久,逐渐形成的;所谓家庭德育,是指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对子女的影响,以及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思想品德启发和教育,学校的任务是以此为基础,进行补充和提高,家庭和学校对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是举足轻重。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始发站,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家庭德育教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础。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势必会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说,早期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家庭德育教育的形式,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德育教育是每个孩子父母的必备课。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延伸拓展。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老师是培养德育人才的生力军。所以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有效引导,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问题,无论注意力还是思维能力都还不成熟,所以,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前准备,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然后依据教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进行教学,尽量做到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也就是要求老师将枯燥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手法,植入图文并茂的故事进行教学,这样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小学生对德育教学充满兴趣。德育教学,需要老师的教学“技巧”,老师要因材施教,在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传授。在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上下功夫,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因材施教,创新课题教学方法

1.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讨论。让学生自己讨论,是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且简便可行。以学生围绕教材要求进行讨论为主,以老师启发为辅,建立一个激情、明理、导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老师在设计和引导讨论时,要把握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德育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辨真善美和假恶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在讨论学习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再因势利导,对正确的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予以纠正。

2.创设教学情景。老师要根据课本内容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依据教材创设与之相契合的教学情景,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进而引起小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其对课本道德观念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学情境,包括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情景类型的选择包括多种,如:画面展示、音乐辅助教学、典型人物演示、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等。总之,情景设计要独具一格,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进行。当然情境教学的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的提高其学习兴趣,一旦步入正轨,情境教学就没有必要再继续。

3.树立榜样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喜欢模仿,模仿能力还很强。建议老师依据此特点,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英雄事迹进行讲授,通过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英雄人物高贵品质产生的原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人物实例,使枯燥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有兴趣,并愿意学习榜样的事迹。学习榜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而思想品德提高表现在行动上,所以要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去落实德育教育的成果。战斗英雄邱少云,宁肯自己牺牲,也要坚守纪律,老师要引导学生以邱少云为榜样遵守课堂纪律。

四、把握教材,学科渗透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综合性学科,客观上需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生活化教学,实现综合性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脉络,同时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真正做到学科渗透。

例如,上《团结友爱》一课,数学课正好上到“几加几等于7”,可以设计这样一组练习:

①小朋友做游戏,5个做小鸡,1个做老母鸡,1个做老鹰,有几个小朋友在做老鹰抓小鸡游戏?

②学习小组原来有5个文明学生,在他们的帮助下,又有两个后进生被评为文明学生,现在这个小组有几个文明学生?

③星期天上午,有4名少先队员在红领巾小区花坛清除杂草,后来又来了3个,一共有几名少先队员在清除杂草?

通过思考练习,或者让同学们通过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之间要一起游戏,一起做好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既让同学们掌握了同学之间如何才能做到团结友爱,同时又巩固了数学知识,真正做到了学科渗透,从而使学生从积极评价中和自己的愉悦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为一体进行。要正确的评价和指导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还要督促其落实到行动上。简而言之,就是在学习中,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讨论分析,建立良好的认知能力,明辨是非,以建设祖国为己任,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玲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2]汤丽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教育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