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网状拓扑式课堂研究

2017-12-12周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批判性问卷

對“高中语文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这种课堂结构形式,优化学生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实验过程中,以文献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通过调查问卷理清研究背景,从而能够合理地提出实验假设。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分析

1.高中生思维发展特点及其批判性思维的可培养性

青年初期个体的形象思维已经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期。到高中二年级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渐趋成熟,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比较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在生活、学习、社会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都需要采用新的思维形式和更理性可靠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逐步发展出全面理性、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提升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年级是思维发展的准备期,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高潮期。“批判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思维过程中严格评估思维材料和检查反思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林崇德.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371-372)语文教学中抓住思维发展的可能敏感期,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极具可培养性的。

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中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了确保调查的有效可靠,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批判性思维培养、语文课堂模式研究等关键词进行了文献检索和分析,厘清关于高中语文课堂中批判性思维现状调查的常见问卷结构及内容等基本概念,围绕学生的自我倾向和愿望、课堂主体认知、质疑精神、问题意识、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反思意识几个方面设计问卷题目。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的386名学生。因近年来施行教育资源均衡化政策,该校生源广泛,问卷对象包括高二、高三两个年级理科强化、理科普通、文科普通三种班级类型,具有一定代表性。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及设计详见附录。我们就问卷涉及的学生自我倾向、课堂主体认知及批判性思维表现进行分项分析。

发放问卷386份,回收有效问卷366份。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在问卷调查前向学生说明:问卷的作答情况不涉及学业及日常综合测试成绩。

表1-1《被试性别比例》。问卷结果显示:男生187人,占51.09%;女生179人,占48.90%。

表1-2《你想在语文课上学到什么?》(多选题)。问卷结果显示:“语言知识”,289人,79.07%;“作文技巧”,247人,占67.44%;“思维方式”,306人,占83.72%。

表1-3《你是否听说过批判性思维?》(单选题)。问卷结果显示:“是”,323人,占88.25%;“否”,43人,占11.75%。

从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就学生的自我倾向和愿望方面,问卷中第12题和第13题(表1-2、表1-3)中显示出,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丰富多样,他们接触过批判性思维这样的名词,也渴望在课堂之上能够学到一种属于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

表1-4《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喜欢问为什么吗?》(单选)。问卷结果显示:“喜欢”,162人,占44.26%;“不喜欢”,60人,占16.39%;“一般”,144人,占39.34%。

表1-5《你或你的同学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单选)。问卷结果显示:“胆小”,102人,占27.87%;“怕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85人,占23.22%;“不知从何问起”,179人,占48.91%。

表1-6《语文课后你有反思总结吗?》(单选)。问卷结果显示:“经常有”,111人,占30.33%;“偶尔有”,204人,占55.74%;“从没有”,51人,占13.93%。

而问卷中的第2题(表1-4)和第10题(表1-5)、第7题(表1-6)则显示,到了高二、高三年级,大部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然而缺少有效的训练方式让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准确地提出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基础就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根源以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问题意识的缺乏缘于反思力不足,能够做到经常反思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

表1-7《你觉得语文课堂气氛一般如何?》(单选)。问卷结果显示:“活跃”,187人,占51.09%;“不积极”,128分,占34.97%;“沉闷”,51人,占13.93%。

表1-8《语文课中,老师曾经让你们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或讨论吗?》(单选)。问卷结果显示:“经常有”,221人,占60.38%;“偶尔有”,136人,占37.16%;“没有过”,9人,占2.46%。

从教师的方面来分析,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对于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认知进一步明晰,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来主导课堂。第8题(表1-7)显示出,有一半左右学生认为本班的语文课堂活跃,然而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被试认为课堂上学生参与不够积极。第9题(表1-8)中表明,教师希望以学生为主体来积极思考,推动课堂生成。然而使用何种有效的课堂结构方式才能让课堂与学生思维真正活跃,这就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了。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训练缺乏的普遍性问题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批判性思维训练缺乏的普遍性问题显得更为具体而显著。首先就是质疑精神的不足。

表1-9《对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结论怀疑过吗?》(单选)。问卷结果显示:“较多”,85人,占23.22%;“很少”,256人,占69.94%;“没有”,25人,占6.83%。

表1-10《在语文课上曾向老师或同学质疑过吗?》(单选)。问卷结果显示:“经常有”,59人,占16.12%;“很少有”,290人,占79.23%;“从来没有”,17人,占4.65%。endprint

表1-11《敢于当堂纠正老师的错误吗?》(单选)。问卷结果显示:“是”,170人,占46.44%;“否”,196人,占53.55%。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批判性思维可培养的一个方面,可是问题意识不足不仅仅因为反思力不足,也源于质疑精神不足,第3题(表1-9)、第4题(表1-10)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就学生的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反思意识来看,第5题(表1-11)只有近一半的学生敢于当堂纠正老师的错误。对权威的迷信或畏惧,对已有观点缺少一种寻求真理和证据的精神,这正是批判性思维训练不足的典型表现。

表1-12《觉得自己是否能提出难倒语文老师的题目?》(单选)。问卷结果显示:“经常能”,9人,占2.45%;“很少能”,201人,占54.92%;“从来没有”,156人,占42.62%。

表1-13《你觉得班级中哪个层次的学生更愿意向老师提出问题?》(单选)。问卷结果显示:“成绩较好的”,272人,占74.32%;“成绩中等的”,91人,占24.86%;“成绩较差的”,3人,占8.2%。

第6题(表1-12)和第11题(表1-13)中则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成绩越差的学生越不愿意提问,学生也觉得自己的问题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反映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不足。

在国内针对《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验》(CCTST2002)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CCTDI2000)的修订和效度测试中,普遍结论反映:受测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心理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批判性思维倾向为弱。初、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偏弱。

二、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思维成长和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中,“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既存在不平衡性,又彼此互为前提。”(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5-136)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之内,更在课堂之外。在课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去阅读文本,明辨概念、提出问题、谨慎反思、得出结论是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外的语文阅读中,如何选择文本、选择的标准是什么,也是极为重要的。从学生自身和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来说,“青少年早期会十分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对自我的评价在一定程度达到主客观的辩证统一。”当他们有了这样一种对于思维训练的渴求,这种自我概念和评价的认识却又无法在课堂之上得到满足而带来的自我认知偏失,导致行为表现上的过度自负或自卑,无法妥善接受别人的意见或不敢妥善表现自我。经典作品中对于真善美的信念与领悟,可以平息心中的焦虑,让人看到世界总有着一些有希望的地方。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偏爱于某一类或某几种读物,形成自己的读书风格和习惯。

使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就必须要客观地指出书中某些内容带给自己的好感或反感,不是简单地喜欢或不喜欢,而是理性的分析,从而慢慢建立起批评的标准。尤其是文学作品,一种是满足我们个人特殊潜意识需求的作品,另一种则是满足大多数人潜意识需求的作品。后者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世代相传,永不枯萎。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处于青年早期的高中生更为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偏好、书籍的价值,完成有层次的主题阅读,成为一个真正有自我要求的读者。这给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足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语文网状拓扑式课堂教学研究》(编号:D/2015/02/316)阶段研究成果。】

周峰,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教師。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批判性问卷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问卷网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