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起点,让语文课堂无死角
2017-12-12周婷婷
初为人师时,我有这样一个理想:我的语文课堂是一方阳光普照的芳草地,那里绿意盎然,蓬勃生机。一双双高举的小手,犹如一株株沐浴春日暖阳的小草,昂扬着无限活力;一阵阵欢声笑语,亦如一曲曲悠扬动听的天籁,奏响在师生每个人的心里。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总有那么些孩子,他们的头是永远低垂的;他们的目光难以与老师交集,有时无神,甚至呆滞;他们的小手几乎从未在课堂上举起。一天天,一年年,他们由最初的沉默变为沉寂。无论课堂教学如何展开,他们总游离于课堂之外,沉浸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我的课堂也有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总是安静地散落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渐渐成为课堂中被我遗忘的死角。可前不久区内上的一节研讨课,让我感触颇深,不禁反思:课堂教学的起点究竟在哪儿?自己平日里的教学行为是否真正做到了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那天,我上的是《杨修之死》一课。课堂里,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平日里十分活跃的孩子们,更是表现不俗。还记得在“研读细品,感杨修恃才放旷之性情”的环节中,我一方面让孩子们沉潜进字缝,找出能表现杨修“恃才放旷”特点的字眼,深入琢磨,感受人物形象;一方面我又引导他们跳出文字,于文章未交待处,充分发挥想象,在思维的无限驰骋间,去感受杨修的“放旷不羈”。具体设计是这样的:我先课件展示课文中“门内添活”的事件。这里,罗贯中老先生除了对杨修有语言描写,凸显其“恃才放旷”的特点外,人物的神态、动作皆被隐去。适时抓住这一点,我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人物此时会有怎样的神态,动作呢?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我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然后表演展示,并规定每一小组必须登台。
任务布置下去,孩子们的热情瞬间被再次点燃,热火朝天地讨论开去。五分钟后,准备好的小组纷纷登台,将一个个狂妄、放旷的杨修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教室里的掌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兴致饱满高昂。轮到最后一组展示学习成果了。这一组的孩子们比较特殊,除了一两个同学偶尔会举手发言外,剩下的四个孩子一般都很沉默,语文课堂上从未见他们活跃的身影,更未闻他们的只言片语。直觉告诉我,这一组会冷场。众目睽睽下,小组成员们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个个眼神急切,却又面面厮觑。我不禁左右为难,怎么办?让他们表演,可现在无人能上;就此放下,可刚才“每一组均要登台”的要求已脱口而出,我的大脑就像一台飞速运转的处理器,迅速搜寻着解决的办法。进退维谷间,一只小手畏畏缩缩地举上了桌面。是他,章世昕。记忆里,这个孩子从不发言,他总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静得就像未曾来到过我的课堂。孩子清澈的眼眸流露出些许胆怯,他试探性地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扫视着大家的反映。惊喜间,我如同看见了救火队员,毫不犹豫地点起了他,对他的表现满怀期待。随着章世昕起身站立,教室里响起了鼓励的掌声。瞬间,胆怯的他有了些许自信和镇定,颤巍巍地小声嘀咕:“老师,我……我能……不上台吗?”孩子的声音虽小,可我却听得十分清楚。我突然意识到:对于一个平日不活跃,几乎沉默无语的他而言,突然的上台表演如何能做到?我顺势亲切鼓励:“可以呀,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能让我们感受到杨修的放旷即可。”话音刚落,得到了允许的他如释重负,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分析:“我觉得此时的杨修会大笑,那是一种未将众人放在眼里、狂妄的笑。”孩子的发言让我吃了一惊,流利、精练的表达让我难以置信。这居然是那个平日里一直沉默在角落的章世昕?“好一个‘狂妄的笑”,我当即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掌声顷刻响起……我清楚地看见孩子嘴角一闪而过的笑意,就像千年方可一窥的冰莲,难得地绽放在他的脸上,亦缤纷在我的心里。
课堂上,这段小小的插曲,虽意外,却弥足珍贵。它如同一个大大的问号,不断叩问着我:为什么在这一教学环节的伊始,我不说出那句“用你喜欢的方式”?为什么我一定要让孩子们“登台表演”?是呀,擅于表演的可以演,擅于描写的可以写,擅于诵读的可以读,就算自己胆小,不擅于表现,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伟大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曾言:“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想说:“尊重学生的秘密在于平等对待。”“平等对待”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于教学设计的源头,立足学生的学情,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不失时机地为其搭建公平参与课堂学习的平台,唯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没有黑暗、冰冷的死角。
周婷婷,湖北宜昌市东山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